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從私塾到現代學校的轉變過程,也經曆清朝政府與民國政府的監督和英國殖民地政府的管製時期。養正學堂是最早的新式學校,前身為廣肇學堂,是廣東人趙沛堂等所倡設。後來相繼有應新、啟發、端蒙、道南、育英等相繼成立,創辦人都是祖籍江浙到南洋謀生經商的鄉紳名流。
所以,新加坡華文教育淵源流長,最早能追溯到1819年。有一個曆史文獻數據庫計劃能翻出不少的曆史文獻。
既有從私塾到現代學校的轉變過程,也經曆清朝政府與民國政府的監督和英國殖民地政府的管製時期。養正學堂是最早的新式學校,前身為廣肇學堂,是廣東人趙沛堂等所倡設。後來相繼有應新、啟發、端蒙、道南、育英等相繼成立,創辦人都是祖籍江浙到南洋謀生經商的鄉紳名流。
所以,新加坡華文教育淵源流長,最早能追溯到1819年。有一個曆史文獻數據庫計劃能翻出不少的曆史文獻。
•
道南是福建會館的學校,也是祖籍江浙到南洋謀生經商的鄉紳名流辦的?
-臭鼬,花花的-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30:12
•
有廣東人辦的嗎?
-網球伯-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33:54
•
養正學堂是最早的新式學校,前身為廣肇學堂,是廣東人趙沛堂等所倡設
-百佳-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39:07
•
現在根本就不行了,就一普通的鄰裏小學
-一月的天氣-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47:49
•
風水輪流轉嘛。。。等有狀元出現了,該學校就牛起來了
-百佳-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54:20
•
而狀元很多時候不是學校培養出來的,該是狀元到哪兒還是狀元,看學校的運氣了!哈哈
-百佳-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55:53
•
狀元不就一個嗎?那可比中多多難多了,要看大多數。
-一月的天氣-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58:49
•
也要看政府。教育製度在改變中,新舊城區的“名校”分布會慢慢勻稱起來。每5年換一次校長
-百佳-
♀
(41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9:02:48
•
師資力量改變不了啊,出一兩個也改變不了大局。
-一月的天氣-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57:12
•
出一倆個當然不能立竿見影的嘛,有一個後校長的心理就會改變,興許等個三五年但還是看學校的運氣啦
-百佳-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9:00:16
•
等個三五年,孩子都小學畢業了。。。。
-一月的天氣-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9:01:51
•
再生唄。。。哈哈哈。不是說生第三個獎勵200,000新元咩?!哈哈哈
-百佳-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9:03:48
•
安和少東家吳壽珍曾任清朝駐新加坡代領事,經辦過修築頤和園的木材
-kyoo-
♀
(249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8:46:41
•
錯了不少啊。養正學堂後改名崇正學校,養正學校的前身為廣肇學堂。吳壽珍祖籍福建省詔安縣
-sols-
♂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9:07:50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