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了!

回答: 關於七言絕句仄韻的兩個格式ghertfort2020-06-22 11:52:54

G兄的認真精神和博學令在下佩服。隻提出一點想法與G兄交流,望G兄雅正。

杜工部曾雲:晚節漸於詩律細。但是在他標為絕句的詩中,亦有:

絕句漫興九首
其一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其二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牆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其三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汙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其四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其五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其六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其七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其八
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複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其九
隔戶楊柳弱嫋嫋,恰似十五女兒腰。
誰謂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細讀之下,九首絕句,以當今律絕之標準,多有出律處。反觀工部另一絕句,出奇工整。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或曰:前九首漫興,故不拘於平仄。然而這個解釋就是最合理的嗎?相比之下,按照另一種解釋可能更為合理:“絕句”二字在當時泛指現在所言的律絕,古絕,可能平仄上開始有些講究,然而並未嚴格的區分定形。至於區分和定形,是曆史發展之後的事情。既然這樣,那麽唐人詩題中的”絕句”二字就不能完全對應於現在的絕句(默認為律絕)規律了。
讀G兄之貼,已然受益。以交流為目的,不通偏頗之處,希請見諒指正,真誠感謝。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