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結尾處變奏,有提請注意的作用,也避免和前四句格律完全重複,而且尾聯本來就不需要在意義上對仗,音律上稍稍靈活一點並沒有大害。但唐人用之不局限於此。比如,杜甫收入《唐詩三百首》的五律中,一多半有這種特殊拗,您有興趣可以查證一下。“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更是開篇就用。
絕句的例子,容俺有空再找找。
特殊拗“失粘”,這個到沒有,因為我的理解粘與否主要看第二個字平仄,不是後幾個字。
至於今人要不要模仿,我看根據個人喜好了。
再謝討論!
道理,結尾處變奏,有提請注意的作用,也避免和前四句格律完全重複,而且尾聯本來就不需要在意義上對仗,音律上稍稍靈活一點並沒有大害。但唐人用之不局限於此。比如,杜甫收入《唐詩三百首》的五律中,一多半有這種特殊拗,您有興趣可以查證一下。“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更是開篇就用。
絕句的例子,容俺有空再找找。
特殊拗“失粘”,這個到沒有,因為我的理解粘與否主要看第二個字平仄,不是後幾個字。
至於今人要不要模仿,我看根據個人喜好了。
再謝討論!
•
正是江南好風景;休問粱園舊賓客;日暮東風怨啼鳥。
-jiangt2004-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6:29:31
•
"正是江南好風景",這句俺咋沒想起來,嗬嗬。多謝江兄指教!
-阿留-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7:56:46
•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泥鰍兒-
♀
(168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8:21:36
•
挑出來的這些例子,一二句對仗的多,所以我懷疑是律詩遺存的後四句。尤其這首西子湖。
-墨瑞-
♀
(0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09:20:25
•
很好的視角。絕句,有人說其起源為“截句”,就是截取律詩的一部分。如果按照這個原理,特拗在律詩中可用,在絕句中也自然可用。
-阿留-
♂
(218 bytes)
()
03/17/2016 postreply
10:09:02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