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第二個。正常比賽的轉播時,我根本看不清場上究竟發生了什麽,太快了,馬上看到法國隊員揮著胳膊跟裁判比劃, 裁判去場外看VAR,與此同時,電視台慢鏡頭回放手球的場麵。拋開這個球該不該判,有一點我認為值得讚同的,就是VAR係統,它很好地彌補了裁判的缺陷,使以往無法顧及到的時刻重新回放,展示在眾人麵前。這個係統雖然不完美,但是肯定是很明顯的進步。法國與袋鼠國比賽時,也是因為法國後衛禁區內手球,裁判觀看VAR以後,果斷判罰點球。
再說說第一個判罰的任意球。首先,這個判罰沒有經過VAR,當時的電視轉播有慢鏡頭回放,不過似乎很快就過去了,並沒有造成巨大的爭議,場上克羅地亞的運動員也沒有強烈抗議,這一點,與第二個點球判罰時克羅地亞球員的激烈情緒有明顯的區別。為什麽?明擺著的:任意球雖然有一定的危險,但是,真正能夠得分的是極少數,讓你罰你也未必進得去,這種判罰,不太可能與裁判爭執起來沒完沒了,不太可能要求裁判去場外看VAR。至於EVENTUALLY丟了球,屬於天災人禍,與判罰貌似沒有直接關係。
總結以上的描述,我個人感覺,第二個點球實在沒辦法,確實手球了。至於第一個,任意球確實騙到了,但是,離進球還遠著呢,導致丟球的主要責任,不是裁判的判罰,而是克羅地亞的後衛的重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