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葦塘建起最大體育場,為何起名“工體”?
備受關注的“新工體”近日已完成鋼結構施工,新增罩棚結構“工體碗”基本亮相。建成於1959年的北京工人體育場,一路見證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也留下了許多北京城市記憶。
現在的北京工人體育場,地處朝陽區三裏屯,可謂是北京最熱鬧的地區之一。但在60多年前,這裏還是北京東郊的一片葦塘。
為了向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北京於1958年開始興建十大建築,北京工人體育場就是其中之一。
體育場選址在當時還較為荒涼的東郊,是奔著這裏地方大,但也麵臨一個難題,那就是,要先填上數不清的葦坑,把懸殊7米的地勢落差找平。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建設方從北京城到處挖土,最終用了50多萬立方的土才將這裏填平整。
1959年,建設中的工體 王可信/攝
北京工人體育場為何以“工人”命名?據知情人介紹,修建體育場的費用是來自總工會的工人會費。後來人們習慣簡稱這裏為“工體”。
工體的建設隻用了11個月零13天,於1959年8月正式建成,速度驚人。
為了保證工程進度,當時北京市7個建築工程公司在這裏舉行了轟轟烈烈的現場競賽。工程還得到全國19個省、市的支援。他們抽調了大批工人來幫助建設,並有幾十個工廠企業為工程製造設備。
1959年9月1日《北京日報》1版
這座體育場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先進。據1959年9月1日《北京日報》2版《北京工人體育場巡禮》報道,工體是我國當時最大的一座綜合性體育場,占地35公頃多。運動場有24個大看台,能容納8萬名觀眾,幾乎相當於當時全市各體育場(館)的看台容納觀眾人數總和,比擴建前的先農壇體育場(新中國成立前修建的全市唯一的體育場)大10倍多。看台的座位層層而上,斜麵距離有45米;坐在最上麵的第56排,已經離地麵20多米高了,相當於6層樓那麽高。觀眾坐在後排,也可以看清全場。
1959年9月1日《北京日報》2版
比賽時,一個由兩萬多個燈泡組成的燈光記分牌可以隨時向觀眾報告比賽成績。記分牌旁豎立著一架巨鍾,鍾的一根時針就近8尺長。它的秒數是由60個燈泡顯示的,每一秒鍾亮一個燈泡。場地四周安裝了380盞強力聚光燈,晚上也可以舉行比賽。看台的最高層還有12.7米寬的擋風棚,可以將風速降低一半。
1959年,建設中的工體 高宏/攝
32個音色柔和的定向音柱隨時向場內播音。場內還設有記者廣播室和電視台轉播室。散場時,24個巨大的出入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把觀眾疏散完畢。
沒有門牌號卻家喻戶曉
工體竣工僅僅十幾天後,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就在這裏開幕了。
1959年9月13日《北京日報》1版
據1959年9月13日《北京日報》1版《首屆全運會今天在京開幕》報道,這是新中國成立十年來發展體育運動事業的最大一次檢閱。工體內,布置上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紅字標語。首都各界人士對全運會抱著莫大的興趣。開幕式幾萬張入場券在9月7日早上開始出售,不到一個小時便賣光了。
第一屆全運會開幕,運動員入場 馮文岡/攝
第一屆全運會開幕,運動員入場 馮文岡/攝
工體就此開啟了自己光輝的篇章,後來在這裏又接連舉辦了第二、三、四、七屆全運會,以及1990年亞運會、1994年第六屆遠南殘疾人運動會、20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4年足球亞洲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部分比賽……
在北京,沒有門牌號的單位不多,工體就是其中之一。這裏似乎也並不需要門牌號,因為工體早已成為北京的一處地標性建築,可謂家喻戶曉。盡管北京之後建起了奧體中心、鳥巢、水立方等體育場館,但在北京人的心中,恐怕哪個場館也無法取代工體的地位。在鳥巢出現之前,工體也一直承擔著國家體育場的作用。
雖然工體是為舉行體育賽事而建,但它的作用不止於此。工體建成初期,歡迎國外政要訪華的盛大集會幾乎都是在這裏舉行。後來,一些重要的慶祝活動、文藝演出、音樂會、大型合唱比賽也青睞於工體。一度,在工體開演唱會成了明星實力的象征。
工體也成為北京群眾體育運動的大本營。1988年,全市首屆職工運動會在這裏舉辦。春節環城賽跑、春季長跑比賽等眾多有影響力的群眾體育賽事經常以工體為起點和終點。工體籃球公園、“千米健步走廊”向市民定期或長期免費開放。工體還建成全市首個體質監測示範站,職工持京卡享受免費體質監測。
和足球的不解情緣
雖然工體舉辦過的各類大型體育賽事不勝枚舉,但一提到這座體育場,人們首先想到的還是足球。
工體的首次啟用就是舉辦足球比賽。1959年9月4日,工體落成不久,新中國第一屆全運會的兩場足球比賽在這裏舉行。公交公司當天開了4路臨時快車接送觀眾。
1959年9月4日《北京日報》4版
1959年10月,工體迎來中國、蘇聯、匈牙利足球對抗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高水平的國際足球對抗賽。
1977年7月30日,喜歡足球的鄧小平出席了在工體舉辦的北京國際足球友好邀請賽閉幕式,這是他第三次複出後首度在公眾場合亮相。8萬人的體育場內,全場起立歡呼,掌聲雷動。(1977年7月31日《北京日報》1版,《一九七七年北京國際足球友好邀請賽閉幕》)
1981年10月18日,中國足球隊的世界杯亞大賽區預選賽第三場比賽在工體進行。中國隊以3比0的比分戰勝勁旅科威特隊,“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在工體響起。這場勝利振奮了人們的愛國熱情,成千上萬的群眾湧向天安門廣場,高呼“中國萬歲”。
1981年10月19日《北京日報》1版
上世紀90年代,北京國安足球隊坐鎮工體,在商業比賽中戰勝過AC米蘭、阿森納、弗拉門戈、格雷米奧等國際著名球隊,“工體不敗”的口號愈發響亮。
1994年6月17日《北京日報》5版
1996年,工體正式成為北京國安足球隊主場。國安隊曾在這裏首捧足協杯,創造9比1勝上海申花的戰績,奪得隊史第一個頂級職業聯賽冠軍。中超奪冠之夜,幾萬球迷沿著工體東路、工體西路浩浩蕩蕩唱著助威歌,喊著“國安國安,北京國安”的口號縱情慶祝。
2019年12月1日,工體迎來了改造前的最後一次比賽。以足球賽開啟使用,以足球賽收官。51708名球迷現場觀賽,向老工體致敬,與老工體告別。
換下條凳裝座椅
工體8萬人體育場的名頭很響亮,但細心的體育迷發現,後來的報道中,工體的座位數隻有6萬多個,這是怎麽回事?
