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二裏說了“床”的五種解釋:
1. 睡具,一般意思上的床。
2. 古代坐具,比如胡床。
3. 井欄。
4. 幾案(桌子)。
5. 像床那樣起作用的東西,比如機床,河床。
我在雜感一的帖子裏,可能犯了一個錯誤,我隻分析了床作為“睡具”和“井欄”,沒有分析“坐具”和“幾案”。經過和居士兄的討論,我個人覺得它的三種解釋的可能性應該是:“坐具”或“幾案” > "睡具" >> "井欄"。
為什麽我覺得它不是“井欄”呢?原因如下:
1. 並不是家家都有井,古代不知道,現代農村裏半個村子才有一口井,當然現在家家都用自來水,不用井了。
2. 就算大戶人家裏有自己的井,出於安全起見,也一般都在院子的一個角落,一般人去不到的地方。小孩子敢去玩,估計要被大人罵死。
3. 不知道這個理由成立不成立,古代男女授受不親,大戶人家的女孩一般都不見外人,窮人家的孩子倒無顧忌。如果成立,那麽這兩個就是窮人家的男孩和女孩,而窮人家是(肯定)沒有井的。
4. 我找了一些例子,“床”作為“井欄”解時,一般都可以從上下文裏看的出來的,單獨使用的幾乎沒有,要麽和“井”連用,要麽和“銀”連用(這說明都出自下麵第一句)。比如下麵幾個例子: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三 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素綆汲寒漿。”
李賀《後園鑿井歌》:“井上轆轤床上轉,水聲繁,弦聲淺。”
南梁·庾肩吾 九日侍宴樂遊苑應令詩:“玉醴吹岩菊,銀床落井桐。”
蕭綱 代樂府:“還看西子照,銀床係轆轤”
庾丹《夜夢還家詩》:“銅瓶素絲綆,綺井白銀床”
李白《贈別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
李商隱《富平少侯》:“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
納蘭性德《虞美人》:“銀床淅瀝秋梧老。”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懷餘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崢嶸。”
為什麽我覺得它是“坐具”或“幾案”的可能性最大呢?雖然它作為“睡具”也勉強說的通,分析見雜感一。但是就像居士兄說的,它應該是“門前可以稱床的物件”。因為小孩更喜歡在院子裏玩,院子裏有個凳子或者桌子之類的“床”很正常,小孩兒在門口折花,騎著竹馬,在院子裏繞著“凳子或桌子”玩兒,這樣的場景如同曆曆在目,我更喜歡這樣的解釋。
那麽問題就來了,”床“能不能單獨作為“坐具”或“幾案”用呢?我花了一些時間搜索,找到了下麵的例子:
杜甫《又示宗武》:“攤書解滿床。”
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床上書連屋。”
杜甫《水閣朝霽奉簡嚴雲安》:“風床展書卷。”
杜甫《溪漲》:“散亂床上書。”
杜甫《漢州王大錄事宅作》:“身外滿床書。”
杜甫《驅豎子摘蒼耳》:“登床半生熟,下筯還小益。”
庾信《寒園即目詩》:“遊仙半壁畫,隱士一床書。”
盧照鄰《長安古意》:“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王建《宮詞》:“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錢起《幽居春暮書懷》:“仙籙滿床閑不厭,陰符在篋老羞看。”
張喬《題友人草堂》:“三畝水邊竹,一床琴畔書。”
上麵的例子都是“幾案”的意思,說明“床”作為“幾案”是可以單獨用的。而“床”作為“坐具”使用,我還沒找到單獨使用的時候,一般都是和“胡”一起用。例子太多了, 隨便舉幾個:
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盛唐·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盛唐·李白 寄上吳王三首 其二
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唐·杜甫 樹間
借問風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對胡床。中唐·劉禹錫 洛中逢白監同話遊梁之樂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唐·白居易 詠興五首 其三 池上有小舟
窗壁風回午枕涼,清談相對一胡床。北宋·王安石 對客
橫空初不跨鵬鼇,但覺胡床步步高。北宋·蘇軾 次韻江晦叔兼呈器之
寄聲千萬相勞苦,如倚胡床得按摩。北宋·黃庭堅 廖袁州次韻見答並寄黃靖國再生傳次韻寄之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北宋·秦觀 納涼
總結一下,就場景來說,“坐具”或“幾案”的可能性最大,但就用法來說,“幾案”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個人認為,“繞床弄青梅”應該理解為院子裏的一個“幾案”(桌子),這樣更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