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網友對於手機照片質量的說法,我實在忍不住要多嘴扯兩句。攝影這個創造過程,除了和小孩塗鴉比較之外呢,可謂是被人類使用最多的創作手法了。按人口基數來算平均使用率 per capita,攝影絕對是有史以來影響最為廣泛的一個創意手法了。說到創意,那還是必須和拿起手機或相機拍攝所見即所得模式區分開來。其實絕大部份照片,稍微關注攝影的人(都不需要是專家),拿一張作品過來,就能夠解讀照片本身有沒有作者的創作。為什麽?因為大數據。
就是因為大數據,所以基本上任何一個普通人的眼睛,已經被很多照片訓練過了,普通大眾,就能夠很快判斷,這張照片除了好看之外,還是不是獨特。在照片的數量比人還多幾十個幾百個數量級的強大壓力下,一張照片要脫穎而出,靠的是它“不一樣”,而且“不一樣”的好看。
誠然,大的像素,清晰度是一張好照片的基本要素。這個是玩進攝影圈子裏後,出來曬一張照片最基本的參數。但是就這個而言,根據情況的不同,像素的大小和展示的場景關係太大。我的攝影老師就告訴我,她也才剛剛學到,照片打出掛到展廳裏去展示的時候,像素的概念是平時在電腦上看完全沒法體驗的。
當今世界第二貴的照片,當年拍賣到430萬美元,貼在這裏給大夥看看低像素時的樣子。大夥咋說?其實這張拍攝萊茵河的照片,後期處理很厲害,雜七雜八的都挪掉了。對這張照片,俺不多說了。對於藝術和創造,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管我們怎麽想,改變不了它值錢的程度就是了哦。
“質量”這個概念,是一個非常相對的抽象概念。在我看來,"fitness for purpose"最為重要。好比造飛機,six sigma質量都不為過,因為一個參數沒弄好,就是死很多人的事情。但是做個艾菲爾鐵塔的塑料模型賣遊客,義烏小市場隨便賣。搞得太精細了成本貴上,鐵塔的模型一個都賣不掉。
同理,高質量的照片,取決於這張照片本身的意義和用途。如果我們願意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那我們留下來的每一張照片,(不包括我們存在舊手機,舊電腦,舊光盤上的上萬上十萬的爛片,那些不算留下來,隻是電子垃圾留下來了),對於我來說,我認為都是高質量的照片。當然,照片需不需要拿來分享,是另外一個問題。
我相信,大夥來在論壇上分享照片,不是參加啥日常生活裏的攝影比賽,那其實和攝影圈說的質量標準關係沒那麽大。壇子裏嘛,就和網友就分享一個真誠的印記和生活的樂趣。反正我就一拍照菜鳥,才買了第一台初級相機,隨口說說。我被拍磚拍死,我也臉皮厚,沒關係。
俺順便大喊一聲,靜逸老師你多來喔~~~你的手機和相機照片,都是攝壇高質量的好寶貝。壇子裏最近也有來過很多大師,風光,打鳥,微距(東村綠蘿兩位長居大師我就不多廢話喊你們了),你們多冒泡,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