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博物館—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 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

聽到我要搬至小城Fayetteville,我的幾位導師都不約而同地說,去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 (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挺方便哦。正式搬來前,我們一家幹脆先去遊覽了一次,很是喜歡。搬家以後,事情多了,但不妨礙我們的“季遊”—領略了博物館的四季之美。

圖片出處:https://crystalbridges.org/?gad_source=1&gclid=EAIaIQobChMItam6sOuliAMVtzbUAR1zsTgHEAAYASAAEgL5wvD_BwE

水晶橋博物館離我們的居所大概40分鍾的車程,由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的小女兒艾麗絲·沃爾頓創辦 (2023年,艾麗絲·沃爾頓被福布斯評為美國最富有的女性,資產價值約710億美元)。這座兩萬多平米的綜合體坐落在沃爾頓家族占地120英畝的私人土地上,包括藝術畫廊、圖書館、會議中心、餐廳、雕塑公園以及約5英裏(9公裏)的林間小徑。進入博物館的大廳,可以看到博物館的使命宣言——"Welcome all to celebrate the American spirit in a setting that unites the power of art with the beauty of nature” “歡迎所有人在藝術的力量與自然之美合而為一的環境中慶祝美國精神。” 作為研究文化遺產的學徒,我非常好奇“美國精神”究竟是什麽, 水晶橋博物館如何呈現“美國精神”。

博物館的通展(永久展覽)是免費的,自2011年開館以來, 已經免費接待了1220多萬名遊客。特展或巡回展大部分收費在12-25美元不等。我們曾經參觀過一個主題為《美國的時尚》特展,發現裏麵有些展品竟然在大都會博物館裏見過,可謂有緣再相見了。

博物館的永久藏品包括從美國的殖民時代 (17世紀初至1783年美國成立)到當代的美國藝術。博物館宣稱所有展品的創作人都是美國公民,但其中一些藝術家要麽是美國移民,要麽大部分的藝術生涯都是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度過。我非常喜歡的一幅畫作,理查德·卡頓·伍德維爾 (Richard Caton Woodville) 的《墨西哥戰爭新聞》 (1848年),無論畫作還是畫家本身都很有故事。

伍德維爾是美國巴爾的摩一個顯赫家族的長子。他早年就因著上課開小差畫各位師長的漫畫而展現出驚人的觀察力和繪畫天賦(此處給喜歡在教科書上塗鴉的各位同人打個招呼)。他曾經在馬裏蘭大學醫學院學習了一年,20 歲時終於棄醫從藝,和新婚妻子前往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正式就讀。杜塞爾多夫學院是 19 世紀中葉美國藝術家的熱門培訓場所 (與學挖掘機找藍翔一樣,曾經很牛),被稱為杜塞爾多夫畫派。接下來的六年,他在導師兼肖像畫家卡爾·費迪南德·索恩的指導下,學習繪畫並開發了一種因注重細節和色彩而廣受稱讚的繪畫技巧。伍德維爾將畫作從杜塞爾多夫寄回美國展出,受到美國評論家的廣泛好評。30歲時,他在倫敦因嗎啡過量去世,短暫的一生,隻創作了16幅畫作(最不多產的畫家之一)。他的兒子,英國著名藝術家,理查德·卡頓·伍德維爾二世,則宿命般地繼承了他繪畫的天賦,並成為19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最多產、最具影響力的戰爭場景畫家之一。

理查德·卡頓·伍德維爾,《墨西哥戰爭新聞》,1848 年,布麵油畫,27 x 25 英寸, 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圖片出處:https://wethepeople.crystalbridges.org/classroom-resources/equality-images/equality-woodville

伍德維爾以對室內場景和人物的細致描繪而聞名。他對細節的高度關注在這幅畫中非常明顯。人群中心的年輕人打開一份報紙,我們可以看到他臉上驚訝的表情。1848年, 美國軍隊進入墨西哥城,標誌1846年美墨領土爭端的結束。畫中聚集的人們站在一棟建築的門廊上,這種建築是19世紀初美國邊境爭奪領土時建造的典型建築。它具有多重功能,既是酒店,也是郵局和人們聚集社交的地方之一。郵局招牌下麵還釘著一份招募通知,要求招募“墨西哥誌願者。”

藝術家在細節上的用心還體現在人們對這則新聞的不同反應上。背景中一位年輕人把帽子拋向空中,顯然是對這個消息表示歡迎,但那位身著獨立戰爭時期服裝的老人卻沒有那麽熱情。他過時的服裝表明他屬於不讚同傑斐遜時代所推崇的“昭昭天命”向西擴張的一代人。在酒店門廊的右下方,還有兩位非裔美國人在傾聽。一位穿橙色襯衫的男人坐在門廊的台階上,一個孩子穿著破爛的白裙子,旁邊有一個水桶。他們似乎隻流露出疲憊和無奈。新領土是奴隸州還是自由州的問題當時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但諷刺的是,那些爭論隻限於白人男性圈子,做奴隸的非裔美國人卻無法決定在新領土上自己的身份和命運。畫作右側還有一位在陰影中幾乎看不到的老婦人。她探著頭, 望向門廊的那群人,仿佛知道自己無法參與其中但又想做一個“吃瓜”群眾。

伍德維爾在這幅畫作中並沒有公開表達他的政治立場,但這幅描繪普通美國人生活日常的小畫卻涵蓋了更大的曆史,彰顯了美國十九世紀初“昭昭天命”的意識形態下“美國精神”的形成和發展,以及那個時代美國社會結構的組成和社會等級製度。隻有擁有投票權的白人男性才會出現在門廊的舞台式空間內;非裔美國人和婦女被推到了畫作的邊界,暗示他們在社會中次要、邊緣的地位。

