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弧圈球是偶然產生的。50年代末日本的大學生運動員中西義治(左手直板),因為打不過削球的對手澀穀(連續輸過好多次),就琢磨如何提拉。最後發現把球拍稍前傾,拚命往上拉,過去的球慢但旋轉超強,澀穀回球不是出界就是出很高的高球。最後當然勝了澀穀。這就是早期高吊弧圈的由來,最後定型的發明時間是1960年初。用名稱上講,這該是根據伯努利定律,球高速旋轉時上下產生不同的壓強形成弧形的軌跡。
1960年下半年,匈牙利南斯拉夫聯隊訪日,當時的歐洲冠軍別爾切克對日本單局曾輸過5:21(他可是削球打法)。61年日本參加北京世錦賽,日本的教練長穀川認為中西的弧圈太慢,無法應對速度快的中國隊,從而啟用了拉前衝弧圈的木村興治(據說當時他的正手前衝弧圈,能將球衝出擋板外,即使是側向,這至少也是4-5米遠))。團體決賽木村拿了中國隊兩分(勝了徐寅生,容國團),男單輸給莊則棟,男雙則拿了冠軍。
長膠則是張燮林50年代末偶爾發現的,真正發現其特殊的反旋轉功能是弧圈球出現之後。隨後作為秘密武器,63年世錦賽男團決賽對日本,勝的4局的比分是21:9,21:8,21:5,21:11。日本人折騰了兩年後才知道怎麽回事。
下麵說說瓦式發球和擰拉。
歐洲的橫板70年代跟亞洲(中日)對抗,基本55開,5屆世錦賽15個冠軍(男團男單男雙),歐洲拿了8個(當然4個男雙含金量略低)。有兩個較大的技術難關,一是發球和發球強攻不如中國,二是偏正手的台內短球相對差。所以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幹脆以中遠台為主,用旋轉和中國隊周旋。瑞典隊則堅持近台快轉結合,但70年代也一直在摸索。最典型的例子是本格森(52年的),71-73年打遍世界無敵手,但被人摸清打法後反手一直在不斷的換膠皮,從反膠換到正膠,後來又換回反膠。(老蔡用的鴛鴦拍,實際上也是解決橫板進攻性打法發球和發球搶攻的問題。)
最後,老瓦改變了橫板發球時的握法(隻留大拇指在正麵,食指頂在反麵,其餘3指自然彎曲,不再握住拍把),發球時手腕變得幾乎跟直板一樣靈活。老瓦”魔術師“的稱號因此而來,技術上完全解決了橫板的發球和發球搶攻問題。老瓦的前三板跟頂級的直板選手比也毫不遜色。現在專業橫板選手發球時還沒看到過誰不用瓦式握法的。
至於現在叫的擰拉,發明人則是捷克的科貝爾(91年世錦賽將中國隊擋在4強外的功臣,自61年來60年中唯一的一次),要點是台內反手手腕發力為主,拉球的側麵或側下麵。馬琳發球台內球再牛,碰上張繼科的反手擰拉,基本完全失效。根據我自己的體會,在業餘層麵,同等實力的傳統直板跟橫板現在已沒法打了,原因就是因為橫板的反手擰拉,直板最重要的得分手段,發球和發球搶攻,已基本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