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深度閱讀:書豪因三點陷困境 小傷不斷技術單一 搜狐體育 作者:平原公子

來源: ily 2014-04-28 11:28: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40 bytes)
深度閱讀:書豪因三點陷困境 小傷不斷技術單一
2014年03月06日10:34來源:搜狐體育 作者:平原公子
http://sports.sohu.com/20140306/n396134778_2.shtml

一、纏綿不斷的小傷病不斷折磨

  賽季初期的時候,因為火箭陣容空前強大,內外線均添強援,貝弗利表現勇猛,麥克海爾就把林書豪放到了替補席,而且屢屢在比賽最後關頭,把他按在板凳上。筆者當時也甚為不滿,這種事情既損傷一個努力刻苦好球員的上進心,也有歧視的嫌疑。好一陣子輿論鼎沸,說是教練冷漠、隊友排擠,簡直能整成一部《宮心計》。
  但是把他本賽季所有的比賽串聯起來看,隊內矛盾的說法不是那麽有說服力。球隊的體係和自己的表現才是確立地位的關鍵。而他這新年過後一段時間表現之糟糕,也是有目共睹的。全明星之後,他六場比賽場均命中率隻有28%,僅有一場比賽得分上雙,上場時間也被大量壓縮。昨天麵對熱火的比賽算是發揮不錯,但也隻上場了15分鍾,5投2中砍下7分,沒有助攻,唯一的亮點就是對比斯利的摟頭大帽。
  但是這個林書豪,不但不能和我們印象中的那個關鍵時刻拯救球隊危局的“林瘋狂”相比,即便和賽季初那個突破堅決、投射沉穩的第六人尖刀相比,也是形存實亡,如同換了一個人,丟了魂一樣。他的無謂失誤越來越多,不斷地停球、猶豫、被斷,防不住,投不進,上籃打鐵,每一次出手,都會狐疑半天,明顯信心不足。上一場比賽,他運球過半場時,居然能失魂落魄把球運回了自己半場。
  綜合各方麵看,他是身心俱疲了。
  一、纏綿不斷的小傷病不斷折磨
  無論在尼克斯還是休斯敦,曆史都證明了,他不是那種像科比一樣很耐磨的球員,每一個賽季初,他由於合理的休息和訓練,都會表現得龍精虎猛,打球富有衝擊力。然而每每在一段發揮良好之後,就會遭遇各種大大小小的傷病,每一次的“瘋狂”,都是被傷病打斷的。
  仔細觀察比賽的球迷都會發現,賽季初的林書豪身體狀況極好,兩臂肌肉飽綻,肩背壯實,雙腳有力,突起來爆發力十足,經常以與黃種人膚色不相稱的速度和彈跳殺進肌肉棒子堆裏得分。但新年後這一段時間,特別是全明星之後,大家可以明顯發現,他身體開始削瘦,衝擊力開始下降,跑動的腳步變得拖遝,突破上籃的最後一下總是變得綿軟無力,出手不是打鐵就是被蓋,大大影響了命中率。
  休士頓媒體和球隊官方都爆出問題了——他受傷了,從代替骨折的貝弗利首發開始,他就帶著扭傷的左腳踝在打球,最近幾場背部又開始疼痛。常人無法想象一個運動員帶著疼痛不適的身體打球的景象,那是一種小心翼翼、患得患失、有心無力的挫敗感。特別是這種努力上進的球員,既不願意表現糟糕打醬油,又不敢過分發力徹底報銷。
  NBA實在是一個殘酷的絞肉機聯盟,身體對抗如同古羅馬鬥獸場,即便你鋼筋鐵骨,也受不了82場的慘烈體能消耗。回想我們的姚明和易建聯,似乎黃種人的體質總會在這方麵吃一些虧,和林書豪一樣,他們也常常在表現漸佳的時候忽然被傷病擊倒。姚明曾在06賽季爆發性打出場均25+10的恐怖數據,然後在高光表現後不久就應力骨折了。
  容易受傷的體質,總是跟極具個性的打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年的韋德號稱“迷蹤步”“閃電俠”,全天候使用歐洲步突擊內線,常常摔得人仰馬翻,成為一時的寵兒,卻給他的膝蓋帶來了永久性的傷害,乃至30出頭的黃金年齡,就開始狀態下滑,每到關鍵比賽,就必須膝蓋抽水。
  以韋德之強壯,尚且遭遇這樣的傷病,威少號稱鐵人,去年也遭遇了膝蓋韌帶撕裂,不久前才複出。林書豪若想有一個健康光明的職業生涯,需要好好愛惜身體



