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扼要地認識中國古文化的精華》區文偉 (ou wenwei)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來源: 湖墅STL 2016-02-02 09:02: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1472 bytes)

簡明扼要地認識中國古文化的精華

(簡說中國古文化)

區文偉 (ou wenwei)

2012年12月22日完稿

 

中心提示:以順應天道為根基,以品德至上為靈魂,是中國古文化最重要、最輝煌的精髓。

 

光輝燦爛的中國古文化,浩瀚如海,源遠流長。隻要稍為用心去瀏覽,隨處可見其絢麗輝煌。

可惜的是:現代人不注重古文化的教養,至令很多人不諳古之文字與文法,產生“望古生畏”的學習障礙。長此以往,豈不辜負了老祖宗一片苦心的偉大創造與殷切期待?!

為了讓同學們能掌握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迅速領悟古文化的精華,且把我零星的學習體會整理成文,以期拋磚引玉,一起為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而添磚加瓦。

 

對“古”有個清晰的定義

 

要學好古文化,應該對“古”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定義。

不少史學家把“古”劃成幾個階段。

元、明、清被定為近古。

唐宋代表中古。

秦漢代表遠古。

商周以前為上古。

 

有些史學家認為,中國的上古文化最為輝煌(特別是品德方麵)。

春秋戰國時,盡管戰事頻頻,但諸子百家仍然蓬勃發展。 

秦暴政下的焚書坑儒,曾給中華文化造成慘痛的傷害。尚幸秦始皇焚書坑儒兩年後就病故,再過兩年秦皇朝就滅亡了。且民間私藏了不少書籍,故此中華文化的代際傳承不致被割裂。有效地保護了很多上古文化的作品。 

到了漢代,多數時期都是政通人和、國強民富,因此文化事業的發展更加蓬勃。雖曾有人提出獨尊儒術(家),但並不妨礙百家爭鳴,詩辭歌賦極其璀璨華麗。漢人、漢語、漢文化之美譽從此而生。 

唐因兼容而興盛,文化藝術也因此大放光華。唐詩更是千古傳頌,遠揚海外的文化精品。唐與漢一起成為了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最高榮譽的代名詞。韓愈、王維、崔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層出不窮,連十歲八歲的小童也屢有佳作。足見文風之盛,世態之興! 

宋代基本保留了唐之仁政,“包青天”的故事深入人心,曆久不衰。宋詞繼承了唐詩的嚴謹、精煉,又在表現形式上另成一格,令人回味無窮。一幅《清明上河圖》勾勒出當時社會平靜祥和、繁華興盛的場麵。就連到了南宋將亡的時候,一個到福建泉州經商的意大利人還驚歎泉州是“光明的城市”,是他見到的世界上最繁榮的商港。其實,那時的泉州還算不上是華夏大地上最興旺的城市。 

元朝是蒙古人奴役漢人的年代。為了實施對漢人的統治與奴役,則必須既利用漢文化,又閹割漢文化。當時的統治者蠻橫地抽離了中華文化的“品德至上”的主張,而殘暴地推行強權專製,又強行以蒙人的發音為準,肆意改變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優秀語言——雅言。於是,代表中華文化的優良的表現方式之“詩詞歌賦”被無理廢止了;於是,代表豐富情感、格調悠閑高雅的語言——雅言也被廢止了;於是,暴政苛捐橫行,粗野尖厲之音充斥,以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如果說在這個非常時期還有一些表達了正義呼聲的文藝作品,那當數以關漢卿所創作的《竇娥冤》等戲劇為代表作了。 

朱元璋依靠漢人推翻了元蒙的統治,建立了明朝。明朝統治者用了一百多年時間致力複興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語言得到正音,詩詞歌賦得以恢複,華夏大地重現歌舞升平之盛世。鄭和七下西洋,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所主張的“禮尚往來”、“和為貴”的良好的大國風範。遺憾的是,明朝後期的帝皇驕奢淫逸,忘祖訓、失民心,給滿清侵略者以可乘之機。 

