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體壇在討論中國人的營養和運動成績的關係,頗有感慨,想起來兩個小故事,和善良的人們分享: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個美國田徑代表團訪問北京並同中國隊搞了一個田徑對抗賽。中國隊田徑高手傾巢而出。但是,美國隊幾乎是以全麵壓倒的優勢輕鬆取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男子5000米的比賽。美國的一個光頭白人在後期整整超出我們中國長跑好手謝同學一圈兒。咱們是越跑越慢人家是越跑越快。當時國家隊的隊醫田永福就教導來看比賽的馮樹勇:“咱們吃窩頭,一天就倆饅頭的細糧,人家從爺爺輩兒就開始喝牛奶,這能一樣嗎?”
那一次,中國田徑隊完敗,國家體委開始注重運動員的吃!並且專門在國家體委科研所設立了運動員營養的課題:不能隻吃窩頭鹹菜,也要適當地吃一些豬蹄子,雞爪子之類的。哈哈,從此,運動員的夥食就好了起來,於是,出現了朱建華,鄒振先等田徑好手。
還有一次,我們去雅加達比賽。比賽之前,領隊給我們每個人一塊巧克力。(這個故事以前好像說過,不過,重要的事情說三次,再說一次也無妨。)讓我們補補,增加點兒勁兒,比賽的時候跳的高點兒,跑的快點兒。我們王指導嗤之以鼻:“有什麽用?我們吃的巧克力在肚子裏,人家外國運動員吃的巧克力在腿肚子裏。”
那個時候才知道,人家外國人吃巧克力是常態,我們隻是在比賽前才偶爾吃巧克力。
差距呀!
不過,我們現在一日三餐都開始吃牛肉了,結果,人家外國運動員一天吃七頓飯,你看納豆比賽中間還吃香蕉,小德比賽中間還吃大棗呢。唉,我們總是慢半拍!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印度人現在還用手抓咖喱雞呢,我們已經進入了牛肉時代,哈哈哈。
我覺得,體質除了鍛煉,還是吃出來的。
《版權吃所有,翻印飽不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