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拿大的田徑業內人士交流會回來的教練說,
“沒戲,中國的短跑不可能趕超世界水平,
蘇炳舔,劉翔等隻是舉國體製下的小概率事件。
第一,選拔人才機製粗糙,沒有群眾性的基礎,
將很多發育晚的孩子關在了短跑專業訓練的大門外。
第二,沒有多樣化的科學訓練。舉個例子,
中國短跑專業訓練,都是從六十米跑比賽中選苗子,
選的都是小個,爆發力好的頻率型運動員。
沒有大步幅柔韌性好的運動員後備隊伍。
隻要中國人還在用六十米賽跑選人才,就不太可能出現
加拿大的安德魯草地那樣的運動天才,實現最後十五米起飛反超。
當年,博爾特問安德魯,“你的教練厲害。跑道再長二十米,我就被你反超了,
你有信心得下屆200米冠軍嗎?”
安德魯笑,“國際田聯有250米的比賽項目就好了”
我們看到這一幕不斷重複,“微步臨波”,就是不往前行。
中國運動員的起跑一差,成績就一落千丈。
途中跑再次起飛反超的機會都沒有。
單靠前三十米起跑的訓練是不可能贏得百米冠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