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真正的璀璨是女性運動員的進步,還有體育競技帶給我們的希望之光

女性第一次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奧運會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上,隻占總參賽運動員人數的2.2%。可在這之後的若幹年裏,奧組委對女性運動員的關注度始終沒有改善,女性也不允許參加任何田徑和遊泳項目。為表示抗議,從1922年到1934年之間,在Alice Millat的領導下,巴黎和倫敦分別舉辦了四次女子奧運會,正麵挑戰現代奧運會與生俱來的“階級歧視” 和“性別歧視”。Alice是著名的法國女運動員(下圖),也是爭取女性運動員平等權的先鋒。當我們關注長腿和肉體的時候,不該忘記她為體育女權運動做出的貢獻。

 

 

 

126年後的今天,在巴西的土地上匯集了各種膚色性別種族和信仰的個人和集體。“階級歧視”似乎被意識形態的不同所取代,而“性別歧視”似乎更是陳年舊物不再有人提起,直到一些粗俗而無腦的言語從少數一部分評論員和記者的嘴中吐出,作為女性的我們才感到當頭一棒。性別歧視並沒有從奧運舞台上消失,它隻是變形成一個禁忌語,在自作聰明的人以為話筒關閉時似馬尿一樣洩出,留下蒸發後的惡臭,讓人懷疑進步是否真的發生過。不容置疑,社會在進步,女性的權益在運動場上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平等對待。今年在裏約,女性運動員比例達到45%,是奧運史上最高的一屆。

 

我們三個女人最近經常聊奧運,不聊金牌排名,也不聊惡意中傷,在非常有限的網聊時間裏,不約而同的我們都提到了自己關注的女性運動員和她們的精彩之處。於是就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來自我們每個人的關於一個女性運動員的文字。

 

奧運暗黑曆史終究會翻篇,各種明裏暗裏的歧視和鼓吹,真真假假的黑哨和黑裁,都不足以動搖我們欣賞體育競技的熱情,對運動員拚搏精神的崇敬。尤其是那些璀璨如星的女性運動員,她們所散發的光芒勝過獎牌本身,她們的洪荒之力分成幾千個波段都能在我們身上留下掌印讓我們功力大增。她們讓我們覺得驕傲!接招吧!

 

 

創造曆史的斯坦福學生 

- Simone Manuel

 

今年的裏約奧運會,美國斯坦福大學為美國隊輸送了30人,他們參加了遊泳、跳水、水球、網球、擊劍等項目,共為美國代表隊貢獻了23枚金牌。自從1912年美國參奧開始,每屆奧運會都有一枚獎牌是屬於斯坦福運動員的。

 


 

其中來自斯坦福的大二學生,黑人遊泳選手Simone Manuel,在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賽最後25米時奮力衝刺,手觸池壁的一刹那創下了奧運新紀錄。她成為第一位在奧林匹克遊泳個人單項比賽中獲得金牌的非洲裔美國女運動員,在此之前的奧運女子遊泳項目中,從未有黑人運動員奪得過金牌。

 

 

 

這位生日是8月2日的獅子座女生,剛剛滿20歲。她出生在休斯頓,5歲開始遊泳,11歲開始接受正規訓練。2014年她參加斯坦福大學的比賽,並進入了校隊。2015年她兩次獲得NCAA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冠軍稱號。

 

 

在錯過倫敦奧運會之後,Simone參加了巴塞羅那世錦賽,拿到了50米自由泳的銀牌和100米自由泳的銅牌,她還隨美國隊獲得了4X100米自由泳接力項目的金牌,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了參加今年的裏約奧運會,她休學一年每天早上4:30開始在斯坦福遊泳館訓練。

 

 

Simone在比賽結束後接受NBC電視台采訪時說,“作為第一個獲得遊泳金牌的黑人女性,這枚獎牌不僅屬於我,它屬於走在我前麵的許許多多前輩,還有激勵過我的人......它更是為了那些在我之後的人,那些原本以為他們不能夠成功的人。”

 

對於她的膚色評論,Simone回應道:“我希望有一天像我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人們不再說‘Simone,那位黑人遊泳選手’,因為‘黑人遊泳選手’這個稱呼好像意味著我本不應該贏得金牌,或者我本沒有能力打破紀錄。而這不對,因為我同所有人一樣地努力,我同所有人一樣地希望獲勝.”

 

比賽結束她將返回斯坦福大學,開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生活。我也期待在泳池裏繼續見到她矯健的泳姿。

 

 

不言放棄的肯尼亞女子馬拉鬆選手 

- Jemima Sumgong

 

到今天為止,我也不知道每個國家到底得了幾塊金牌。不關心金牌數量的原因說來也沒啥,作為一名吃瓜群眾,每一個能去參見奧運的選手都是我的偶像。這些人不論是否能得獎牌甚至名次在我看來都是神仙。整個奧運比賽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競技體育,而是一場綜合了挑戰人類極限,團隊精神,高科技,媒體戰鬥,國家經濟實力的活動。每一個運動員的得失成敗都有一定的必然性,每一場競賽項目背後都有數不清楚的故事。要說最出彩的女運動員,我選女子馬拉鬆冠軍,這也是我自己有參與的項目,所以感觸良多。

 

今年女子馬拉鬆金牌花落肯尼亞31歲的著名女子馬拉鬆選手Jemima Sumgong囊中,成績是2小時24分04秒 。用個普通人能理解的話來解釋一下這個成績的意義。馬拉鬆成績進入三小時是業餘男跑者的天花板,北京馬拉鬆每年成績能進三小時也不過百來號人。而Sumgong的成績比三小時還要少40分鍾。中考1公裏滿分成績是3分25秒,Sumgong連著不歇的用這個速度跑了42次。再說的刺激一點,Sumgong這個速度你騎自行車都不一定追的上。

