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把片子給curator 之前先發到這功能聽建議。我在給大家介紹這個功能時想到自己偷懶,好久沒用這功能了。既然給大家介紹了,那我就把以前被拒絕的片子發過去,好好用用這功能。果不其然,收獲大大滴!
我發了三張,都收到了好建議,其中這張的資深評論(SC)還跑到我的portfolio用我自己的片子給我講解怎樣用ICM這種方式拍更好。我們的對話都可以在這裏看到:
https://gallery.1x.com/photo/1678926/latest:critique
他激勵了我重新修改我的片子,尤其是這張我自己非常自豪的原創(https://gallery.1x.com/photo/1650924/all:user:648765)。
當時一群攝友去拍,隻有我意外的拍到了這張,其實是拍慢門時風雨中不小心碰到了相機:D 本來以當時我的攝影知識(才學攝影一年),會以為這是張廢片兒。可是,我卻被有動感的線條所吸引,也讓我覺得此片有印象派的趕腳。後來就在LR裏瞎調瞎整,把它整成了有素描和炭筆畫趕腳的圖片,而裏麵細致的紋路又不是這些畫所有的。對,這就是我的原創!
被拒絕後我挺傷心。但我一貫善於變鴨梨為凍梨,不管三七二十一,繼續上傳各種類型的片子。並把以前做的後期推翻,重新來過。終於有了這張片子發表啦:https://gallery.1x.com/photo/1652602/all:user:648765
又扯遠啦:D 話說那位SC說他喜歡我的原創,用了“intensity" 來形容。這啟發了我改變這個片子的影調的想法。我給片子起名"In the rain and strong wind" 但是我的片子偏高調,雖有動感,卻沒有氣氛。我於是拉暗了些片子,交到Critique去等建議。(https://gallery.1x.com/photo/1680188/latest:critique) 結果等來4位SC評論(此處有掌聲),他們的建議有的我讚同,有的我有異議,有的還互相矛盾(此處有笑聲)。我都仔細學習,認真思考,去粗取精,用我喜歡的方式最後做了我的兩個format的新版,剛剛上傳啦, 並仔細列出我所做的一係列改動。我個人還是傾向於2x3版。但是我會聽聽大家的說法:
https://gallery.1x.com/photo/1681211/latest:critique
https://gallery.1x.com/photo/1681223/latest:critique
好啦,就囉嗦到這兒,我該去Deep Ellum的藝術集市趕集去樂: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