二、過於勇猛而又單調的進攻手段
  林書豪的打法,太不像一個哈佛畢業生、一個黃皮膚的組織後衛了。聰明人都有個通病,就是腦子勝過身體,簡稱“軟”,林書豪卻一點也不軟,他太“硬”了。
  毋庸諱言,他的基本功並不好,帶著早年打球的不少壞習慣,他沒有保羅帕克那樣細膩嫻熟的控球,總是直著身子運球過半場,傳球或者突破前的動作不流暢,容易無端停球,導致失誤率大增。但是他的身體天賦卻相當超群,我從未見過有如此速度和爆發力、體格如此強壯的黃種人後衛。
  他更像早年的托尼帕克,簡化版帕克,擅長擋拆,擅長衝擊內線,投籃不穩定,他運球的能力和籃下終結能力遠遜於帕克,身高和強壯程度卻好過帕克。他的行為有時候和他的智商不協調,在進攻選擇的時候,他過於勇猛無畏,太“楞”了。除了韋德、馬努、帕克,我沒有見過比他更善於摔得滿地亂滾的後衛。他的膚色的血統,在這個聯盟,注定不會得到太多哨子,而他卻經常脖子一梗就拍馬殺進去,有時候能打成2+1,有時候甚至還能隔扣,但更多時候被人摟著脖子用一記WWE的手法淩空砸在地板上,一般不摔成這樣,裁判還不給罰球。
  夏天的時候,他苦練三分和爆發力,賽季初收到了明顯的成果,命中率一度高達48%,三分命中率40%,真實命中率高達64%,突破成功率僅次於馬刺的托尼帕克。那時候他投籃果斷自信,突破大膽而穩健。不像現在這般慌亂猶豫,打鐵不斷。
  他的問題在於習慣,有時候似乎得了厭惡投籃的病,早年在哈佛的時候就喜歡突破衝擊到內線找飯吃,你給他一個大空當他還不習慣出手。再就是他的運球突破技巧實在算不得高明,他的身體天賦遠勝於帕克,但是每次殺進去都會和人直挺挺撞在一起,林書豪不喜歡彎下身子運球,而是直著腰小碎步運球過半場,這個姿勢有點像布蘭登羅伊。在麵對防守者做變向動作的時候,這種直著腰的打法,難免會影響動作的流暢和協調,陷入提前包夾的陷阱;其次在突進去之後,他也很少像哈登一樣左右騰挪閃出空間上籃,而是硬橋硬馬簡單粗暴,這樣太容易被人提前犯規。
  歸根結底,還是他的打法太單調,技術不豐富,容易被摸清路數,掐準死穴,一段時間的精彩之後,大家都熟悉他的技術特點了,比如他運球不穩,對手就可以提前夾擊造失誤,他總是突右路,那麽對手就死堵右路增加身體對抗,目送上籃打鐵。他沒有帕克那些地板流的猥瑣靈巧伎倆,每一次突破都是靠身體素質硬衝猛打,全力起跳和大個子對抗,如果能學會帕克借擋拆的時機感和貼地飛行的步伐,學會納什的借力打力動態進攻,繼續打磨自己的投射技巧,相信他不會打得這麽累。而且這才是適合聰明人的打法。
三、心態變化帶來的連鎖效應
  其實他的困境完全怪不得教練和隊友,美國是一個隻重視強者的地方,從小熟悉美國文化的林書豪應該明白這一點,隻要打得好,不可能不給機會。這一段時間他持續低迷,但麥克海爾還是在說:“我完全不擔心林,他會回來的。”
  平心而論,貝弗利確實打得好,他比林書豪凶悍野蠻、防守強硬,在場上就像瘋狗一樣拚命,隻做藍領的事情,不沾球權,但是每一次籃板,每一次地滾球都竭盡全力去搶,對對方明星後衛死纏爛打,投進空位三分,完成反擊上籃。像一個拎著板磚的古惑仔,令對手畏懼,令隊友振奮。與需要控球在手的林相比,他確實比較高效而低碳,雖然他組織、得分、控球完全不能和林相比。但是他更適合首發陣容,因為哈登才是實際的掌控者和組織者,和他搭檔的後衛不需要持球,隻需要做好防守和定點三分就可以了。
  所以麥克海爾把林書豪放到第六人的位置,其實寄托了很大的希望,火箭的替補陣容進攻能力慘淡,林書豪是替補陣容唯一能夠自主持球攻擊,並且能組織全隊的球員。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在首發球員之下,很多球隊為了保持替補陣容的殺傷力,故意把強力得分手放在替補席做第六人,如馬刺的吉諾比利,快船的克勞福德,雷霆時期的哈登。這是一個偉大的位置,很多人賴以成名,而火箭主教練麥克海爾本身,作為史上最優秀的大前鋒,他也是凱爾特人的第六人。
