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聽這閩南話【將進酒】的每個字,很有趣的。譬如“耳”的發音是ni(接近普通話的“尼”),
這和杭州附近的郊區及更遠的農村,蕭山,紹興,甚至遠至諸暨,都是“ni”,介於第二聲和第三聲之間。
有地方音重一點,是第三聲。
而杭州市區的發音卻是“er”接近普通話的耳,但杭州的是第四聲。普通話是第三聲。
杭州“耳朵”念法的重音在“耳”字上,這和附近的農村一樣;
而普通話“耳朵”二字的發音更趨平衡。
杭州附近各地的方言之間有很多類似之處。而杭州話卻與他們差別很大,較明顯是外來語。
這和北宋南逃,建都臨安(今杭州)的事實非常吻合。
而【平水韻】的“耳”是屬於“四紙(仄)上聲”。
這似乎是說用【平水韻】來寫詩話,這“耳”字應該念作“ni泥”,而不是“er耳”
同樣的是“兒”字,(平水四紙(仄)上聲) 杭州附近的都念“ni尼”,而杭州城區念“er兒”。
另一個平水四紙(仄)上聲,“眉”字,杭州城區念“mi迷”。
終上所述,杭州話是以北方語係遷入浙北,比浙北地區的其它方言更接近現在的普通話。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平水韻的讀法似乎更接近南方的方言。
以上均為個見。歡迎指正,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