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回墨瑞老師並作羅圈一揖給各位拜年。

來源: 長安君 2013-02-15 17:39: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2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長安君 ] 在 2013-02-17 03:48:0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回墨瑞老師並作羅圈一揖給各位拜年。一筐2013-02-15 15:38:57

不知道是回複恭敬還是沉默恭敬。躊躇再三,還是覺得回複恭敬。

那個貼我多少是同情原帖的,所以,也應該說兩句。我同情者,原因有幾點:

1.他是學經濟學的,和我同樣。

起碼在經濟學上,中文沒有英文容易理解且明了。我的英文極差仍然喜歡看英文的專業書。(在專業書裏日文同中文的情況差不多,甚至差過中文,我看日文的速度同中文一樣)

2.我讚賞他的敢於批評。

對李白也敢批評,也是頭一回見到。而且,經此一提醒,也覺得以前對名人過於迷信。明月光看似霜,說無特別也就無特別,這不需要多解釋。

 

我覺得有些不妥的地方,就是批評的對象稍微不對。對詩以學術性的邏輯要求,這沒法做到。詩,畢竟是藝術,不邏輯也許是她的一種美呢(您的古文是否反映了這一點,我不知道,因為我對文中的意思沒讀懂)。這一點英文詩也一樣,看了北島論翻譯的書《時間的玫瑰》,裏麵的外語詩的翻譯,邏輯上很難去解釋,更多的是感受到藝術的震撼,當然北島用了自己的邏輯解釋了。但看了才知道,要自己琢摸也許要花上幾年時間(這和原貼作者博客上所寫的要求清晰明了的表達,節省讀者時間的投資調研報告,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再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粗淺認識。我覺得中文古文和現代嚴密的論文表達方式都可以很好的表達邏輯。中文的古文有嚴格或者說古板的邏輯表達方式,我覺得王安石的政論文就很好的顯示了古文的邏輯表達方式。這可能與古人口語和文章用語分離(不知理解對不對)有關,文章用語的古文,用的人都經過嚴格的訓練,因而也表現出了良好的邏輯表達能力。

現代的論文式的嚴密表達方式,如果句子結構清晰,也可以清晰的表達“邏輯”。隻是,這個在現在因人而異的現象比較多。有的很好,有的很差。這和經過沒經過訓練有關,不是天生的。

最後,對於留言上的各種批評,我的感受是:從語言的角度,我也很讚賞那篇對英文的訂正。您所說的人的問題我也基本讚同。我不喜歡的是戴“殖民主義者”高帽的。至於有些人覺得農民工也很邏輯,我覺得一個可能接觸時間短,一個可能要求低(當然農民工也看百分比,個別也有很強的)。

 

所有跟帖: 

什麽叫同情原帖?原貼的觀點,您要麽同意,要麽不同意。 -墨瑞- 給 墨瑞 發送悄悄話 墨瑞 的博客首頁 (43 bytes) () 02/15/2013 postreply 18:01: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