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的一所私立大學,自己號稱是在校生和校友拿奧運金牌累計古今“美”外第一的大學(並不都是代表美國)。
有個同事的兒子是長跑健將,但是成績達不到體育特招(好象隻有幾分之一的獎學金),隻是參加校隊,一起訓練比賽。他這樣的外圍運動員,除了得到學校提供的教練,參賽費用之外,還可以使用學校的一個全天侯的體育綜合樓,各種訓練器械不說,高熱量流水席隨便吃(順便說一下,這些運動員飯量經常是普通人的幾倍),多名按摩師保健師隨時服務。這種私立大學,體育是一個賺錢的行業,一年靠橄欖球,籃球可以賺幾千萬,又不用付學生運動員工資,除了付教練組薪水(主教練年薪幾百萬,不比職業隊的少),還能有足夠的錢支持長跑啊,網球啊那些不賺錢的項目。
我想這也反映了美國大學體育的整體運作模式,社會通過對高度發達的大學橄欖球聯賽,大學籃球聯賽的海量投入,間接支持整體的大學體育,包括大多數奧林匹克項目。
前麵說道,我所在學校的奧運金牌並不都是美國的。美國大學的開放性決定了,它也對外國的優秀體育人才開放。記得我剛來的時候,就在田徑場上看到過當時東歐一個國家的奧運鏈球冠軍在訓練。
所以我倡議,廣大在美國大學工作,熱愛體育,熱愛中國體育,又覺得報國無門的朋友,可以考慮介紹中國好的體育苗子,申請美國大學的體育獎學金,四年下來,水平上去了,眼界也打開了。這就真秉承了周總理說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