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麽個說法的。中古音進化到現在,韻母不僅有不同,而且有分化。像我上次說的,查古詩是否出韻就去(見內)

來源: 唐宋韻 2023-03-07 11:03: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57 bytes)

。。。就去查平水韻的韻書、韻部,用漢語拚音去套不行。舉例而言,根據平水韻,"言","元"與"門"字都在十三元韻,是押韻的,而"安"和"寒"在十四寒韻。"言"字與"門"壓韻卻不與“寒”押韻(屬於鄰韻,律絕通假不合適),這按今天的發音不合理;另外,“門"與"人"、"春"在今天是完美押韻,但"人"和"春"在平水韻裏又屬另外一個韻部十一真韻,它們與"門"是不韻的。。。所以真不能按照漢語拚音去說事。

順便說一句上次那個”金光門“,是我不嚴謹,認為後麵有一個韻腳屬寒韻,所以錯誤地認為杜甫"寬鬆"了一下,否則是無話可說的。古詩詞按現在讀音押韻有問題的多了,你去讀讀《賣炭翁》、《雨霖鈴》,好像都不押韻。其實它們在寫的時候押韻得好得很。

所有跟帖: 

我真回過頭去讀了一下《賣炭翁》,認為基本是押韻的。翁中押韻,黑食,單寒,轍歇兒,敕北得直,都押韻。唯一疑問是“得”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7/2023 postreply 12:49:23

我的意思是:押韻目的何在?無非使句子讀來朗朗上口。既然an/en/in/un 可以讀來朗朗上口,為何要規定它們不能互韻?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135 bytes) () 03/07/2023 postreply 12:58:48

韻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相對的,主觀的。對我來說,依照普通話發音 -- 人與魂押韻,人與心半押韻,人與山不押韻,人與成不押韻。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7/2023 postreply 13:21:35

也許南方某些方言發音an/en/in/un押韻?即使在湖北,an和en/un/in明顯不同,不可能押韻,更別提普通話了。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7/2023 postreply 13:21: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