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XSY發來的悄悄話,問及我對後期製作的看法。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普遍性,所以直接貼到沙龍裏來,想拋磚引玉,引出其他高手的看法,大家學習。
XSY:……您也談到了中國畫技法,能探討一下您覺得要怎樣做才能使一張數碼照片具備中國畫的所講究的“蛙聲千裏”、“踏馬歸來”那種情景交融的境界?我的意思是,在操作上有詳細具體一點的方法嗎?我目前自己想到的肯定是要做很多後期,但後期過多,又會有這到底還是不是攝影作品的嫌疑~現在不少網站上熱門的作品都是幾片疊加刷出來的,視覺效果是不錯的,但不知象你們這樣早期就玩攝影的人是怎麽看待這樣的作品?
XSY你好!攝影藝術在藝術部類中是很“寫實”的藝術。這個問題真有點兒不好回答,隻能試一試。
中國畫理論是相當有見地的。自明清以來,文人水墨畫興起,把畫麵上的虛實安排講究到極致,其實說到頭,還是一個構圖法則的延伸。中國畫在構圖上大量留空,讓觀者的思路從畫家著重刻畫的景致或人物延展開去,進而感知那些留白在這張畫中所暗示的畫外之畫。
中國畫中的“留白”是一種對“空靈”的追求,“空”是虛,是無,是靜穆;“靈”是實,是有,是流動。比如齊白石的《蛙戲》(下圖)著墨數筆於蛙,畫麵大量的留白,依賴想象力的流動,自然變成了抽象的“水”。再比如傳統京劇是沒有背景的,後場隻有一張天幕,完全靠演員非常形象化的表演,觀眾才聯想到虛幻的背景。
攝影術是光學知識和理論的延伸和發展,基本上是物化的語言。從第一張照片問世,就實實在在地反應著客觀世界的總體麵貌。如您所說,要在攝影作品中反應“空靈”“虛空”這類感覺,難度不小。鏡頭張開的一瞬間,想要的不想要的物理世界中所有的大小物件,不分先後,全都一起湧入,要通過一係列的構圖取舍、用光、焦距等操控手段才能把我們想要的那點兒可憐的主題給“摘”出來。
要達到虛空靈動的效果,攝影藝術家要調動自己的想象力來營造畫麵的意境,拍出來的東西要有很強的“空靈”的暗示性,才能把觀眾的情緒虛幻化,想方設法不讓他們死盯著你拍攝的物體,正所謂“指此而言他”,要讓他們的思緒“遊走”起來,才能在攝影作品中表現虛實相生的境界。
用以寫實為長項的攝影術來表達“蛙聲千裏”的浪漫境界,當然要地最大限度調動觀眾的想象力,硬指標不行,就要來軟的了。
中國文人畫講究“計白當墨”,“知白守黑”,這是些非常精辟的營造概念,就是說,下筆作畫時(墨),要明白畫麵空白處暗指的是什麽,知道了大麵積的“白”的語境,才知道如何描繪“黑”的形象。我們在這裏觸碰到另一個“惜墨如金”的概念,就是說,下筆要極為精簡,畫麵上盡量不要多餘的東西,隻留精彩的點睛之筆。
在風光攝影實踐中,我們常常被大自然耍弄。一片絕美的夕陽讓我們心靈顫動雙目噴血,劈劈啪啪拍個不停。一看片子就傻了:當時的激情不再,畫麵上溫吞水一般一個懶洋洋的夕陽掛在枝頭。原因大概是:我們並沒有調動我們的構圖能力和對光和色的判斷和布局,沒有“惜墨如金”,讓大量的中景中的樹叢和腳邊上的荊棘雜草也進入了畫麵,而且可能焦距也停留在中景的一些樹叢上了,這麽多在畫麵上非常清晰搶眼的雜物,在和那隻可憐的夕陽搶奪觀眾的注意力,胸中美景何在!
墨出形,白藏象,空白創造出了以白當墨的靈空境界,虛中有實,實處藏虛,無筆墨處皆妙境,而這一切是需要調動藝術家和觀眾的想象力來完成的。
強大的數碼技術常常讓我們滿足於一些硬性的技術指標,而忽視了想象力的存在和強化。哥們姐們兒聽我一句:千萬不要把想象力交給數碼科技。想象力根植於我們的頭腦中,生而俱來,通過係統的訓練而發展強大,是一種思維機能。科學和藝術都需要強大的想象力。
數碼設備和後期軟件是買來的,就是一些非常精密的玩意兒。它強大的影像功能在短時間內讓我們大喜過望欣喜若狂,隨後肯定帶來視覺的疲勞感,我們不得不再次積累資金,去購置更為強大的設備,這和打嗎啡抽白麵兒是一回事兒。如果已經有了這些設備,當然是好事,那就千方百計地讓它們幫助開發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追求設備本身帶來的那些指標在畫麵上的最大化。畢竟,畫麵的藝術效果才是一個攝影師的最終追求,一個設備發燒友拍出來的片子可以在技術上畫麵質素上無懈可擊,但不能讓我們心靈震動。一台D-800交給不同的攝影師,拍出來的東西肯定南轅北轍,就像是一支槍,共產黨拿了就打國民黨,國民黨拿了就斃了共產黨。
下麵回答您關於後期製作的問題。我本人是學藝術和藝術史的,肯定要以藝術效果為終極考量。已經生活在數碼世界裏,後期技術當然是數碼世界的一部分。在數碼設備極大強盛的世界,如果真想進一步在藝術的高度上探索,後期軟件影像是藝術家的眼睛、手和照相機的延長。正所謂不擇手段而達到最佳效果。
我個人經曆了膠片時代和數碼時代,感情上對逝去的時代仍有依戀,但也隻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樣,抓一個扔一個了。何況後期技術能為自由的創作帶來海闊天空的感覺。廉頗不老也!以這種心態來對待後期影像技術,就不會裹足不前縮手縮腳,隻限於用後期軟件來調整一下色彩加強一下對比度,那才閑置了後期軟件的強大創造功能。可能出於膠片時代養成的習慣,我按下鏡頭前想的時間長一點兒,那是當年不浪費膠卷的習慣吧,後期軟件也用得不多。但要用就大用特用,就不僅僅局限在修修補補的範圍了。
順手貼出一套張我在2009年參加“北京國際藝術雙年展”的作品,最後因為“無法歸類”而擱淺。因為平日很少製作這類片子,所及至今還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套數碼創作的精品。
工業文明和後現代主義(1)
工業文明和後現代主義(2)
工業文明和後現代主義(3)
寫了這麽多,是自己很喜歡這個交流的平台。最後,由衷希望各路高人現身,砸磚也好,共鳴也罷,都能極大擴充大家的眼界和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