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school的入射和反射曝光。

本文內容已被 [ grid ] 在 2012-06-08 14:09:5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學攝影學到底就是那裏曝光, 曝完光回家就瞎燈黑火的搞PS。現代機器什麽都有了,就是機器裏沒有構圖,沒有畫筆,沒有藝術兩字。所以學攝影學到後來,還是一場空 :)

不管這些,就甩開現代機器,回到 old school 的入射(入色)就反射( 反色)的曝光法吧。

1。先來概念, DSLR機器都用的是反射測光表,不管你是nikon D4, canon 1DsIII, leica M9, 還是medium format Rollei 6008AF,contax 645, all reflex.

入射光則要用機外測光表。 下圖例舉的就是之一種。

SEKONIC L558R, 白半球可以伸出來做180度測光,也可以收進去做單點測光,多測幾個點就得到光比,這在用閃光燈攝影時很有用。其他的要求是輸入ISO,然後選擇一個曝光速度,我基本上就用1/125。

我常用在小孩玩甩的時候,到一個地方,東南西北四個角和背陰處各測一個數據,在太陽底下,用ISO100,1/125,基本上可得到F11-16(麵對陽光),F8(側對陽光)和F4-5.6(背對陽光),所以有時可在沒有測光表的情況下,直接看看太陽光方向在那裏,然後看小孩的位子在那裏就來一張,然後調整。所要做的就是定參照物,預定DOF,然後等待小孩的神態,立馬來一張。

但是這種測光法,有很大缺點,它不能提供高光區,陰影區的差別,從下圖可以看出問題,而且做其他調整時比較複雜。唯一好處就是簡單快速。

下麵幾張照片是用這種入射光法排的,機器是用 old school的 hassy 500CM.

2. 下圖是拍所有例圖的機器。

3。這張是太陽底下,相對背光,測光時是F5.6, 實際拍攝時可能用了F4或F8。臉上是下麵的反光。

4。這張是屋內下午,測光表背對陽光是F2.8, 沒有去照顧高光底光,手動對焦有點差勁啊,湖了。

下麵是用反射光,反射測光表是每個現代機器都有的,差別隻在點測光的範圍大小,佳能我知道的是從2.4%, 到3.5% (應該是前者是1D係列,後者是5D係列?),但有業者把10%也稱作點測,這有點小誤差了吧。 40%基本上是中心測光了。佳能的E測光,可能是中心的40% + 周圍60%內的幾個點。

但用上麵的機外測光,就一個測光點,1%,真正意義上的點測。

下麵一圖就是用反射法,這和其他DSLR的用法一樣,沒什麽可說的。

這圖有三個亮點,一個亮區,一個暗區,不可能用入射光法達到準確曝光(也可以,就是費時費力,試許多片子然後PS),所以反射測光表最好。

兩顆樹是兩個亮點,但是測這兩個點的數據可以直接用來拍(基本上它反映了V區,也就是不作加或減補償的那個測光數據,但肯定天空洗白,塔部洗白),塔尖很亮,實際上是光亮一片(X區以上)。天空也是個亮區,基本上在VII區,屋頂在III-IV區。在有了這幾個基本值之後,就知道整個亮暗區超過了後背或膠片能記錄的範圍,所以就在上部加個GND(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 filter), 然後再樹的測光值上再加半檔. 把上下拉拉平,做個糖水片。這樣的照片隻需要一次曝光,拍兩到三張,如果想做HDR應該也夠了(我還沒試過)。

接下來,天熱了,要吃棒冰了。

(完)

所有跟帖: 

謝謝詳盡的講解,學習了! -逐夢天涯- 給 逐夢天涯 發送悄悄話 逐夢天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17:42:53

謝謝分享! -YuFoto- 給 YuFot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18:51:35

頂同黨:) -吳聚- 給 吳聚 發送悄悄話 吳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19:36:03

謝謝講課! -nanjing2- 給 nanjing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6/2012 postreply 21:13:07

頂! -達眼- 給 達眼 發送悄悄話 達眼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12 postreply 02:43:21

可惜OldSchool過時了。DSLR"寬容度"大很多,raw -3EV出來還是一樣的。 -Waycool- 給 Waycool 發送悄悄話 Waycoo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12 postreply 09:28:42

謝謝各位, enjoy where you are :) -grid- 給 grid 發送悄悄話 gri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12 postreply 15:16: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