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交流難於上青天

【原作  古風】
博友嵌名----雲遊客棧(雪月)

雲想故鄉鳥慕林,
遊魚衝石月影深。
客思歸路天涯遠,
棧長雨急秋風聞。

夕落山嵐評語
雲想故鄉鳥慕林---雲飄故鄉鳥慕林; 棧長雨急秋風聞---棧長雨急秋風嗔。 這首不錯,改動2字,莫怪。

雪月 回複 夕落山嵐
飄與慕不是一個意思了,這裏需要的是想念、思念、思慕之意,票則是暈的一個動作,不具主觀性。
嗔有嗔怨之意,而少了悲涼之感。這裏雪月想要突出的是因為思念家鄉,在長長的棧道上,風雨來臨,風在山間相聞,耳邊感到秋風之急,更感思鄉之切。
不敬之處,望諒解。雪月願與老師商榷。

夕落山嵐 回複  雪月
以前我說過,寫詩可以誇張,但要【符合客觀規則】,【雲】不是生命體,那來的【思、想】,又何來主觀性?

過客 回複 夕落山嵐
雪月用的是擬人法,很生動,也符合詩的意境。

雪月 回複 過客
握手,獻花!

夕落山嵐 回複  雪月
下麵哪一句用的是“擬人法”?  1)春天像一位美麗的仙女。2)眼睛是心靈的窗戶。3)真理像太陽,手掌遮不住。

雪月 回複 夕落山嵐
雪月不知。請教老師。

夕落山嵐 回複  雪月
先看古人【擬人】佳句:杜牧【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迴首背西風。】;這首詩以“荷花”,為詩的主要意象,【綠荷】有【恨】含有詩人之恨,表現了詩人傷感不平心情。【迴首背西風】又恰是“懷才不遇”之遭遇。故詩人【以物敘情】又在感物之際「與心而徘徊」,簡言而之,將景物【人格化】了。
杜牧是一個有政治抱負和主張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沒落時期,平生誌事,百無一酬,這時又受到排擠,出為外官,懷著壯誌難酬的隱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筆下,連眼前無情的綠荷,也彷彿充滿哀愁了。
所舉:1)、2)3)都是【比喻句】而不是【擬人句】,至於【比喻句】與【擬人句】的區別,可在網上查閱,我就不多說了。
順便說一下,你的詩未句可屬【擬人法】,一二句與【擬人法】毫無關聯。
關於詩的創作,在你博客裏,我已說的很多了,不一定正確,關鍵還在於自己悟鑒。

過客 回複 夕落山嵐
你是在問雪月呢還是問一個文盲加傻瓜?

過客 回複 過客
“雲想”和“雲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過客 回複 過客
最簡單、最精準的解釋:擬人句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難道“雲想故鄉鳥慕林”不是擬人句而是比喻句嗎?!可笑之極!!!

SU氏果簽 回複 過客
李白有“雲想衣裳花想容”句,由此推之,“雲想故鄉”應當是成立的。至於秋風是“聞”還是“嗔”,應該都作“動詞”理解,主要看作者的意圖了。至於是“擬人句”還是“比喻句”,我認為隻要不存在語法錯誤就無關緊要了。

夕落山嵐 回複 夕落山嵐
再舉一例,看看同一【想】字,用法有何不同?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這裏【想】字有兩麵的理解,可以說是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象為雲,把容貌想象為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豔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麵倍見精神。
李白的【想】是人在【想】,非【雲】在【想】。
再說一下“雲【飄】故鄉”,雲哪裏都有,並非隻在故鄉才會有雲,但為何雲飄故鄉而去?一個【飄】字,表達了人的想念、思念、之意;表達了遊子思鄉的心情。
上述二例隻是山嵐“一葉之見”,僅供參考。其他各位詩友所見,也值得悟思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