在中國的“古”文化曆史上,滿清統治時期,是對漢文化破壞得最嚴重的時期。雖然初期的滿清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統治與奴役漢人,不得不深入學習與利用漢文化,也曾對漢文化作出某些妥協與讓步,故此,出現過短期的“康乾盛世”;但是,滿清統治者始終奉行“滿人至上”的統治觀念,完全背離了中華文化所倡導的無論君或臣、臣或民都以“品德為上”的做人理念,對漢人及其他民族施行殘暴的種族歧視,又大興文字獄,因而不斷把中華民族推向災難重重的深淵。清乾隆曾組織四千多人利用十年時間編修和繕寫《四庫全書》,收錄上起夏商周、下迄清乾隆之曆代典籍三千四百六十餘種,共七萬九千三百二十七卷,計約九億字。但凡被認為對金、元、清不利之處,都被篡改或刪除。這樣做,是功抑或是過?隻有天知曉了!

在這樣殘暴專製的社會裏,很難培育出品學兼優、出類拔萃的人才,偶有出現,都是家學豐厚、個人自強不息的結果,決非社會培育之功,也不可能孕育出如漢唐時期那樣豐富多彩、千古傳頌的佳作,更不可能誕生如上古時期那種品德至上、哲理深邃的巨著,如《易經》、《道德經》等

嗚呼哀哉——滿清曆時兩百多年,竟從未出現過一首家喻戶曉的詩詞,光輝燦爛的中華古文化被衰敗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更令人歎息的是:滿清侵略者野蠻地以其東北口音入主中原語係,強暴地改變了中華文化的重要支柱——優良的語言音韻。因其單調僻異的發音方法,無法恰當地學習和使用中華民族傳統語言的豐富音韻,故以其統治者的強權勢力,蠻橫地改變了漢語的發音,並以其發音為準,強加於華夏各地民眾。這種強權無理、橫行霸道所導致的惡果,一直禍害至今,仍無法得到修正!

滿清統治者的東北發音方法,很難讀出中原語係的入聲,故其強行改為上聲或去聲,對於無法改動聲調或無法發出近似聲音的文字,則一概刪除。明朝以前的中國,一直使用著五萬七千多個文字。而《康熙字典》隻收錄了四萬多個文字,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被收錄的四萬多個文字,仍有很多文字很難以滿人的發音方式來發音,於是滿清統治者就出於功利主義的需要,不斷削減中國文字的使用量,還美其名曰:“刪繁就簡”!到清末時,中國人使用的文字已不足一萬個!

作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字和語言,到了清末時,已被滿清侵略者肢解得支離破碎、慘不忍睹了!

更令人扼腕歎息的是:時下不少華人,不知是出自功利主義的需要,還是因為無知淺薄之故,竟把源自滿清侵略者強加於漢人頭上的語係,看作是華人世界的理所當然的“國語”!

這些人對自己祖宗的文化——中國古文化的淺薄認知,也的確讓人感到心酸!

 

以順應“天道”為根基

 

中國的古文化,可能是這個人類曆史中最完整、最豐富、最文明的文化體係。

說其完整,是因為文化的兩大元素——文字(符號)和語言(聲音)彼此緊密相連,相得益彰。文字的含義可用聲音來恰當地表達,聲音的含義又可用文字來準確記載。

中國的文字——方塊文字和語言——雅言,是一些人通過長期細心地感悟“天道”而創立的。二者同時出現於黃帝時期。因此,有人把中國古代的文明源起定於黃帝時代,是以後人都愛稱自己是炎黃子孫。

中國文字最顯著的特點是:形神兼備、望文生義、觸類旁通。有不少文字,見其形已可知其義,大部份文字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來分類,往往一個字就代表了一種特定的事物,無論放到哪裏,都使人一望而知。這種奇妙的特點,可能是全世界那麽龐雜的文化種類中,唯一獨具的!

中國的語言——雅言,最重要的特點是:聲調豐富(有九個聲調)、音韻悠揚,抑揚頓挫、宛轉流暢,心啟口動、和於陰陽。因此,最能貼切地表達人內在的豐富情感和多姿多彩的意境。若運用得當,還可怡情養性、調心調身。

中國的文字和語言配合運用時,大多數的文字都是一字一意一音的,也有一字多音,亦有同音不同義的,還有在特殊的組合時可按平仄的需要而變音的……可說是豐富多彩、妙不可言。當然,使用得恰當與否及水平高低,那就要看使用者的文化修養程度了。古時主張以精煉、準確、言簡意深為優。 

何謂“天道”?

