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2724#.V8Trp5grKUl
對於我們這一代歸國華僑,文革永遠是一個惡夢。造成中國羽毛球王國的那些華僑運動員,個個都因海外關係吃夠苦頭。他們在文革後紛紛移居港澳或其他國家,離開了傷心地!華僑再也不想葉落歸根,這是誰的錯?!
今天的中國,稱得上羽毛球第一王國,不但球手眾多,且源源不斷,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可是人們是否記得,這王國卻是由眾多華僑學生建立起來的!
像乒乓球一樣,現代羽毛球起源於英國(1870年代),盛行於歐美。上世紀20至30年代,英國是羽毛球壇的霸主。30年代至40年代,丹麥起而代之,成為世界羽毛球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羽毛球優勢轉向亞洲。那時我在南洋,年紀還小,也學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早在1940年,新加坡的黃炳順第一次獲得馬來亞羽毛球單打冠軍。1949、1952和1955年第一至第三屆湯姆斯杯賽,馬來亞隊都在黃炳順的帶領下贏得冠軍。1950至1952年,黃炳順連續三年保持全英錦標賽男單冠軍,1955年又再得冠軍。黃炳順打球重心穩,步法靈活,手法細膩,特別擅長打底線高遠球,落點奇準,被稱為羽毛球壇的「魔術師」。他防守能力強,臨場比賽經驗豐富,稱霸羽毛球壇15年,是當年獨一無二的羽毛球王。
王文教回國建立新中國第一支羽毛球隊
老年的王文教
黃炳順1917年生於馬來亞柔佛州新山市,後移居新加坡,1996年病逝,享年79歲。
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印尼隊崛起,形成馬來亞和印尼兩雄相爭的局麵,印尼隊且在1958年第4屆湯姆斯杯賽一鳴驚人,打敗了馬來亞隊,成為羽毛球壇的新霸主。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馬來亞隊還是印尼隊,大部份球員是華僑學生。
50年代初至中,海外華僑學生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回國讀書熱潮。大家都抱著學好本領建設「新中國」的雄心壯誌,從四麵八方擁向廣東和福建。在回國的僑生中,印尼僑生佔了很大部份,其中不乏羽毛球高手,王文教和陳福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文教祖籍福建南安,1933生於印尼中爪哇梭羅市,比黃炳順小16歲。黃炳順1940年獲馬來亞男單冠軍的隔年,王文教8歲,才學打羽毛球。50年代初,王文教就已經是印尼羽毛球界的明星了。
陳福壽祖籍福建同安,比王文教大3歲,也生於梭羅,曾是梭羅市羽毛球冠軍,後入印尼國家隊,綽號「小辣椒」,多次代表印尼參加國際羽毛球賽。他們兩人從小就一起打羽毛球,是雙打的最佳搭檔。
1953年5月初,「新中國」在天津舉行一個全國四項球類(籃球、排球、網球、羽毛球)運動會。中國駐印尼大使通過一位華僑,邀請一個50人的印尼華僑體育觀光團到天津參加。醉翁之意在於印尼的華僑羽毛球運動員,這是再明顯不過的,因為其他三項運動,印尼根本乏善足陳。印尼的羽毛球名手王文教、陳福壽、黃世明、蘇添瑞等都在這名單中。誰知由於手續的拖延和交通不便,當觀光團到達天津時,運動會已經結束。
於是,觀光團一些成員和新出爐的羽毛球冠亞軍進行了一場友誼切磋賽。可是一交手,王文教驚訝地發現,中國羽毛球選手水平實在太低,不堪一擊。他第一局就把新出爐的冠軍打了個15比0,若不是後來手下留情,送了幾分,這冠軍一定要吃「光蛋」!(當年羽毛球計分採取一局15分的「發球得分製」,即發球贏了才得分,發球輸了不失分,因而很容易給弱對手送「光蛋」。)
運動會後,有關部門安排觀光團成員到各地參觀,使他們大為感動,有的人就下決心留下來為國效勞,(在當年,幾乎所有華僑學生都有一顆純真的愛國心,誰不想自己的祖國快點強盛起來?)但他們回國時簽的是50人一張的集體護照,無論如何必須先回印尼去。
回印尼後,經過半年多的反覆商討和籌劃準備,王文教、陳福壽和黃世明三人終於在1954年中回到祖國,連同不久後也回國的施寧安,以他們四人為主在北京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支羽毛球集訓隊。王文教兼任教練和隊長。
陳福壽任福建及國家羽毛球教練出名將無數
打自1954年開始,一批批華僑學生爭相奔向祖國,都想給祖國貢獻自己的一生,其中不乏出色的羽毛球運動員,中國羽毛球隊便一天天壯大起來。
