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用從唐宋詩詞歸納整理出來的韻,一直到下一個格律詩詞高峰(if there is any)帶來的新的標準出爐。
所有跟帖:
•
那怕是要和者愈寡。。。無論傳承還是突破,都需要有足夠大的創作群,才行。王安石說當時臨川的農夫樵夫都會作詩,有這樣的群眾基礎,
-阿留-
♂
(50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4:57:45
•
那肯定是因為當時臨川的農夫樵夫沒有手機不會上網呀。。。
-墨瑞-
♀
(245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5:08:18
•
具體如何執行可以商榷,但至少要多數人讀得順口,這樣才可能喜歡。從這個角度講,如果還遵循平水韻把“元”“尊”並為一韻,恐怕就大大的
-阿留-
♂
(327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5:17:54
•
認為平水韻不妥就不要用,這很妥吧?要順口,都衝打油詩去,保證順口。
-墨瑞-
♀
(87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5:39:31
•
哈哈,俺可從來沒說平水韻是寫好詩的障礙,而是說如何能改進韻書,在普及方麵做得更好一些。《詩韻新編》就是很好的嚐試嘛。
-阿留-
♂
(834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6:36:28
•
近體詩詞是不可能再輝煌普及得起來了,能夠不被踐踏就算是小確幸,有知音就該喜極而泣了。所以,不要打擾平水韻。
-墨瑞-
♀
(0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7:26:58
•
不會打擾。俺想的初步方案是合並《中華新韻》和《詩韻新編》,與《平水韻》並行。
-阿留-
♂
(212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7:32:03
•
正文中加了一句,澄清一下。
-阿留-
♂
(0 bytes)
()
01/22/2016 postreply
17: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