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2月5日從北京回美,一晃已經兩個月了。
從他成年後,第一次全天候相處這麽久,幸福感真正是看得見摸得著。每天全家一起曬曬太陽、喝茶喝酒、談心聊天、看電影看劇......若不是電視裏不斷播報令人揪心的新聞;若不是網上或微信裏時不時跳出三觀分歧、族群撕裂的訊息,居家禁足可謂是難得的慢生活。
現實很嚴峻:紐約似武漢,我們居黃岡。我們郡巴掌大的地方是新州的領頭羊。我這個社交圈很小的人,居然知道了三位不幸中招的,輕、重、亡全占。
能做到的就是吃好睡好心態平和,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不給社會添亂。
兒子挽起袖子,把"吃好"這個重擔挑起來了。除了他剛回來自覺隔離14天,後來家裏買菜都是他去,晚飯也基本都是他做。
兒子曾說#給我一個平底鍋,我給你一個世界#。他是開玩笑加自嘲,我也是開玩笑加顯擺。但這次,我真覺得平底鍋裏的世界分量很重。集錦一下(有些曾貼過,重複請見諒)。
二月份,兒子走西餐路線。因為他饞呀,上好的牛排、海鮮,放開肚子吃,補上在北京吃西菜又貴又很難正宗的缺憾。
1. Dry Aged的牛排
2. 紅酒牛肉
3. 嚐試了牛排的不同做法
4. 烤羊排
5. 其他做法的羊排/羊肉
6. 全家都愛的桂花魚(Chilean Sea Bass)。兒子嚐試了多種做法,都非常好吃。想念去鄰鎮Wegmans現買現吃的日子。
7. 也試了其他容易買到並且便宜的魚和魚片。小帥不會做中式紅燒魚,都是加配料和澆汁烤製。
8. 擺盤擺成"草間彌生"
三月份,美國疫情泛濫了。現吃現買的牛排海鮮成了奢望。去大華99等中超采購似乎更安全,可以戴口罩手套。而且,做一些中式的燉肉、鹵味,可以吃得持久一些。
兒子做中餐原本不在行,這次基本都是現學現做。
9. 糖醋小排。做得特別入味,輕炸之後小火慢燉兩小時而成,不是傳統的炒糖色上漿做法。
10. 紅燒肋排。排骨先煮湯做肉骨茶,然後撈出來紅燒。
11. 兒子做了鹵鴨翅,非常讚。順便鹵了花生,很入味。
12. 老鹵留著又做了鹵豬耳、幹切牛肉等下酒菜。萬能鹵的感覺。
13. 中午的簡餐:炸醬麵和米粉。在家上班不必見人,砸兩瓣蒜就著,好吃又殺菌。
14. 烤雞翅和排骨湯
三月初的時候,兒子去了一次日本超市Mitsuwa。特地打扮了一下,穿上時髦的皮夾克和新皮鞋,並在那裏吃了一碗拉麵。那會兒風聲開始緊了,他知道未來很久都不能這樣閑適地逛街享受了。
15. 買了上好的清酒和藍鰭金槍魚刺身,回來切好後認真擺盤。還有好多好吃的小配菜、小零食。
16. 每天傍晚餐桌上的一抹夕陽。喜歡。
兒子曾和我說:"如果生命是一幅拚圖,我們兩人各自握著彼此的最後一塊。"
那麽,在目前的至暗時分,這些菜,也可謂是拚圖裏費神很久才對上的那一塊。權重很大。
兒子雖一直喜歡做菜,但還屬新手。我秀的也不僅是菜,我是真心喜歡他認真過日子的性格和態度,不浮躁、不糾結、不抱怨。很多時候讓我想要向他學習。
謝謝看貼。希望大家喜歡。各位多保重!我們都好好的,迎接繁花盛開、月明風清的日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