踏入1960年代,中國的羽毛球水平已是世界一流,但因為沒有加入國際羽總,無法參加羽總主辦的正規國際比賽。這個時期,王文教是總教練,他帶出的羽壇男名將貫串半個世紀,有侯加昌、湯仙虎、方凱祥、傅漢洵、林建成、吳俊盛……以及後來的韓健、楊陽、趙劍華、熊國寶、田秉毅、李永波……在王文教和陳福壽退役後,李永波接任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至今。
1982年第12屆湯姆斯杯賽在倫敦舉行,中國隊在1比3落後的情況下後來居上,以5比4力克印尼隊獲得冠軍。這是中國首次獲得湯杯冠軍。然後中國又在第14、15、16三屆湯杯掄元,實現了歷史上的「三連冠」。
在王文教的總教練生涯中,中國共獲得56個世界單項冠軍,9個世界團體冠軍,1985年他被國家體委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者」稱號,可謂名副其實。
陳福壽歷任福建女子羽毛球隊教練、國家羽毛球女子隊主教練、國家羽毛球隊副總教練。從1974年德黑蘭第七屆亞運會起,他帶領國家隊在國際賽場上創造了中國女子羽毛球第一個輝煌期,先後奪得亞運會冠軍、世界運動會冠軍、全英錦標賽冠軍、世界錦標賽冠軍、世界杯賽冠軍、世界羽毛球係列大獎賽總決賽冠軍等近百個獎杯,並多次捧回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最高獎項──尤伯杯。經他指導培養出的羽壇女名將有梁小牧、陳玉娘、梁秋霞、李芳及李玲蔚等。李玲蔚且是世界羽毛球史上第一個集世界錦標賽、世界杯賽、全英錦標賽和世界羽毛球係列大獎賽總決賽金牌於一身的女子單打羽毛球運動員。
陳福壽和妻子王美宋都是印尼華僑
侯加昌1942生於印尼三寶瓏市,祖籍廣東梅縣,1960年回國,61年7月便獲六省市羽毛球邀請賽冠軍。他打球風格獨特,快拉快吊,結合突擊,快攻兇狠,防守移動快,擊球準確,成為六十年代中國羽毛球隊的領軍人物。在1960年至1979年的運動員生涯中,侯加昌是中國乃至國際羽壇當之無愧的男一號種子選手。1963、1972和1973年,他三次獲全國男子單打冠軍;1974年獲第七屆亞運會男單冠軍;1976年在亞洲羽毛球錦標賽上以2比0戰勝印尼「天皇巨星」林水鏡而奪取冠軍;1978年與庾耀東配對奪取了第一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的雙打冠軍。1981年末,侯佳昌轉為教練員,開始執教中國女子羽毛球隊,曾培養出女雙世界冠軍林瑛和吳迪西,以及陳昌傑、欒勁、吳文凱等男運動員。
湯仙虎祖藉廣東花縣,出生於印尼南邦一個小城市,他家已經六代人居住在印尼。7、8歲時他跟父親和舅舅學打羽毛球,14歲到首都雅加達一家羽毛球俱樂部打球,小有名氣,並進入印尼羽協主辦的全國比賽前八名。
候加昌
名將湯仙虎和侯加昌回國帶出稱雄世界的林丹
1960年湯仙虎和侯加昌一起回國,1963年便在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上奪得男單冠軍。1965年底,中國羽毛球隊出訪丹麥,湯仙虎以15比5和15比0的懸殊比分戰勝多次榮獲全英羽毛球錦標賽冠軍的丹麥名將科普斯,令丹麥羽毛球界大為震撼。
湯仙虎
中國羽毛球隊於「文革」時被解散,因為絕大部份運動員是華僑,自然被戴上「特嫌」的帽子,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湯仙虎被趕到農村種菜,因挑糞而感染肝炎(挑糞的地方在肝病醫院旁,所挑的是肝炎患者的糞便),身體素質直線下降,一打球心臟就早搏,呼吸上不來。後來他隻有轉做教練,除帶出世錦賽女雙冠軍吳迪西和林瑛外,還帶出了關渭貞、農群華、吉新鵬、夏煊澤、蔡贇、傅海峰等男女羽毛球運動員。本世紀初稱雄世界的林丹,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方凱祥1959年夏從印尼回中國。他是善打「四方球」的名將。所謂「四方球」,主要是通過後場的高遠球、扣殺、劈殺、吊球,先發製人,然後快速上網,以搓、推、撲、鉤,高點控製網前,導致對方直接失誤,或被動擊球過網,被進攻隊員一舉擊敗。方凱祥是發高遠球的高手,他可以連續發五個高遠球,落到底線角上打出一朵玫瑰花狀;而湯仙虎可以發十個高遠球,都落到底線上一字排開。中國早期的羽毛球女運動員,基本上也由華僑組成,最出名的有梁小牧、陳玉娘、梁秋霞等。
梁小牧1943年出生於印尼,祖籍廣東南海,1958年回國時才15歲。經過幾年的艱苦訓練,她掌握了男隊員起跳擊球、平高球和快速反擊等技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1963年她獲得全國羽毛球錦標賽女單和女雙冠軍;同年7月,在北京舉行的與印尼的對抗賽中,她以11比1和11比2的懸殊比分戰勝了亞運會冠軍──印尼的米娜妮;同年11月在新興力量運動會上,她又與隊友陳玉娘一起奪取了女子羽毛球團體冠軍。此後,在國內外訪問比賽中,她多次擊
