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讓人眼花繚亂的書店裏。能拾起安意如的書,歸功於我剛上大學的小侄女。她強烈向我推薦這個目前在國內紅得發紫的22歲的小姑娘的書作。拿起安意如的書的時候,我是帶著抵觸情緒的。首先,我對國內很多炒作起來的排行榜不是很信任,很多書的內容根本不值細讀;其次,我覺得我和18歲的侄女之間有著明顯代溝。她喜歡的東西我大多不喜歡。
但這次,我和小侄女之間的分歧終於難得地統一了。
安意如在《思無邪》的開篇這樣寫:
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
其實它隻是民歌,沒有想象中那麽疏遠不可親近。隻是,在渡河的時候,被我們無聲地遺落在另一個時代,當你返身去找時,它已經沒入河流之中。於是你漸漸習慣唱著“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而不是“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用詩的清雅去找尋,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經唱過的歌謠。
詩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看到這裏,我已經對這本書開始感興趣。於是收羅了她的另外兩本《人生隻若初相見》《當時隻道是平常》。
於是,寂寞旅行的途中,異鄉賓館的床頭,我都在仔細聆聽著這個女孩用現代的調子對古詩經的低吟淺唱。
書序中法雨這樣形容她:
“書到今生讀已遲”她的天賦,是前生帶來的。
不嘲笑,不搬弄,隻是懂得。
安意如的書是我此番在書店收獲的一大意外驚喜。因為純文學的東西,已經很少能讓我這樣愛不釋手。
要真正懂得中國文化除了大量吸收,還要花時間去思索去感悟去沉澱。
安意如的書讓人重新開始關注和閱讀中國的古典書籍。
當然,她有時難免也流露出她那個年齡的頑皮和任性。對某些事件的觀點也有自己單麵的固執的認識。
但總體看來,她的書確實在同齡或不同齡的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的所謂作家中顯現出“萬綠叢中一點紅”的亮色來。
在我所接觸到的網友中,對古詩文的理解和闡述,我覺得非吾如果認真寫來,應該是不會屈於其左。
最後,不得不提到在我搜索關於安意如的鏈接的時候,看到報道關於她的文章內容有大量抄襲的成分。即便如此,就算抄襲,能如此打動我的心,也算是最高境界的抄襲了。
夜無眠,胡亂寫下這些前言不搭後語的東西。
請不要要求我能寫出什麽好東西來。我既無天賦,也不勤勉啊。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午夜夢不回 |
• | 青島嶗山 |
• | 我非讀書人 |
• | 謝幕 |
• | 閑言碎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