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天道”不僅包含了現代人所認識的種種事物的自然規律與法則,更包括了創造種種自然規律的“天意”。“天意”是指上天的旨意,即宇宙的理性力量,引申為神靈。也可以說,“天道”、“天意”、“神”的實質含義是一致的。

誠然,這個人類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古文化,都是以信奉神靈(或稱為崇尚自然)為基礎的。所以,都有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或宗教傳說。

但中國古人對“神”的理解與描畫,更為豐富、完善,也更有指導人如何與大自然相容、相安、共生共榮的實際生存意義。

在中國古文化裏,“神”最重要的含義是“超常”。

意思是說,在宇宙裏有一種遠遠超越了人類能力的無形的偉大的力量。是這種力量創造了萬事萬物,又暗暗地操縱著、引導著萬事萬物的發展和變化。這種力量雖然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但卻無處不在,體現在種種事物事理之中。

把這種力量人格化、形象化,就成為了像人那樣有形有體、有模有樣的“神”了。

中國古人把開天辟地、創造萬物的偉大力量稱之為“盤古”,把具體負責某一項事物的力量,稱為某個“神”,如“風神”、“雷神”、“山神”、“水神”等。 

中國古人認為“神”具有大善大愛的最高尚最偉大的品德,所以才會創造人類和創造萬事萬物。而且,“神”主張人類也要學會具有至善至愛的高尚品德,才能與天地萬物相生相克、相容相安、共生共榮。這就是中國古人所崇尚的“天道”之核心內容。

故此,中國古代的君王每年最重要的事情是祭天祭地。虔誠地向神靈匯報工作,認真地檢察自己的不足,請求神靈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一般平民百姓,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祭祀神靈、祭祀祖先。祭祀的內容與目的也是大同小異的。

人們不管做什麽重要的事情,都必然會先虔誠地祭祀相應的神靈。如打獵前先祭祀山神、捕魚前先祭祀水神等。 

古人的這種信神、祭神的行為,絕不是現代人簡單的一句“封建迷信”就能解釋得清楚的!

他們信神、祭神的目的,是為了堅定自己的善與愛的信念、培育自己的“忠、孝、仁、義、信”的品德,從而要求自己順應著“天道”的指引,去實施利己、利人、利物的生存行為與生活行為。這些行為是可敬可佩的!

例如:他們是如何理解與貫徹“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呢?中國古人約定春季不捕魚打獵,不砍伐林木;野草枯黃了,但昆蟲未蟄伏,也不會燒作肥料;打獵時不能四麵埋伏,必須留一條生路讓動物逃跑,若見到動物從這條道路逃跑,就不追殺;還有,不捕殺懷孕之動物,不掏鳥蛋等等。

這種對大自然的尊重與文明的行為,現代很多人都遠遠做不到。但在中國的上古時代,已成為人們普遍的約定俗成的自覺行為。這就是中國上古時代所倡導的順應“天道”的文化日夕熏陶的結果。

中國古人之聖賢者,對“天道”(神明)的信奉,已達到至誠的境界。 

古雲:“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意思是說,若人的心靈進入了至誠的境界,去求神問卜,就有可能得到神明的啟示,預知未來。

《易經》就是最經典之作。

在那個時代,上至君王、下至庶民,若遇到了人力不能解決或解答的問題時,都會先放開心懷,然後沐浴齋戒,摒除雜念,努力讓心靈進入至誠的狀態,再去虔誠地占卜問卦。在得到指引後,就自強不息地朝著被指引的方向努力為之。在不懈努力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著以德為上,以仁為本的做人宗旨。故此,他們的成就也就順理成章了! 

古人還認為:誠,來自於心中無貪無欲、無怨無恨的善意。

在真正完全清楚地了解了古代聖賢的心靈境界後,可能現代人就不會那麽輕易地給古人扣一頂“唯心”或“迷信”的帽子了。 

事實上,在中國古文化的偉大殿堂裏,任何一本古籍都是主張人們尊崇“天道”的。因為這是為了教導人們學會對天、對地、對人、對物持有一份真誠的尊重和真誠的愛!這正是中國古文化最光輝燦爛之處。

 

以品德至上為靈魂

 

中國古人從原始人過渡到文明人(有文化的人),也經曆了漫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一些聖賢之人不斷累積著眾人的觀察與感悟,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有貪欲之心,如果不想方設法去抑製與改造這種私欲,任其為所欲為地發展下去,勢必形成害人害己的惡果。這樣,人與禽獸何異?

