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破軍衣,在政治局坐第三排,事情不是更好商量麽?有權,衣著舊,坐在後,人更怕。
記住,不要歌功頌德。人家出版叔叔的神話傳記,希圖混一口作協飯吃,叔叔是理解的。不過,他們也實在太沒有才能了,數目又多,討厭!寫人民英雄嘛。叔叔就是人民。
--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馬列主義思想下,相似的行為方式。特別有共鳴。
東歐國家也有些類似“傷痕文學“的作品,比如”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他們的“文革”並不像中國那麽徹底的打破過去。在大清洗的年代裏、沒有一部俄羅斯經典作品遭禁過,也是可以理解的。
愛傖堡寫法國人比法國人寫自己寫的更好。 -- 我沒有讀過,但是我相信。 我估計秋蘭寫中國人,也不會輸於中國人。因為跳出了局限, 視角會更寬廣,會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或者不願意承認的,或者是我們持有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