謝謝靈隱兄點評。抓緊時間睡覺前寫了點感想

來源: cw 2023-10-05 21:34: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7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cw ] 在 2023-10-06 09:07: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您說的我大都讚同。古希臘的先哲們確實還沒有係統到後人推崇的程度,甚至很多東西究竟是不是他們的都難說。比如很多人還在質疑泰勒斯配不配擁有開創了演繹論證的光環。我對這些也說不上有什麽研究。看過很多討論東西方究竟什麽時候開始在科技發展上出現差異的,原因為何。我這篇短文沒去探“因”,因為在各種層麵範圍實在太大,也太多爭議了。

我在這篇短文中想說的其實就一點感觸,那就是如果隻看表征,不管是什麽原因,東西方對自然對外物的求知和表述的不同的態度和角度,從古希臘/春秋時期就已經很巧地同時出現了。這種差異一直存在且發展,一直到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生。而且,我覺得這種表征和現代科技的產生有最直接的關聯。

我同意靈隱兄,形而下是現代科學和技術產生的直接基礎。現在是物理學家,而不是哲學家,在探究世界“本源”的前沿。不管是否是物理學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我看到是東方文明對形而下的鄙視,讓它根本不可能走上實驗科學和理性邏輯的路。這一點直接讓我不去糾纏究竟是宋代還是清代中國開始落伍,也不管語言是否是問題的根源。就科學而言,你能問什麽樣的問題,你才有什麽樣的答案。而有什麽樣的觀念,才會問什麽樣的問題。這就是我在這篇短文裏想說的。至於為什麽會有那樣的心態。就是“因”的文章了。

我對這種表征感興趣的一個原因大概和我教過書有關。雖然我離開學術界已經有些年頭了,不過想事情還常常和在學校時差不多。比較關心的一點當然是學生能力的培養的問題。我們今天不會把幾千年走過的路帶學生重新走一遍。但是這些曆史讓我們看到觀念和態度的重要性。也可以說哲學觀念對科研和創造力的影響。如靈隱兄所說,大部分國內來的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其實是有很大局限的。同樣,大部分國內來的學生的功利心太重,求知欲太弱(他們很多也分不清這一點)。如果一個大的群體這樣,最後還會一樣走不出老祖宗的困境。所以,我總在意的是怎麽讓學生保持他們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或者啟發誘導他們更重視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之所以從數學跳到藝術,一是因為個人興趣,我那幾天正好在瀏覽一些台北故宮的藏品。二是因為比較直觀。《夢蝶圖》和《雅典學院》,沒有其它任何素材可以給我們更直觀強烈的對比了。雖然藝術和科技好像格格不入。其實人文、藝術、科技一直都有很強的並行關係,雖然不總是每天都肩並肩那麽直接。回頭看看,不同的文明和國家都有很多這樣的範例。比如文藝複興,比如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初期的歐美,比如80年代的中國,都是人文、科技和藝術同時風起雲湧的時段。這大概也是一個社會環境和文明發展的關係的佐證。如果搞藝術隻有技巧而無思想,最大的出息也就是個匠人,如同現在國內美術界,傑出的匠人漫山遍野。那些所謂的傳世之作,很少是因為純技巧的因素成名的。大多都有很強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現代藝術品更是。收藏家買的不僅僅是技巧,更多的是作品的時代和社會元素。背後,還是一個觀念和思想的問題。懂點哲學的藝術家,至少會把自己的作品炒得更有趣:)

謝謝靈隱兄給我個多說幾句的機會。

所有跟帖: 

兄太客氣了。:)很開心能跟你思想交流。:) -ling_yin_shi- 給 ling_yin_shi 發送悄悄話 ling_yin_sh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21:49:34

您的這段很棒,可以單獨成篇【一刻永恒】故宮的見與思。:) -ling_yin_shi- 給 ling_yin_shi 發送悄悄話 ling_yin_sh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21:54:25

早安,書香 -lovecat08- 給 lovecat08 發送悄悄話 lovecat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05:12:23

愛貓早。:) -ling_yin_shi- 給 ling_yin_shi 發送悄悄話 ling_yin_sh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10:21: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