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像種子,總有發芽的一天
◎黃桐
【明心網】善心是從不失敗的投資。
——美國文學家亨利?戴維?梭羅
有一戶農家養了一對金魚,農家夫婦、孩子都非常喜歡那兩隻金魚。一家人在景色優美的農場中,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但好景不長,這個國家發生了戰爭,眼看敵軍愈打愈近,不逃到別的地方避難不行了!這家人雖然百般不舍,但仍匆匆收拾家當,跳上馬車。
一家人已經離開家一段不小的距離,小男孩卻突然想到:“糟了!我們忘了那兩隻金魚!”
爸爸、媽媽聽小男孩這麽一說,都麵麵相覷。父親猶豫地說:“可是……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再折回去了……”
“金魚也是我們的家人,我們不能不管它們啊!”小男孩焦急地說。
母親也附和:“是啊!我們什麽時候能回家,還是個未知數。萬一魚缸裏的水幹了,那可就糟了!”
“好吧!”父親想了一會兒,將馬車掉頭,決定回家救那兩隻金魚。
遠處已經傳來“隆隆”的炮火聲,一家人小心翼翼,將兩隻金魚放到住家後院的水塘裏,小男孩輕輕對它們說了一聲“保重”,一家人才連忙離開農場。
戰爭持續了一年才結束。這家人終於可以回到讓他們朝思暮想的故鄉。但是,真正回到了家,他們卻都愣住了——過去蒼翠的田野、蓊鬱的森林都不見了,隻有被炮火侵襲過的一片荒蕪,他們的房子也壞了大半。
一家人合力修好房子,卻忍不住發愁起來:田地都被戰火燒毀了,想要恢複,必須花上好長一段時間,一家人該怎麽生活呢?
就在此時,小男孩突然發現,池塘裏有好多亮晶晶的小光點。靠近一看,這才發現池塘裏竟然有好多好多金魚,都是最初那一對金魚的後代!
於是,這家人就靠著把金魚賣到城市裏,當作人們的寵物,一起度過了這次的危機。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台灣的商人,長期跟中東幾個國家的客戶有生意上的往來。
他有一個伊拉克的客戶,彼此隻做過一、兩次生意,並不是很熟悉,而且他一直覺得這個客戶有點挑剔、小氣,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
後來,伊拉克爆發戰爭,這個男子突然輾轉接到一封信:是他的伊拉克客戶寫來的。
原來,這個伊拉克人,有一個兒子在美國念書,但現在伊拉克對外的匯款作業完全中斷,眼看他兒子就要斷炊。
而這個伊拉克人想了老半天,都想不到他在海外有什麽朋友,除了這個台灣商人。
於是,他隻好寫信,拜托這個台灣商人跟他兒子聯係,請他先借學費、生活費給他兒子。
台灣人有點猶豫。但他一想到,遠在伊拉克的父親是多麽焦急、在美國的兒子又是多麽無助,於是心一橫,到銀行轉帳給對方,心想,如果對方不願意還錢,那就自認倒楣吧!
時間一久,他也幾乎忘了這件事。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是那個伊拉克人打來的。
他在電話中表達了千千萬萬個感謝,不但把錢全數歸還,還另外下了一筆钜額的訂單!從此,兩個人也成為好朋友。
美好的善行,往往就像一顆種子,總是在我們遺忘的時候,悄悄地成長、茁壯。因此,不要小看自己任何隨手之勞的善舉!
美好的善行,時常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就算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也能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是再多錢也買不到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