於是,一代一代的先哲聖賢更刻苦用心地上觀天文、下察地理、中觀人和萬物的相生相克、相容相安之道,終於創造了“順天道,立品德”的中華文化。 

三皇五帝就是這個時期最出色的代表人物。

那時,為皇、為帝者,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     品德最高尚。二,能力最豐富。三,深得民眾擁戴。當然,具備了前兩個條件,第三個條件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

請讓我們以崇敬之情來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和高風亮節吧! 

太昊伏羲氏。“帝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於是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於人,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書製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諧聲。使天下義理必歸文字,天下文字必歸六書,作甲曆。”又始作網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又舉賢任能,分理宇內,政化大治。又親作音樂《立基》,以桐木為琴(二十七弦),桑木為瑟(三十六弦),用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伏羲在位一百一十五年。 

炎帝神農氏。“炎帝因天時、相地宜、斫(zhuo,雅言讀雀)木為耜(si,雅言讀字)、揉木為耒(lei,雅言讀來或淚)、始教民蓺(yi,雅言讀藝)五穀,而農事興焉。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嚐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複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由是民居安食力而無夭折之患,天下宜之。炎帝之世,其俗樸重端愨(que,雅言讀確)。不忿爭而財足,無製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 

黃帝。“生而神靈,長而聰明。……帝受河圖,見日月星辰之象,於是始有星官之書。命大撓探五行之情,占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子。命容成造曆,命隸首作算數,命伶倫選律呂,命東區占星氣,容成兼而總之。為文章以表貴賤,作舟車以濟不通,畫野分州,得百裏之國萬區。作《鹹池》音樂…… 

帝少昊。“鳳鳥適至,因以鳥紀官。帝之禦世也,諸福之物畢至。爰(yuan,雅言讀桓或元)書鸞鳳,立建鼓,製浮磬,以通山川之風;作大淵之樂,以諧神人,和上下,是曰九淵。” 

帝顓頊(zhuanxu,雅言讀專鬱)。“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動靜之物,大小之神,莫不砥屬。”

帝嚳(ku,雅言讀穀)。“帝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 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鬱,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既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服從。” 

帝堯。“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存心於天下,加誌於窮民。一民饑,曰我饑之也;一民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也。百姓戴之如日月,親之如父母,仁昭而義立,德博而化廣。故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治。”堯重用賢能之士,觀察日月星辰運行周期製定曆法,以晝夜相等的那天為春分,以白天最長的那天為夏至,以晝夜平分的這一天為秋分,以白天最短的那一天為冬至。教化民眾按照節令來耕作,春耕、夏種、秋收、冬藏。設立閏月推定四季,三百六十六天為一年。堯製作音樂《大章》。堯在位七十年時,考慮自己的兒子不夠賢明,於是尋求賢德之人繼位,接納群臣推薦的舜,培養考察舜二十八年。堯在位九十八年,壽一百九十八歲。 

帝舜。舜出身於平民家庭,母親早亡,父偏信後妻和少子,曾想殺舜。舜極盡孝順與仁愛之道,耕地於曆山,曆山的人都謙讓地畔;打漁於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在黃河邊製陶器,從此,那裏出產的陶器沒有次品。舜所居住的村落,兩年後變成圩鎮,三年後變成城市。舜二十歲就以孝出名,三十歲被舉薦給堯。堯為培養與考察他,讓他倡導五倫道德,結果民眾順從;讓他統領百官,百官臣服;讓他禮接四方諸侯,四方諸侯肅敬恭謹。舜曾任用鯀去治水,但鯀的品德不好,既違抗上麵的命令,又殘殺同族。所以舜把鯀殺了。但發現鯀的兒子禹有道德、有才華,便委托禹去治水。禹治水成功後,舜決定把帝位讓給禹。舜製作音樂《九韶》。舜在位五十年,壽一百一十歲。 

三皇五帝的偉大事跡感人至深。他們以高尚的品德和偉大的能力不斷地滋潤著、激勵著、依靠著廣大的臣民同心同德地一起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

每一次翻閱古籍、拜閱到他們的偉大事跡時,我的心總是情不自禁地湧起由衷的敬意! 