工體此前其實已經過多輪改建。
工體初建時有56排座位,其實就是裝在看台上的一排排長條凳。
1959年,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工人體育場。當時的工體內還沒有座椅,看台上全是長凳 王可信/攝
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的主體育場,工體於1987年開始改建,包括建築結構加固、內外裝修、看台改裝、通訊和照明設備更新等。(1987年1月11日《北京日報》1版,《工人體育場開始改建》)
這次改建的另一大亮點是,看台上原來那些陳舊的條凳全無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紅、綠、藍、黃、棕五種顏色的座椅和坐墊。改建時,為了避免用大錘鋼釺傷了建築結構的筋骨,工人們用小工具一點一點刨看台麵層。另外,由於場內不能進機械車輛,幾千立方米渣土都是人挑肩扛運出場外的。
1990年2月25日《北京日報》2版
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主會場,北京工人體育場(航拍) 葉用才/攝
20世紀90年代以來,工體又先後進行了三次結構加固和一次設施改造。其中,為承辦北京2008年奧運會相關賽事,工體按照7度抗震設防標準進行了全麵的結構加固。亞運會主火炬台被拆除,在原地增設一台120平方米的超大顯示屏。開辟了能容納4支球隊的高標準休息室,體育場燈光實現無影照明。罩棚防水改造解決了工體的漏水問題,看台也進行了防水處理。亞運會時留下的部分座椅被更換。
2008年2月29日《北京日報》4版
經過幾輪改造後,工體的座椅數為6.5萬個。
此次複建,新工體對標歐洲最新設計理念的看台碗結構,原來的兩層“盤形”看台變為了四層“碗形”看台,增加看台坡度,加大座椅間隔,觀賽更為舒適。因為場地空間得到優化,座位數增加近3000個,總座位數達到6.8萬個。東西側看台座椅距離球場草坪最近處隻有8.5米,南北側距離為10米,大大提升球迷現場觀賽的沉浸體驗。
標誌性雕塑複建後仍保留
2019年,我國成功申辦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北京將承辦開閉幕式、決賽等重大活動,並承諾將工體作為上述活動的舉辦場地,但此時的工體已存在安全隱患突出、設施設備陳舊、缺少罩棚等問題,不符合國際大型專業足球賽事的標準要求,亟須升級改造。
工體徹底複建改造後,將優化觀眾體驗,采用最新的看台碗設計、罩棚構造技術、電視轉播技術、音響聲學技術、體育專項技術等,給觀眾帶來最佳的觀賽體驗。同時進行功能提升,與地下軌道交通無縫連接。
2020年8月20日《北京日報》5版
而且,此次複建將保持原汁原味,外立麵恢複到上世紀50年代初建時的原有風貌,保持主體橢圓形造型基本不變,保護並恢複建設初期的重要特色元素,如旗杆、大門門柱、雕塑、建築裝飾構件等,盡量利用原有構件、原有質感、原有樣式,重塑工人體育場莊重典雅的建築風格,保留北京城市記憶。
老工體的13組建築雕塑已被整體保護在工人體育館,待新工體回歸,也將複原。(2021年12月23日《北京日報》7版,《工體“看台碗”初露真容》)
北京工人體育場雕塑之一——足球運動員 馮文岡/攝
北京工人體育場雕塑之一——女子籃球運動員 馮文岡/攝
北京工人體育場雕塑之一——女子體操運動員 馮文岡/攝
北京工人體育場雕塑之一——網球運動員 馮文岡/攝
這組大型雕塑名為“發展體育運動”,是伴隨1959年我國第一屆全運會的舉辦而建造的,也是本市最早的體育雕塑。(2003年4月21日《北京日報》10版,《體育雕塑漸增京城》)
這組反映足球、籃球、體操、標槍等運動項目的組雕,散立在工體四周的綠地上。北門正中間是工體的標誌性雕塑“男女工人像”,很多有關工體的照片背景中都有這個雕塑。
1990年,第五屆北京國際馬拉鬆賽參賽選手起跑後衝出北京工人體育場北門。北門正中間是工體的標誌性雕塑“男女工人像” 胡敦誌/攝
新工體不僅可以滿足高級別國際賽事的需求,還將打造群眾體育文化活動的開放城市公共空間。關於工體的故事還將繼續,對於年輕一代的北京人,這裏仍將是城市的活力中心。
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複建主體結構封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