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絲”、“時” 二字 同音(盡管 平卷舌 不 同、聲調 不 同),然 “年” 已被 “少年” 占據,故隻能取 “當時” 矣。
著: 音 “卓” 。。。 動詞 “穿上” 。。。 屬 入聲 十藥韻 (http://gd.sou-yun.com/QR.aspx?ct=%E8%8D%AF&c=%E7%9D%80)、故仄聲 而持 正格 平仄。
注: 文學城 詩壇 所維護之 平水韻表 【不】完備: 許多 常見 漢字 遺漏 。。。被迫 穀歌 才能查詢得到 “著” 。。。
染: 原擬 “沐”,後 覺 【動】 詞 “染 字更 生動一些 --- 與 上句 之 穿戴、化妝 更搭配 。。。
玉妝: 源自、借用於 唐 賀知章 (即 此公 將 彼時 後輩 李太白 讚評 為 “謫仙”)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區別在於 沁文 此處將 “妝” 取作 【名】 詞 而與 下句之 “光” 逐字對仗。
霧籠: 改自於 杜牧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原擬 "雨去",為 避免 "雨" 和 上句之 "玉" 同音 (盡管不同調) 而 改之。
霧、霞: 沁文 覺得 此二者 / 現象 不矛盾 --- 可同時存在 (例如 假設 薄霧、尤其 漸散 情況下) 。。。 況且 下文 已用 “水” 和 “岸” ===》 不便 於此再取 “湖光” 矣。
絲: 顯然 諧音於 "思" 嘛^_^ 。。。
水一方: 啟發於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區別在於 沁文 此處 將 “方” 作為 量詞 而與 上句之 “縷” 逐字對仗 。。。“一 (略成)方(塊形狀的) 湖水”。
纖: 原擬 "青",因 讓位於、避與 "清清" 同音(且同調) 而改之。
取 下平七陽韻 而草 【四組對句】 以 詠柳、謹和 樓下 清泉兄、童版 、和 遍野詩姊 三位 之 大作。
(3)
《柳 --- 望秋 (和阿童清泉兄)》
(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794437.html)
遍野詩姊
2017.11.15
守望小秋塘,
垂思忍葉黃。
風高呈雁字,
水澈載鴛鴦。
幾顧離人少,
何來別路長?
同為天下客,
陌土試炎涼。
(2)
《銀橋柳無題》
(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794414.html)
童版(阿童牧木)
2017.11.15
聽笛過東廂,
娉婷看舞娘。
春情流碧水,
秋韻斷柔腸。
隻歎芳菲短,
堪憐暗夜長。
瓊絲愁萬縷,
相念雪茫茫。
(1)
《與老友同詠物之一:柳》
(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794345.html)
清泉兄(清泉水)
2017.11.15
綻綠映西廂,
枝輕舞袖揚。
隨風絲萬縷,
帶雨淚千行。
水照何情短,
花飛最夢長。
折之誰與送,
回首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