據文獻記載,三皇五帝之後,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以三皇五帝為榮,以三皇五帝之後為幸。漢族人,起初稱為夏族,人數並不算多,後因三皇五帝之德,其他部族紛紛自動匯入,形成大漢族。所以,漢族的形成,亦體現了寬容乃大之美德(若不具備寬容品德的人,可以說不配稱為漢人)。 

什麽是品德呢?

從中國古籍來分析,主要包括了八個方麵的內容:誠、忠、孝、仁、義、禮、智、信。

誠,是誠實,真誠,用心專注,無雜念。忠,是忠誠,用心專一。孝,是孝順。仁,是高境界的善和愛。義,是義氣,樂於助人。禮,是有教養,懂得尊重人和大自然;明本份,盡所能。智,是智慧。信,是信用,言必行,行必果。

古人提倡的誠,首先是以至誠之心敬畏天道,順應天道。忠,首先是指對賢明的君王要忠心耿耿。孝,首先是指對父母要盡孝道。

一個人如果真正願意以這八個方麵的要求來改造與提升自己的心靈素質,就有可能不斷地清除心中那種可能會害人害物的貪欲之念,亦有可能不斷地去除自以為是及懶惰之陋習。這樣,隨著心靈素質(品德)的提高,人體亦會自然而然地進入陰陽平衡之狀態,就有可能獲得真正的健康快樂,古代賢明的君主,大多數都是很長壽的。 

如果每一個人都願意以品德至上來立身處世,就有可能同心同德地一起創造一個安寧、和諧、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美好社會。

在光輝燦爛的中華曆史上,也的的確確出現過高度文明的輝煌時期——周成王與康王兩父子為政時,就出現了四十多年不必動用刑法,監獄裏沒有一個犯人的和平盛世景象!

這是真正的和平盛世!這是真正的國泰民安!這就是“以品德至上為靈魂”的中華文化哺育的結果啊!

上古時候,很多先哲聖賢一致認為:民眾是可以通過禮樂的教化作用,而逐漸形成知足常樂、守望相助、遵紀守法、善良厚道的美德的!關鍵是君王要以最高尚的品德來以身垂範,士大夫(官員們)上承下達、以身作則,千萬民眾就會自覺地競相效尤。

三皇五帝時期做到了,夏朝商朝大多數君王也做到了,周朝前期的君王亦做到了,到了成康時,更是把民眾的美德提升到無人犯罪的巔峰狀態。

 清楚地認識了這些史實,就不難理解在周朝的中期(春秋戰國)動亂時,孔子為何極力主張“克己複禮”、恢複周禮了!因為孔子了解曆史,他希望當時各個諸侯國的君、臣、民都能仿效前周時期行之有效的禮、樂教化方法,恢複那時的君、臣、民的高尚品德,恢複那時候的繁榮昌盛,太平盛世! 

孔子之所以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可能基於以下幾個因素。其一,孔子出身於平民家庭,自小崇尚古人之高尚品德,樹立博大的胸懷,非常勤奮地博覽群書;到青年時,對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夏、商、周的長達二千年的曆史史實和豐富的知識,已熟悉到如數家珍的程度。其二,孔子的一生不注重個人的利益,極力推崇古人的美德,勞碌奔波於各個諸侯國之間,盡心盡力地講學,且出色地整理古人豐富的文化遺產,編撰《春秋》等。孔子的偉大,還在於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寬容博大的教育理念——隻要願意接受教化、教育的人,不管其出身如何,也不論其原來做過什麽,都一視同仁地教育之,——又能夠因人施教——根據人的學識和品德修養的不同程度而施教。

 

禮樂刑政是齊家治國的好方法

 

從三皇五帝起,就把禮樂刑政作為治國的好方法。夏、商、周一直沿用(雖然各有修改)。到了戰國時代,因許多諸侯國君爭權奪利,導致禮樂刑政出現紛亂的現象。故此,孔子提出“克己複禮”。

