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片負衝,無可預測的變色.

來源: grid 2012-07-15 17:52: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grid ] 在 2012-07-16 18:07:0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覺得用菲歐幕的最大盲點是自信心掉落, 最後的絕路就是隻能自己衝洗匪片. 冰箱裏三卷拍過已經有半年的反轉片就被拿來當負片衝洗, 看看有什麽後果, 也可以省一半送到外麵衝洗的錢.

materials: JOBO C-41 press kit (USD14 from B&H), JOBO CPE2 PLUS processor (temporature auto-control, easily obtained from ebay), Fujifilm provia 100F, contax T2.

PS: after slides processed by C-41, scanned as positive film, then "autocolor" and "invert" in photoshop CS5.

沒什麽可以說的,就上幾張做個樣本,看看反轉片當負片衝洗後有什麽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有幾張底片上留有白色的印記, 那是忘了用KODAK PHOTO-FLO 200, 加了以後表麵就非常光滑.

 

 

 

所有跟帖: 

真是玩色的。色彩是不是淡了許多? -jzz- 給 jzz 發送悄悄話 jz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8:07:26

色彩極其懷舊 -viva- 給 viva 發送悄悄話 viv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8:25:49

1,5的確非常夢幻 -吳聚- 給 吳聚 發送悄悄話 吳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8:45:31

x2 -walker_沃客- 給 walker_沃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09:48:42

真喜歡這個調調 -akuan- 給 akua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9:29:14

喜歡3和4! 象電影情節。 -Raspberry- 給 Raspberry 發送悄悄話 Raspberr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20:03:44

2很可愛 -不加分析- 給 不加分析 發送悄悄話 不加分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21:01:04

嗯,等我的film mailer用完了,也這麽幹~ -chicago80- 給 chicago80 發送悄悄話 chicago80 的博客首頁 (105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21:06:06

米道足!太喜歡了 -WayCool- 給 WayCool 發送悄悄話 WayCoo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21:15:58

別樣的色彩。。。最喜歡6的簡練。 -達眼- 給 達眼 發送悄悄話 達眼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02:41:12

隻能說這個後期的厲害:)) 要是用電腦來做#4的色調,得花費多少時間啊~~ -schatten- 給 schatten 發送悄悄話 schatte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02:52:32

非常棒!有點中途曝光的意思。 -akiller- 給 akill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08:00:07

謝謝各位攝友啦 :) -grid- 給 grid 發送悄悄話 gri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18:44: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