令人驚喜的是,博物館還收藏了Ruth Aiko Asawa 露絲·愛子·阿薩瓦 (我更喜歡她的日語名字,淺澤愛子)的 兩件作品。在大都會博物館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覺得她會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後來在鹽湖城的猶他大學藝術館再次看到了她和另一位日裔美籍藝術家的特展,發現她的人生軌跡與我當時所在學校的遺產研究項目有所交匯。

淺澤愛子1926 年出生於南加州,父母是務農的日本移民。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轟炸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1942 年 2 月,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簽署並頒布了第 9066 號行政命令,宣布西海岸為軍事區,並拘禁日裔美國人。同年 3 月 18 日,羅斯福總統又發布了第 9102 號行政命令,成立了戰爭安置局,並強製遷移127,000 名具有日本血統的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像淺澤愛子這樣的美國公民,三分之一是還未有公民身份的日本移民)。1942 年 4 月,淺澤愛子、她的母親和五個兄弟姐妹被轉移到阿肯色州東南部的羅維爾日裔美國人安置中心(The Rohwer Japanese American Relocation Center in Arkansas),住在瀝青紙做的營房裏。1943 年,淺澤愛子拿到獎學金,前往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上大學,這讓她得以離開集中營。她的家人一直被關押到 1945 年。

阿肯色州東南部的羅維爾日裔美國人安置中心 1943年。圖片出處:https://rohwer.astate.edu/history/

羅維爾日裔美國人安置中心是我所在大學的遺產研究項目負責開發和運營的七個美國曆史遺產中心之一, 也是我們遺產研究項目的實驗基地之一。安置中心位於阿肯色州東南部的沼澤地帶,其中 500 英畝土地被留作被拘留者居住區,周圍 10,000 英畝土地用於耕種和采伐木材。營地根據用途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學校、開放區域、醫院、行政部門和 36 個生活區。這些生活區周圍有八個瞭望塔,有憲兵駐守,並用鐵絲網連接。雖然其官方名稱是“重新安置中心”,但當地人通常稱它們為集中營、拘留營或監禁營,因為這些地方設有瞭望塔、鐵絲網和武裝警衛,不難看出這些非官方名稱比“重新安置中心”更為合適。

集中營的生活對約八千名日裔拘留人員而言非常的艱難,但對淺澤愛子而言,因為在集中營不用幹農活,反而讓她有更多的時間與其他藝術家一起繼續她的藝術創作和研究。她後來回憶了自己在集中營的時光,說 “我對所發生的事情沒有敵意;我不責怪任何人。有時好事來自逆境。如果沒有拘留,我就不會是今天的我。”

戰後,淺澤愛子繼續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黑山學院接受藝術培訓,並在那裏創作了她的第一個金屬線雕塑。根據展品說明牌的內容—“在《無題 S028 懸掛四葉連續形狀》中,淺澤愛子通過將鐵絲編織成有機形狀,創作了這件大型懸掛金屬雕塑。透過每個線圈之間的負空間,觀察嵌套在其中的較小形狀。透過藝術品看到的光線投射的陰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輪廓,還有助於揭示作品外部和內部的全部細節。在描述她的作品時,淺澤說:‘你可以看穿它,這件作品沒有隱藏任何東西。你可以展示內部和外部,而內部和外部是相連的。一切都是相連的、連續的。’”

圖片出處:https://crystalbridges.org/blog/buy-ruth-asawa-stamps-from-the-us-postal-service/

類似的作品在大都會博物館也有收藏並頗受藝術評論家的欣賞和誇讚。然而水晶橋博物館收藏了淺澤愛子另一件作品,讓我得以一窺她內心不那麽坦誠、相聯、和諧的一麵。

《無題 S.557, 壁掛式綁線,基於自然的封閉中心十二瓣形狀》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

作品中心的電線是以規則且近乎完美的形式編織在一起,空間是擁擠但有序的。然而電線向外延伸,末端最終結成類似於荊棘樹枝的尖刺形狀,令人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危險和窒息。根據展品說明牌,這件作品事實上是對集中營周圍圍欄的回憶。我讀到的,是一個16、7歲的女孩子對周圍環境的警覺、懼怕,並決定維持自己世界的秩序、保持內心平靜的努力。

在圖書館查了很多資料,發現不少的學術書籍、通俗文學、新聞媒體、政治演講都探討過“美國精神”。然而我發現,大多數的聲音都出自白人男性圈子,就像理查德·卡頓·伍德維爾的那副畫作中隻有擁有投票權的白人男性才會出現在門廊的舞台式空間內。既然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的使命宣言是“歡迎所有人……來慶祝美國精神”, 那麽我們應該也側耳傾聽社會邊緣群體的聲音,有色群體、女性、外來移民……他們是如何看待、經曆“美國精神”的?看完展出,我非常期待能夠給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的管理層寫一封信,告訴他們作為有色群體、女性、外來移民“三位一體”的我,呼籲修改博物館的使命宣言為“歡迎所有人……來探索美國精神。”這樣的宣言才能夠真正與博物館收藏的那些珍貴的藝術作品相契合,展現並傳承曆史文化遺產的社會性和獨特性。

圖片出處:https://crystalbridges.org/?gad_source=1&gclid=EAIaIQobChMItam6sOuliAMVtzbUAR1zsTgHEAAYASAAEgL5wvD_BwE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