秦始皇靠暴政上台,也靠酷刑暴政治國,幾乎毀掉了禮樂之法。因此,秦皇朝隻能維係十四年。 

漢高祖劉邦廢除了秦朝的酷刑暴政,恢複了禮樂刑政之治,所以,輝煌的中華文化得以複興與繁榮。漢朝的後期,帝皇因貪圖享樂而失德,重刑政、輕禮樂,導致漢室衰敗。

三國兩晉南北朝,及隋及唐後之五代十國,大多數的君王都是重權謀、輕品德,禮樂刑政常被徒有虛名。是故,大多數的王朝都是幾十年就被推翻。 

唐太宗李世民以“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恢弘氣度締造了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禮樂刑政得以複興,並大放光華。在唐太宗仁德之治的感召下,國民崇尚禮樂安分守己、善良厚道。全國一年隻有二十九個死囚,刑法幾乎可以不用。 

宋太祖趙匡胤接受王昭素之諫言“治世莫若愛民,養身莫若寡欲”,並親筆書寫於屏風之上。一次,女兒昭慶公主穿著一件貼繡鋪翠的外套見他。他說:“以後不應再穿這樣裝飾的衣服!”公主說:“這件衣服用得多少翠羽?”他說:“因你是公主,別人一定會仿效,勢必刺激翠羽價格提高,一些人追逐利潤,就會擴大傷害生靈的範圍。”公主慚愧謝罪。

宋太宗趙匡義(光義)詔令史館編輯《太平禦覽》一千卷,自己每日看三卷,計劃一年內看完。有人認為他這樣看書太勞累,他說:“開卷有益,不為勞也。”

連續幾代的宋朝君皇都有愛民與好學之品德,鼓動著廣大臣民的好學與崇德之風,湧現了一大批品格高尚、文采風流的人物。如:歐陽修、司馬光、範仲淹、蘇軾等。 

中華文化的精髓——以順應天道為根基、以品德至上為靈魂,常常是通過“禮樂刑政”的按序施行而體現出來的。

禮,是禮儀,禮節,禮製;樂,是音樂,包括吟、誦、唱、舞;刑,是刑律,刑法;政,是行政手段(政製,政令,政策)。

禮的核心是愛,愛的基礎是尊重。禮的表現是克製自己、尊重別人。若人人都懂得彼此尊重和關愛,必然天下太平。

樂的核心是和,和者合也。心和、人和,必然歡欣愉悅。如果人人都能歡欣愉悅地工作和生活,就一定會繁榮昌盛。

是以,中國古人總是把禮樂的教化擺在立身處世、齊家治國的首位。

因為每一個人都難免有貪欲之念,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節製與改造,勢必對他人他物產生不利之影響。若能全麵推行禮樂之教化,使人從小就學會正心修身、陶冶性情、崇德尚誌,確立高雅優美的言行規範,就一定能夠節製與改造不當的貪欲之念,從而達到利己利人利物之目的。這樣,就可以實現“天下為公”的理想了!這就是中國古人極力推崇禮樂之故了。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翻譯成現代文是:孔子說:“大道通行於天下時,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選舉賢能的人,講究誠信,重視親睦,所以,人不能隻是愛自己及親人,也不隻是把自己的子女看作子女。要讓社會上的老人安享晚年,壯年之人充分施展才幹,年幼的人得到良好的撫育成長,鰥寡孤獨和殘疾傷病的人都能得到供養。”) 

中國古人對“禮”的論述非常豐富(可說非常複雜)。大至天、地、人和萬物的關係所體現的自然規律與法則,小至每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和坐、言、起、行所牽涉到一點一滴的事情而引發的規則、規範。

如果不能抓住重點去看,有可能越看越糊塗,或感到煩亂。但若能緊緊把握其核心,以平靜的心境去看,就會越讀越有味、越看心越明。

例如:古人論述“禮”時,常常提到“尊卑”這個概念——“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若不理解“禮”的核心是愛,也不細心去辨析其內在含義,就會很容易片麵地解說為:尊就是貴,卑就是賤;或尊就是高,卑就是低。以此推理開去,就會得出結論——古人作出如此高低貴賤之分,何來相容相和之道?