  然而首發位置的失去,卻給林書豪帶來了困惑和迷茫,上場時間被壓縮,他又是一個需要持球組織來熱身的慢熱型球員,所以他開始水土不服,無法適應。本來在替補陣容他應該像哈登那樣大開大闔放手進攻,但在火箭這個所謂的開放體係,他內斂的性格和傳統控衛的習慣使得他與球隊打法格格不入。
  麥克海爾戰術匱乏,原本就依賴快攻突襲和球員個人的自由進攻,意思是陣地戰誰拿球誰打,不必打配合嚴密的戰術。而林書豪的性格和習慣做不到這一點,無論替補還是首發,他總喜歡到了前場把球交給哈登,或站到一邊等待突分,或和內線做擋拆配合,或持球觀望,等待隊友跑位。但是年輕的火箭往往跑不出戰術,白白浪費球權和進攻時機,還不如個人單打來得容易。而林書豪隻能在隊友跑不出戰術、甩不開防守、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會勉強接球攻擊,匆忙突破或者投籃。所以離開首發陣容,上場時間縮短,他更加刷不到數據。狀態低迷和上場時間縮短導致了惡性循環,他未能達成麥克海爾的期望,麥克海爾也未能對他加以信任。
  轉眼賽季過去大半,從賽季初光彩奪目,在各項數據統計上名列前茅,到中間的傷病低迷、交易截止前的忽然爆發,再到現在的不斷調整,可以想見他心中的壓力和困擾。林書豪當前的處境無比尷尬,任何人不願這樣的事情發生,他一直是一個努力刻苦的基督徒,前一段都在推特裏向上帝祈禱了——“在困難中你要找我,我會搭救你,並且你將榮耀我。”
  他不可能自己放棄機會,但事實上火箭的現狀卻令他無法選擇。貝弗利歸來後火箭陣容圓滿,林書豪再次成為了一個純粹的替補。全能的漢密爾頓到來後,8連勝時期對國王的比賽中,麥克海爾為了考察新援,居然隻讓林書豪上場了7分鍾。這說明他在這個體係中,戰術地位已經不再是那麽重要,角色也開始模糊化。
  隻能說,他的表現和心態糾纏在一起,交易截止日前的流言和主帥的冷淡,都使得他惶惶不安,苦悶猶豫,相為心生,這才導致了場上的猶豫、急躁和難以掩飾的沮喪神情。我們常常眼睜睜看著他加速過掉隊手,卻在高高躍起上籃的一瞬間腿軟手軟,皮球彈筐而出;也常常看到他在三分線外接球,三米內無人防守,結果投出去一個偏得離譜的空氣球;更會常常看到,他突到一半,沒有遇到包夾,卻忽然停下來左顧右盼,猶豫不決,最後手足無措被搶斷。這就是心魔作祟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心魔還需慧劍斬
  本賽季他的場均觸球次數拍在全聯盟57位,場均控球時間拍在全聯盟第36位,控衛中倒數第三,這和上場時間少有關,也和他主動不占球權、參與進攻次數少有關。
  當林書豪出場時間30+,火箭20勝7負,勝率74.07%;當林書豪出手次數11+,火箭15勝1負,93.75%,他對勝利的作用依舊是顯而易見的,問題是——他還敢不敢控球,還敢不敢出手?
  傷病需要養好,技術需要豐富,心態需要調整,最主要的是要拋開不愉快的一切,拿出膽量和氣魄,收斂心智,痛快地打球。這個賽季行將結束,季後賽就在眼前,有本事有想法,就應該拿出來亮亮。再畏首畏尾、遲疑不決,時間可不多了,不但教練會失去耐心,球迷也會失望。管他呢,放開手腳的林瘋狂,總好過束手束腳的基督徒。
  無論如何,林書豪都必須自己走出困境和夢魘,邁過這段崎嶇的山路,憂患增人慧,艱難玉汝成,一定要親手擊碎自己的玻璃心,放開手腳,露出自己的鋒芒,才能開創自己和火箭的大場麵。
  作者:平原公子

所有跟帖: 

這觀點俺讚同,身體的對抗耐久性不夠。錦織圭也一樣。亞洲人種。 -oldpp- 給 oldpp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8/2014 postreply 11:33: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