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廣義),一般認為是一種內容與形式高度結合統一,並體現出“美感”、適宜吟詠的文學形式。詩能夠自成一格,也能與其他藝術相結合,如詩劇、聖詩、歌詞或散文詩,文字配上音樂則稱為歌。“詩”根源於簡潔、有力地想像覺察,或與經驗、想法、情緒反應作聯想,將意義、意識和潛意識的表現、象征化、正式或非正式的式樣、聲音和韻律等以某種規則加以重組安排。這種文學類型包含敘述性、戲劇性、諷刺性、訓誡式、情色和個人形式[1]。
詩是一門曆史悠久的藝術。早期企圖界定詩歌的有亞裏斯多德的《詩學》,主要聚焦於修辭以及戲劇、歌曲與喜劇中措辭的運用。後來人們認為詩的特點在於可以吟誦,以及如字句段落的格式與韻律的要求,並強調詩的美感,稱為韻文,以此與散文相區別。
你這種堆砌沒有意義。看維基吧,我一般認為維基比較靠譜。詩就是有美感的韻文。
所有跟帖:
•
寧信維基不如沒有維基。什麽都不如自己。找有意義找到這裏來啦?
-肄業人-
♂
(62 bytes)
()
11/19/2014 postreply
13:34:04
•
維基是很多人改過,大家基本認可的,是絕大多數人認可的東西,不是我非要引用。至少比你的這些羅列靠譜。
-喜大普奔-
♂
(0 bytes)
()
11/19/2014 postreply
13: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