以我之理解,古人提出的尊卑觀念,最重要的含義是:兩相對比,二者能力的強弱之別非常明顯。因此,人們應該準確地認識天地萬物和每一個人的真實名份及責任,從而彼此都盡力去做好對彼此都有利的事情;也應學會彼此的真誠尊敬與關愛,能力強的人(尊者)更應關愛能力弱的人(卑者),能力弱的人(卑者)益發尊敬能力強的人(尊者)。

當兒子未成年時,父親的生存能力當然比兒子要強得多,所以為父的要盡職盡責關愛與教養兒子,而兒子亦應學會尊敬孝順父親。相對而言,男的體力比女的體力強大,而古時是體力勞作多,所以,男的應多幹,讓女的少幹,以示關懷。這才是“父尊子卑”和“男尊女卑”的真正含義。

古人提出的尊卑、貴賤、高低、上下、大小、老幼的相對概念,主要是為了讓人在與別人相處時,易於及時地認定自己所處的位置,亦辨別他人所處的位置,因而迅速準確地決定自己應表現的或敬上或愛下的禮儀舉止,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顯得井然有序,親善和睦。因此,這些概念不是用來區分榮辱的標誌。隻有貪、癡、妄、佞的小人,才會把尊卑、貴賤作為榮辱的依據的。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譯成現代文是:孔子說:做君王的應做君王該做之事,做官的應做官員的事,為父的應盡父親之責,為子的應盡兒子之責。)說的也是這個意思:明本份、盡本能、成本事。如果每一個人都能這樣做,人類社會就會井然有序,彼此就不會有嚴重的衝突。若有衝突,都能本著禮讓的精神來解決。這樣,就會出現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婦隨、鄰裏和睦的美好的社會現象。刑法、刑律就可以不必使用了!

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曆史上,的的確確曾數度出現過不必使用刑律,或幾乎不必使用刑法的高度文明的曆史時期。這是值得後人引以為榮、引以為傲的!更值得後人好好學習、繼承與發揚的! 

孔子曰:“樂者樂也!”意思是說,音樂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人獲得快樂。

“樂者天地之和也!”

 古人認為:最原始最自然的音樂,是天地萬物和人的內蘊外延所發出的聲音。而人所創作的音樂,則是人利用恰當的強弱長短相應的聲音,有節奏地表達人對大自然種種事物事理的認知與感悟,並著重彰顯人的內心豐富的情感和誌趣的奇妙形式。因此,音樂既可以表現大自然裏種種事物的特點及其彼此微妙的聯係,更能表現人的內心不同的感情和誌趣。如果能達到順應天地、和合陰陽的最高境界而創作的音樂,還可產生調順心誌氣血、益壽延年之功效。

和順、寬舒、圓潤的音韻表達仁愛慈祥;含義豐富、節奏簡明的音樂表現安康歡樂;粗曠激昂之聲表示剛強堅毅之意;細微低咽之音流露憂思愁緒;流宕怪僻、散亂曲折、急成速止的音樂,乃亂世之音……

聖賢之王主張讓老百姓感受到仁愛慈祥、安康快樂的音樂,而這些音樂是要仿效天地萬物之和諧才能創作的。三皇五帝、大禹、商湯和周文王所創作的音樂,都屬於此類。

我認為,若能較詳盡地了解了三皇五帝等先王聖賢的高尚品德,又認識了他們順天而製、應地而作的旨在倡導仁厚寬容、親善和睦的禮樂之教,就可算步入上古中華文化的輝煌殿堂了。 

合乎天理人情的刑政之治,也是中華上古文化的重要成份,但與禮樂之教相比,還是有點遜色。

古時製定的刑律刑法,主要是用來節製與阻嚇人們因貪欲而引發的惡行。

古時製定的政令政策,既為了指導民眾順應天時去耕作,以期豐衣足食;又為了指引人們接受禮樂之教化,做親善睦鄰之人。如是者,則國泰民安,太平盛世矣!

回顧中華文化的偉大曆史,中古以前大多數時期都是燦爛輝煌的!

誠摯祝願再度複興、更加輝煌!

 

篇後語

 

用了幾近一年多時間,細讀了五套古籍,仍有不盡不詳之歎——因為這些八十年代出版的古籍,都是被精編了的,故有些內容想看得更細,也無法一時找得齊有關書籍。隻能利用這些資料作為依據,再精編一下,成為向人們推介中國古文化的一篇小文。僅願能起拋磚引玉之用!

 

注:本文引用之典故選自:《資治通鑒》,《史記》,《二十四史》,《四庫全書》和《四書五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