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本質是奉獻

來源: 休裏 2015-02-23 13:02: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44 bytes)
    愛是什麽?它的本質是奉獻。奉獻是什麽?奉獻是不圖回報的付出。道理誰都懂,但做起來並不容易,不是人人可及的。愛有多種,主要分親情,友情,恩情,愛情等,每種感情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成分,含義也不同,我們不妨逐個剖析一下它們之間的不同和相似之處。   
    1)親情。主要以長輩的父母愛,同輩的兄弟姐妹愛和晚輩的子女愛等血緣關係的親情愛最為直觀,因為它是人類最原始最本質的愛。親情之愛較易做到彼此之間不計回報,這種愛多是無私的。在汶川地震中,一位母親躬身頂著重壓,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幼兒,現場令人震撼。誰能想象到當自己的生命一點一點地走向消失時,那強大毅力來至何方?那就是與生俱來的最本質的愛 - 母愛,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愛。      
    2)友情。友情之愛的範圍較廣,包括浴血奮戰的戰友情,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奮鬥的同誌情,青梅竹馬的兒童情,同窗苦讀的學生情,並肩工作的同仁情等,這些情多以義字為先,必要時也要付出生命代價。如董存瑞,黃繼光,抱著炸藥包衝向日寇群的國軍將士們,以及為了別人的安全不出賣同誌視死如歸的烈士們,這些英雄們為了友情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友情與親情相比,親情是私理,友情為公理,哪一方占先?記得有句成語叫大義滅親,在此不好妄加評論。革命家和幹大事的人通常不注重親情,他們注重的是範圍較廣的群體友情,這類人多數不顧家。   
    3)恩情。知恩圖報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即使在動物之間也有區別,智慧的動物往往懂得報恩,平時我們不時會聽到這樣一些新聞:某個狗因主人去世而絕食亡,換作魚和雞就不可能這麽癡情。父母情不是恩情,平時人們所說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具有片麵性,父母情更多是責任。恩情是一個與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或群體幫助和挽救了你,使你的生命得以延續或是你的生活得到改善,比如一個棄嬰被人收養,一個溺水之人被人救起,屬於再生之類的感情。有時養父母比生父母還要親,上小學時會唱《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的歌曲,立誌長大後要報答黨和毛主席的恩情,那些也屬於再生恩情。恩情是一種較為高尚的情感,不易做到,宗教所傳播的多為恩情之類的愛。   
    4)愛情。這類感情極為複雜,沒人能弄明白或解釋清楚的。異性愛起來驚天動地,海誓山盟加生死相隨。世間轟轟烈烈的愛情的故事太多了,中國的梁祝和歐洲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都是以殉情的方式來結尾的,讚之:生命尤可貴,愛情價更高。可是兩性憎恨起來也可怕,似若仇敵拚個你死我活,凶殺案中不少因情所致,歎之: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   
    剛來美國時兩手空空住出租屋,樓下居住一位未婚西裔女士,她的男朋友不斷更新,出門時兩人總是又親又抱的,“I love you!”“I love you too!”可過不來幾天,舊的 lover 不見了,新的 lover 又來了。妻子對我說:“雖然我倆自戀愛起從未說過一個‘愛’字,可我們分開一天都不行。他們整天叫嚷愛愛愛的,卻不能長久,太假了。”我解釋說,西方人與東方人的生活習俗不同,“I love you。”和“Bye。”是同等意思,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我愛你”。西方人較講究禮貌,表麵的東西多些,實質的東西少些。而傳統的東方人有“言必信,行必果”的道德約束,做不到的事情不敢輕易承諾。   
    大家都是過來人,請問有幾對夫妻敢說自己的婚姻是天賜良緣,十全十美,無怨無悔的?坦白地說,我的感情世界較豐富,對愛情不是很專一,我稱之為博愛,妻子則說是濫情。我也不清楚自己屬於好人還是壞人,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正常人,或者說是一個帶菌的潛伏病人。為愛情我也曾付出過,也是不計後果不圖回報的,不知屬不屬於奉獻。   
    綜上所述,親情,友情,恩情和愛情雖然都是愛,但各有各的不同,說不上其中的某種愛勝於其它的愛。親情,友情和恩情都帶有倫理,道義和責任的含義在裏麵,唯獨愛情這個東西像一個難以訓服的野馬,它的崇高可以超越前麵三種愛,它的卑賤也可使它一文不值。現代年輕人嘴邊常念著“我愛你”,恐怕這個“愛”的成分大部分是性需求,沒有奉獻精神的愛,這樣的愛多少要打點折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