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園慧的洪荒之力和金牌一樣耀眼

來源: qiubit 2016-08-09 00:05: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935 bytes)

編者按:中國運動員傅園慧和以往運動員普遍刻板的嚴肅臉,應對媒體時通常使用的謙遜官方套詞不一樣,充滿90後活潑氣息的傅園慧,活潑開朗自帶表情包屬性讓她一秒變網紅。這一屆裏約奧運會,伴隨著對裏約的吐槽和開幕式之後的逆轉,一種值得關注的輿論轉變也在悄然發生。本文轉自鳳凰評論,作者陳白。

盡管中國隊的金牌正在陸續收入囊中,但今天,一枚“清新脫俗的美少女”傅園慧甚至比金牌本身更引人注目。在裏約奧運第二天結束的女子100仰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傅園慧以58秒95的好成績獲第三,晉級決賽。

在會後接受采訪中,可(dou)愛(bi)的傅園慧說,自己用了洪荒之力,隨後她還發了條微博:像我這種清新脫俗的美少女,一看就跟外麵的妖豔賤貨不一樣!

如果說昨天沒忍住抱著記者痛哭的“大白楊”,激發了網友的同情心,那麽傅園慧的段子則戳中了網民的笑點。和以往運動員普遍刻板的嚴肅臉,應對媒體時通常使用的謙遜官方套詞不一樣,充滿90後活潑氣息的傅園慧,活潑開朗自帶表情包屬性讓她一秒變網紅。

相比你死我活的爭搶,盡力而為顯得更加有人情味

在奧運會上,中國觀眾的感受無外乎兩種:競技觀戰的緊張,愛國激情的熱血。人們已經習慣了張怡寧式的冷峻臉,沉著有力,大將風範。而傅園慧的激動確實使得她顯得清新脫俗,她被網友昵稱為“多動症”的屬性,使得這些奧運小將們從以往舉國體製下的國家英雄,逐漸還原成了會哭會笑甚至會講段子的鄰家小姑娘。

這一屆裏約奧運會,伴隨著對裏約的吐槽和開幕式之後的逆轉,一種值得關注的輿論轉變也在悄然發生:人們逐漸開始拋棄對於金牌和冠軍的想象,甚至拋棄對於規模宏大敘事的熱愛。因為裏約用它的開幕式證明,熱情與人文關懷,有時候比用金錢堆砌、用人海戰術的會場效果更讓人動心。

在以往的舉國體製下,體育和奧運更像是一項政治任務,在不斷的比賽和奪冠的要求中,甚至已經剝離了最初的運動使人愉悅的屬性。個人的成敗,似乎關係著國家的榮辱,沉重的民族使命感,有時會壓得運動員喘不過氣來。仿佛不能拿到冠軍,就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這樣的無形心理壓力,施加在那些本來就年紀輕輕、甚至是從小就在體校艱苦訓練的運動員身上,可想而知其衝擊。

孫楊的哭泣,很難說沒有這種心理壓力的因素在裏麵。金牌效應意味著隨後的許多可能:冠軍的榮耀、名聲的變現。前期對金牌越強調,就會越形成一種心理回饋機製,恐怕這也是孫楊在上一屆奧運會冠軍之後,屢屢爆出無證駕駛等等叛逆行為的原因。當時就有港媒評論其行為是:叛逆是孫楊避免被逼瘋的武器。

所以,在這種情境裏,盡管在半決賽上隻得第三,但傅園慧的樂觀更讓人感覺溫暖。而這樣的溫暖,才更加貼近奧林匹克的體育精神。

我們的記者,往往都喜歡問運動員是否用盡全力的問題,而運動員的標配回答,本來應該是我會在接下來做的更好。直截了當回答已經“用了洪荒之力”的傅園慧,卻比記者的發問更令人感覺真實。隻要挑戰自我,盡力做到最好,為什麽不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呢?

在這屆裏約奧運上,不論是運動員還是觀眾,都開始展現出去除金牌情結的可貴進步。相比你死我活的爭搶,盡力而為顯得更加有人情味。奧林匹克的精神,本應當是人類和人性挑戰自我的勝利,而不是淪為綁架愛國和民族主義的鬥獸場。

所有跟帖: 

哪路公知記者的套路作文,怎麽沒有出處? -swordi- 給 sword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9/2016 postreply 09:23: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