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暈文:你過的新年不是新年開始。
Zhiyan-Le, 2021-12-12。
每年一月一日是新年,怎麽不是新的一年開始呢?答曰:那個所謂【新年】,是羅馬帝王強製規定的假日,並不是曆法意義的新的一年開始,即曆法意義的新年到來還有兩個多月。看看下麵公曆月份名稱及其意義來曆的表格,可一目了然(來源:美國宇航局、大英博物館等):
所謂的【一月】到【六月】,月份名稱來自古希臘羅馬帝國的神名;
所謂的【七月】和【八月】名稱來自該帝國的統治者的名號和名稱。
而所謂【九月】,拉丁詞幹意義是數字七;同理,【十月】詞幹意義是數字八,【十一月】詞幹意義是數字九,【十二月】詞幹意義是數字十。它們表示天文曆法順序。
由此推算,所謂【一月】是數字十一、【二月】是數字十二,【三月】表達的才是天文曆法順序意義的一月。即:所謂【三月】才是曆法意義的新年起始之月。
上圖中的下圖,是美國宇航局標識的天文曆法月份的核算軌跡,其新的一年開始之日是三月21日。為何如此?該日期位點是黃道和赤道的交點。
尊重統治者的意誌,教會於每年的【兩麵神】JAN之月的第一天的假日更換日曆月曆年曆,於是,那一天就成了所謂的【新年】,但份量遠不如聖誕節。中文翻譯按此而行,結果是以訛傳訛、以為公曆一月一日就是曆法新的一年開始且因此管理中國曆法,導致嚴重的文化曲解和損失。
中國曆史同類故事。漢武帝曆法改革,規定正月一日為【元旦】假日;後來是袁世凱稱帝、加上【春節】稱號。於是,那一天,更換皇曆、民間更換日曆月曆和年曆,那天就成了農曆的【新年】之日了。
其實,中國農曆天文曆法的一年起始為二十四方位或十二宮的【卯】位,對應的是二十四節氣的【春分】。如圖:
曆史記錄:古籍《呂氏春秋》說到黃道周期起始: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鬥中,旦畢中。其日庚辛。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
其中【甲乙】為古代【對針】法,指的是甲乙兩個位置中間的位點。在二十四位點中,甲乙對針的位點是【卯】、是【春分】為周期起始。見上圖右圖。
更多曆史記錄(【春分】對應【卯】位):
《清史稿》記載:
春分係交節初日,後同。昏北河二中偏西四度三十四分。旦尾中偏東一度七分。
夏至昏房中偏東二度八分。旦須女中偏東一度四十三分。
秋分昏河鼓二中偏東三十四分。旦畢中偏西三度七分。
冬至昏東壁中偏西四度二十六分。旦五帝座中偏西二度一分。
《新唐書》誌第十七下 曆三下:
黃道之差,始自春分、秋分,赤道所交前後各五度為限。
《明史》誌第七 曆一:
以春分症之,其理更明。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
把【卯】位(春分)換算為公曆日期,正是三月21日或前後,是二十四方位或二十四節氣的周期起始位點(所謂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是錯誤的,即始於立春的所謂二十四節氣在中國曆史上並不存在)。
附圖:
左圖:古羅馬雙麵神(注意頭部),對應誤譯的公曆一月、誤解為新年起始之月。
右圖:古羅馬戰神,對應誤譯的公曆三月,為天文曆法的實際運作新年起始之月。
來源:同上。
# #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