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兒子拿了本雜誌問我:“假如有3個人向你求愛:第一個人喜歡請你吃飯;第二個
人喜歡給你送花;第3個人喜歡寫詩讚美你。請問你願意嫁給哪一位啊?”
“哪一位都不嫁。”
“但如果這3個人是一個人呢?”,
“那倒願意考慮。”
“好了,現在這個人已經是你的了,並且你們在一起已經生活了十年。下麵我想問你這麽
一個問題:十年了,這個男人有點厭倦了,也有點勞累了,他覺得又是送花,又是請吃
飯,又是寫詩,實在有點鋁耍爰醯粢幌罟ぷ鰨胛誓閬肴盟醯裟囊幌钅兀勘糾
我是想敷衍他的,沒想到這小子還有一招。於是就放下手中的書,望著他調皮而又認真的
樣子,說:“你真想知道嗎?”
“那就把那頓飯省了吧!”
“好了,又是十年,這個男人認為又是送花,又是讚美,還是有點攏朐偌醯粢幌
工作,請問你想讓他減掉哪一項呢?”
“你是不是非得讓我回答你的問題不可?那就把寫詩免去吧!”
“媽媽,你願意嫁給第二個人。”
起初,我誰都不願意,最後卻願意嫁給一個送花給我的人。假如兒子繼續問下去,讓我答
應再減掉一項,我豈不也願意嫁給一個既不給我送花,又不請我吃飯,也不給我寫詩的人
嗎?
按正常的順序問我,我不同意;倒過來,從後往前問,我卻無條件地同意了,這到底是為
什麽?難道這道題有詭辯的成分?
這道題沒有一點詭辯的成分,後來我拿過兒子的那本雜誌,反複地閱讀,發現是愛在起作
用。沒有愛的時候,你會要求他很多,一旦心中擁有了對他的愛,你就什麽都不在乎了。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剛談情說愛的那一陣子,約會時我們要求他提前到達;下雨時,
我們希望他拿一把傘出現在公司門口;生日時對他給不給過生日,也非常在意。然而一旦
真正地相愛,這一切好像都可有可無了。
不知是誰說過,愛,很簡單,有時就像是倒一杯水。現在想來,愛確實具有簡潔的內涵,
隻要有愛存在,誰會計較外存的東西?那些把愛搞得異常隆重的人,一定是還沒有真正地
相愛。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