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訓練:不要迷信頻率和步幅。

來源: boxhead 2018-08-08 10:16: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7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boxhead ] 在 2018-08-08 10:17: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最新的數字技術分析表明,過去我們沿用的傳統訓練方式,

是有缺陷,那就是過度強調頻率,特別是起跑後的頻率。

在實際的大賽中,往往被對手帶壞了節奏,讓途中跑的穩定加速受影響,

最後在衝刺階段出現肌肉僵化,其實就是疲勞。因而出現動作變形和步幅上不去。

從理論上分析,頻率乘上步幅絕對不等於速度,

而是用蹬地獲得動量,減去落地因摩擦消耗的動量。

就是說,落地時間與騰空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參數,特別是在進入最大個人速度後的途中跑。

所以,起跑後的發力時機要因人而異,每個選手要選擇適合自己最好的加速方式。

 

事實上,肌肉舒張後更容易讓步頻持續提高,就是說,用彈簧理論模擬人肌肉的運動,

步幅和步頻是可以做到正向相關的。而片麵強調步頻或步幅,就會出現二者的負向相關,

那就是速度屏障,怎麽跑,怎練都提高不了的現象,最後隻能靠加肌肉力量的蠻力來

衝速度屏障。

所有跟帖: 

"從理論上分析,頻率乘上步幅絕對不等於速度," ?? 好像這個說法無法令人接受。 -oldpp- 給 oldpp 發送悄悄話 oldpp 的博客首頁 (236 bytes) () 08/08/2018 postreply 10:37:19

你說的是嚴格意義,但是實際訓練中的步頻就是切換腿的頻率。 -boxhead- 給 boxhead 發送悄悄話 boxhea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8/2018 postreply 10:46:5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