 

肯尼亞選手感覺在中長跑比賽中給人的感覺是非金必銀,其實情況並非如此。Sumgong的這塊金牌絕對可以計入肯尼亞的曆史史冊。她是肯尼亞奧運曆史上第一位奪得馬拉鬆金牌的女選手。

我第一次注意到Sumgong這個名字是在今年的倫敦馬拉鬆比賽上,在離開終點前約5km處,第一梯隊的幾名選手在靠近水站的附近相繼摔倒。其中就有Sumgong。這姑娘腦袋著地時候我就想, 跑前沒看黃曆啊,這也太倒黴了。

沒想到她揉著腦袋,又重新加入比賽,還得了冠軍。

今年的裏約奧運馬拉鬆比賽那天,天氣炎熱,賽道艱苦,高手如雲。比賽開始階段,所有選手猶如進行集訓一般的整齊劃一,一大坨人聚在一起跑了5公裏之後,第一集團還有30多人。 不了解情況的都懷疑這些神人是不是商量好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這個焦灼狀態一直持續到30公裏處才略有好轉。第一梯隊的人數減少到了7人。我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才看清楚誰是誰。


直到比賽進入到最後3公裏,Sumgonm才開始發力,一路不顯山露水的她第一次發力甩了銅牌得主Dibaba。隨後她的又一次小加速甩開了巴林的Kirwa穩住了她冠軍的位置,保持著5秒左右的優勢飛過了終點線。


馬拉鬆是個艱苦的比賽項目,不僅僅是對業餘運動員, 對專業選手也是。人體的極限距離在35公裏左右,這個就意味著最後的7公裏不論什麽人都會比較痛苦。跑的快的專業選手早點痛苦,跑的慢的業餘選手晚點痛苦。最終誰也不能回避最後的掙紮。

 

我看過幾個專業選手的專訪,最後都提到,訓練,比賽戰術這些準備工作都不是最關鍵的(當然如果沒有這些工作肯定是必敗無疑),最後堅定的意誌才是跑馬成功的關鍵點。當你累的生不如死的時候,別人也是一樣。尤其這些專業運動員,本身的差別就在毫厘之間,那最後一點意誌力往往是勝敗的關鍵。

 

Sumgong的鎮靜和不斷向前的意誌力使她的這次奪冠顯得那麽合情合理。她和其她肯尼亞的媽媽沒有多大區別,她也要做家務,也要照顧孩子,可這些都沒能阻擋她追求她的夢想。賽後她說,“當經過40公裏處時,看到第一梯隊隻有我們三個的時候。我知道不論發生任何事情,我都不會讓這塊金牌溜走。我知道我將名留青史!“ Sumgong在肯尼亞連續三屆獲得奧運銀牌的壓力下,終於收獲了這枚意義非凡的金牌。

 

 

五屆奧運,五塊獎牌,40歲依舊精彩

 - Katherine Grainger

 

五屆奧運是個什麽時間概念呢?中間相隔16年!奧運史上參加過五屆以上的運動員屈指可數,最為人們熟悉的是烏茲別克斯坦選手丘索維金娜,被網民稱為“體操奶奶”。在這屆奧運會上還有另一位“劃艇奶奶”,英國的賽艇運動員Katherine Grainger。她在英國賽艇史上是一個傳奇人物,也被譽為英國最成功的女運動員。為什麽呢?

 

別看今年英國上了獎牌榜的前三位好似很牛掰,放到幾年前英國是連鋁牌都搶不到的國家呀!女子劃艇是少數英國稍微有點優勢的項目,也根本沒有什麽保險可言。

 

直到Katherine這個愛丁堡大學法律係的學生在1993年開始接觸賽艇。幾年後,她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獲得四人劃艇的銀牌(右2),那年她25歲。


四年後,2004年雅典奧運會,雙人單槳無舵手銀牌 (左1)。那年, 她29歲。

2008年北京奧運會,負給中國隊,獲得四人雙槳的銀牌。那年,她33歲。

2012年倫敦奧運會,終於拿到運動生涯的第一塊奧運金牌,並且打破了奧運雙人雙槳的紀錄。那年,她37歲。

2016年,裏約奧運,她已經年滿40歲,皺紋顯露在臉上,笑意裏包滿了濃濃的欣慰。又是一塊銀牌,還是雙人雙槳。

對於夢想足夠堅定的人來說,年齡隻是個數字。隻要想有一顆想飛的心,夢想的翅膀永遠都在,不管是在空中,還是在水上。而讓我對Katherine充滿敬佩的,不僅僅是她贏得的獎牌數。 她在堅持訓練的同時,也從未放棄過她的學業。

 

愛丁堡大學的法律學士和格拉斯哥大學的醫療法碩士都是她在一邊訓練一邊讀書時完成的。在倫敦奧運奪冠之後,她決定暫時停止訓練,進入倫敦國王學院攻讀殺人行為判決(sentencing of homecide) 博士,在成功得到學位之後,她又重返英國賽艇隊為裏約奧運備戰。

 

Katherine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她最大的願望一直是做一名律師,那種能夠在法庭上大談真相、正義和平等的律師。我不知道她的這個願望能夠在這屆奧運之後實現,但她在過去16年裏表現出來的頑強,對我的啟迪遠遠大過任何法庭上的慷慨陳詞。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體育的魅力, 更是榜樣的力量。

 

裏約奧運的帷幕已經落下,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難忘的一幕,印象深刻的一個人,新的偶像,或者想起舊的夢想。不管是20歲的爆發,30歲的堅持,40歲的沉穩,還是50歲的微微一笑和輕輕一指,讓我們都繼續相信精神的力量!加油!

 

 

發了三遍終於發成了。喜歡這篇文章的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三城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