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了19、20日對沙特的國事訪問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日抵達埃及,成為12年來中國首位正式訪問埃及的最高領導人。中埃建交恰逢60周年,據中國駐埃及大使表示,除了中國將為埃及提供的10億美元貸款之外,中埃雙方還將簽署多項合作文件,並討論雙方共同關切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包括巴勒斯坦、伊拉克、利比亞、也門的局勢,以及在打擊恐怖主義領域的合作。22日,習近平又將前往此次中東三國之旅的收官之地伊朗,其後於23日反華。作為當前中東地區乃至伊斯蘭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三個國家,三國對周邊國家都有很強的影響力。選擇這三個國家,正是中國積極有為地為中東局勢做最大斡旋的體現。
時隔12年,中國最高領導人在中埃建交60周年之際又一次正式訪問
在中東這塊亂象頻仍的地區,美俄兩國采取的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種西醫式參與模式,出於在亂局中收割利益的企圖,尋找“不同的代理人”,攪局中東,使其越來越亂。中國采取的則是中藥師理療的模式,從外圍介入中東事務,即先解決產生亂象源頭的關鍵,然後達到其核心,在兼顧各方的利益基礎上最終使中東問題得到解決。
美俄“利益”障目,不見“泰山”
美俄在中東因被資源利益、地緣戰略和中東本身的複雜宗教派係情況所累,以至於要麽有似美國一般,今天扶持伊拉克、明天滋養極端宗教主義武裝組織,後天慫恿沙特土耳其這種片麵性舉措;要麽便是似俄羅斯一般,以長槍大炮支持己方友軍,再進一步將戰場上的利益轉換為政治上的收成。
然而平心而論,美國在過去幾年乃至十多年間的做法,猶如以切割的手段對付惡性腫瘤,當這裏起了,便操刀割去,那裏起了,再行刃揮之,殊不知治標不治本則必會除疾遺類的道理。或許會有人說,美國之所以采取這種行為,是因為它在每一個階段都謀求從中得利,所以雖然中東今天看似越攪越亂,但對美國而言確是有收獲的。在此不必談論美國的諸多做法到底是有心抑或無意,但從美國這幾年在中東的參與以及中東現在的情況來看,顯然它的政策對於中東長久安定來說是績效甚微的。
至於俄羅斯的做法,如果可以將通過長槍利劍所在短時間內獲得的軍事優勢轉化為談判桌上的政治優勢,那麽尚可以說是有所裨益的。但是需明白的是,每當俄羅斯為其盟友出兵的時候,便自動地樹立了新的敵人。隨著敘利亞政府軍的勢力日盛,其治區下的百姓對普京也奉若神明,但是在敘利亞反對軍、以及中東其他遜尼派極端宗教主義人士之中,普京和俄羅斯卻成為了眾矢之的。秦王當年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以至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可最後卻“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以暴製暴是無法為中東帶來長期穩定的。
中國標本兼治
與美俄不同,中國在中東並無一兵一卒,中國對中東的出擊也沒有選擇軍事,而是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與之斡旋以爭取各方的互信,推動中東多國形成對彼此有利的共識與合力。作為一名“中藥師”,習近平此次訪問中東也是采取了標本並治的方法。
治標層麵,在沙特與伊朗劍拔弩張的情況下,習近平此次出訪便擔當了仲裁者的角色。截止去年12月,中國已經邀請了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代表、以及伊拉克和伊朗高官前來北京,推動地區和平談判。這次出訪將是這一策略方向的延續。在訪問完沙特之後,中國和沙特促成了全麵戰略夥伴關係,在地區和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重要共識。想來習近平在訪問埃及期間也會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有著和沙特之旅一般的成效。而在理解了沙特和埃及這兩大遜尼派國家的底牌之後,再前往伊朗,借著中伊之間的友好關係,中國便可以更好地和伊朗梳理當下情況,促成雙邊的共識。
再看治本層麵,中東的不穩定是世界局勢波動之下,大國在中東角力與本地區地緣博弈的結果。這種平衡的把握非常困難,必須照顧到各方的利益,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新的動蕩局麵。麵對這種矛盾,也隻有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讓這些國家看到機會,看到非利益爭奪的可持續發展前景。隻有用這種新的思路,才可能讓他們從另一個視角看問題。有了新視角和新思路,也許現實問題就有了新的轉機。畢竟當中東黎民可以過上安穩生活,並繼而發展自己的社會、文化之時,中東的長期穩定才有可以達到的可能。
言而總之,通過短期內政治斡旋的方法促成中東矛盾各方之間的和談,並在長期內借用這個和談所給予的空間,來以經濟發展促動中東地區長久的安穩,這邊是中國所可以提供的有別於歐美俄國的中東“藥方”。當然,其最終能成與否一方麵有待中東各國的參與程度,另一方麵也取決於美俄等國際大勢力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