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老爸一起整理他的詩稿,看到這首詩,很喜歡前一部分,對後一部分則有異議。貼出來跟詩壇的大俠們討論一下:
四月江村夜
四月江村夜,陌上人如織。
相逢知是誰,幸是鄉音熟。
“阿姊何所之?”“饑蠶葉未足。”
“阿妹胡不歸?”“麥老秧期促。”
犁者叱聲高,汗水參差滴。
擔者肩相摩,來去流星急。
信是天將雨,雲際星己沒。
為兒送雨衣,老母扶病出。
新婦心如焚,江畔杵聲促。
歸來未停步,送夫蓑與笠。
挽袖下田來,分秧亦簌簌。
"汝何不速歸?""與君同出入。"
"大雨將如何?""與君同一浴。"
沉沉百戶村,萬籟無聲息。
唯聞驚鼠兒,時作扶床哭。
高樓誰家子,浪蕩相偎逐。
從不事農商,又不勤工讀。
禍國斂財多,欺民各有術。
夜夜霓虹廳,舞罷羅衫濕。
田間廳內汗,同是人身出。
或化人膏脂,或蝕人肌骨。
勞者為誰勞?逸者何由逸?
彷徨複長嘯,衝冠怒發直。
——我很喜歡前一部分,描寫春日農忙時,田間村頭一派繁忙(以及戶裏靜悄悄隻剩幼兒在家)的景象。很樸實、生動、詼諧。但是後麵加上了憂國憂民式的 比照聯想,我覺得有點牽強,把蓬勃、歡喜的情緒一下子拉入悲憤、暗淡的心境。似乎加強了所謂的“思想性”,卻在我眼裏減弱了詩的藝術性。當然可能是我太膚 淺。老爺子寫這詩的時候60歲,除了“六四”,“新中國”的所有運動都經曆了,憂國憂民一點是很可以理解的。
不知大俠們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