敗世界級選手,為我國羽毛球實業的發展貢獻了青春。
陳玉娘
在中國的羽毛球史上,陳玉娘絕對是一個傳奇。她馳騁羽壇17年,是稱霸羽壇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她祖籍福建福清,1946年生於印尼梭羅市,10歲開始學打羽毛球,13歲便獲梭羅市少年冠軍,14歲便打敗數名國手,得中爪哇女單冠軍,轟動印尼羽壇。她1960年夏回國,進入湖北羽毛球隊,翌年便得了全國冠軍。1963年11月在印尼舉行的新興力量運動會,她取得女子單打第三名和女子雙打第三名(與梁小牧合作),並且又是中國隊女子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之一。1964年5月在廣州舉行的7單位羽毛球錦標賽中,她獲得女子單打第一名和女子雙打第一名(與林建英合作)。1965年在印尼舉行的慶祝第一屆新力量運動會籌備會議兩週年體育比賽中,她獲女子單打冠軍,同年又獲得第二屆全國運動會羽毛球賽女子單打、雙打(與林建英合作)和女子團體3項冠軍。1966年11月,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第一屆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上,她獲女子單打冠軍、混合雙打冠軍(與方凱祥合作)和女子雙打亞軍(與梁小牧合作)。1971年和1972年兩年全國羽毛球比賽中,陳玉娘連續獲得女子單打冠軍。1974年9月,她赴伊朗德黑蘭參加第七屆亞洲運動會,獲女子單打冠軍,並為中國羽毛球隊獲女子團體冠軍作出重要貢獻。1975年第三屆全國運動會,她獲得女子單打亞軍,又是湖北女子羽毛球隊團體冠軍的主力隊員。從1960年到1975年,她共獲8次全國女單和雙打冠軍,打遍天下無敵手,這絕對是一個傳奇。1977年後陳玉娘任國家羽毛球隊教練,培養出十幾個世界冠軍,像韓愛平、關渭貞、黃華、唐九紅、尚幅梅、勞玉晶、韓晶娜、吳文靜,直到雅典奧運會女單冠軍張寧等,都是經她從選苗、培養而成為世界冠軍的。1979年她赴泰國任教練兩年,最終落腳香港定居。陳玉娘三次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86年5月3日國際羽聯授予她「特殊貢獻獎」,之後又將其歸入國際羽聯「名人堂」,以表彰她為羽毛球事業作出的貢獻。
梁秋霞1950年生於印尼,幼年時代便與羽毛球結下不解之緣,1966年回國後,進入湖南羽毛球隊。在1972年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上,梁秋霞首次參賽,與湖北名將陳玉娘合作獲女子雙打冠軍,以後成為第七、八屆亞運會中國獲女子羽毛球團體冠軍的主要成員,在第七屆亞運會上獲女子雙打冠軍,在1976年第四屆亞洲羽毛球錦標賽中獲女子單打冠軍,在第三屆全運會上獲女子單打和雙打兩項冠軍。1978年,在第八屆亞運會上,她又獲得女子單打冠軍。僅僅四年,梁秋霞在國際性羽毛競賽中,一鼓作氣摘下5項桂冠,令世人矚目。
梁秋霞(右)
退役後梁秋霞重回印尼,被印尼羽毛球協會邀請當教練,培育出世界羽壇一代「女球王」王蓮香和奧運羽毛球銀牌得主張海麗。在梁秋霞一手調教下,王蓮香奪得奧運會歷史上首枚羽毛球女單金牌,並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打破了中國女單對世界羽壇的壟斷局麵,成為世界羽毛球女單第一人。此外,王香蓮還與隊友一起,在上世紀90年代從中國女隊手中奪得了兩屆尤伯杯。印尼羽毛球的重新崛起,梁秋霞功不可沒。
對於我們這一代中國人來說,「文革」永遠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特別是從海外回國的華僑,所謂「海外背景」就是掛在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雖然這些羽毛球運動員沒有像「兵壇三英」傅其芳、容國團、薑永寧那樣被逼自殺,但也吃盡了苦頭,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王文教和湯仙虎被下放農村「改造」,湯仙虎因而得了肝病;陳福壽被戴上「特嫌」、「反革命」的枷鎖審查兩年後,一家被趕到閩西一個偏僻山區做農民,他得了嚴重胃病,出血不止,住了一個多月醫院……
一些歸僑羽毛球運動員,由於遭受政治上的打擊而在「文革」後移居港澳地區或其他國家,離開了傷心地!孩子本願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生,但祖國不愛自己的孩子,留下來還有什麼意義?
祖國失去了華僑,華僑也不再想葉落歸根,這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