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爽和科恩在他們的夢想之屋中幸福地生活著。
每天早晨,科恩上班後,徐爽就端一杯茶,
十英畝合六十畝地,一望無邊,綠樹,紅花,池塘,
人在美景中最容易浮想聯翩,回憶往事;而且,
徐爽現在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來奢侈一番了,懷舊,回憶,
她最先想到了李瑤,這位曾經風流一時的麗人如今過得怎樣了?
徐爽十八年來第一次想到給李瑤寫封電子郵件,
沒想到李瑤還很擅長攝影,能把風景拍得既寧靜祥和,
在璀璨爛漫的櫻花樹旁,她這樣配文:
“櫻花開了,花瓣隨著輕風慢慢抖動,清香隨著微風漸漸散開…
櫻花,如雪,卻比雪還美,櫻花,似雲,卻比雲還純,
俗話說‘櫻花七日’,櫻花花期雖短,可開得熱烈,
櫻花開,漫天雪,搖曳多姿;櫻花落,遍地殘,美豔絕倫。”
徐爽一時驚呆了,原來這個麗人還寫得一手好文字,
徐爽抑製不住興奮的心情,
“李瑤,你好!我是徐爽。此時此刻,正陶醉在你的‘美篇’中
回想我們在一個宿舍裏住著的情景,恍若昨天啊。時光流逝,
說來話長,我早就漂在北美了,快二十年了。現在生活安逸,
你退休了吧?
在此,順祝你和先生身體健康,全家幸福安康。”
第二天,徐爽收到了李瑤的回信:
“徐爽,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郵件,你現在是在加拿大嗎?
我和丈夫去年退休了,目前在上海女兒家幫忙帶外孫女。
這封郵件平平常常,隻是“於卞莉”這三個字,
看來李瑤調走後,不但跟於卞莉沒有聯係,
是的,李瑤一直在平平安安、本本分分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徐爽沒有告訴李瑤有關於卞莉的後續故事。她想,
徐爽與李瑤隻來回通了一次郵件,就戛然而止了。徐爽想,
由李瑤,自然想到陶建。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一個值得慶賀和永遠銘記的日子,
借此機會,我謹代表校黨委,全體教師和一萬名學子,
為了感謝我們的校友陶先生的善舉,
徐爽看到這裏,禁不住樂了。名譽學士?聽說過名譽博士,
不管怎麽說,陶建最後成功了。他成為了一個典範:
不知此時此刻,驕傲地坐在台上,
徐爽由李瑤回複的郵件中的三個字“於卞莉”又想起了張晉鬆,
和於卞莉曾有過一段情緣的馬冬生,徐爽也記憶猶新。
“嗶哩嗶哩”的錄像播放著運動員進行曲,
在燦爛的陽光下,中年發福的馬冬生馬大拿,站在主席台上,
從徐爽在車站送走馬冬生那一刻起,她潛意識裏就知道,
她有馬冬生的一切聯係方式,但她不忍心打擾他,
徐爽隻能朝著東方,為馬冬生默默地送去祝福。
此時,錄音機裏正輕輕地播放著王菲的《人間》:
風雨過後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會有彩虹
孤獨盡頭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總免不了最初的一陣痛
這首好聽的歌曲讓徐爽一下子想起了大名鼎鼎的章亦衡,
章亦衡憑著自己的才識和成功,很快評上了中文係教授,
讓徐爽大跌眼鏡的是,不苟言笑、滿臉皺紋的章先生,
“王菲的歌曲從旋律到歌詞,從順遂於通俗,
瞧,人家評價一個通俗歌手,用的語言多麽得不通俗,
在礦院時,
但徐爽還是覺得施大棟才是有真水平的正常人。
她毫不遲疑地給施大棟寫了一個郵件,
沒想到幾個小時之後,就收到施大棟的回複:
“是徐爽徐先生吧? 我現在不在東海市,
……
你在他鄉可好? 也當上祖母了吧?”
徐爽偷偷地笑了,這個老鄉真有意思,她徐爽走的時候,
從回信來看,施大棟依然思維敏捷,反應很快,能在短時間內,
徐爽在給施先生的第二封郵件中,問了問同事陸一明的情況,
施大棟很快回複:
“退休後一直在北京做孩兒奴,累並快樂著……
由於疫情的原因,三年都沒回東海市了,
徐爽知道,範先生早已成為自己行業裏的翹楚,評上了教授,
唔,別這麽想,
不要打擾範先生了,讓他活在自己的玫瑰色的夢中吧。
對於範先生的現狀,徐爽不覺得驚奇。但對於蘇善林的過早離世
鑒於在回信中,
過了幾天,施大棟回複了徐爽,字裏行間充滿遺憾:
“聽說,薑老師英年早逝,深感痛惜與震撼。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正應了那句話:
柳雲衫的夫人人不錯,可惜過世了。喬鬆林的夫人邢老師——好
萬事皆空,唯健康可貴。異國他鄉,望多加珍重!”
對於施大棟提到的兩位知識型“怨婦”,徐爽再熟悉不過了。
柳雲衫早就不再了,沒了老對頭,鄭老師應該活得更輕鬆啊,
至於邢老師,為了兒女,又回到無愛的城堡裏,成全了兒女,
一個星期後,施大棟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寫信問徐爽,
可惜了,他在井下搜集資料時,遇到了塌方,為搶救同事光榮犧牲…
讀到這裏,徐爽的記憶一下子複活了,那個老實敦厚,
說真的,自從周貴去了青海,他就像一朵小浪花,
此時,徐爽百感交集,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她想,如果有來世,
也許,施大棟覺得上一封郵件過於沉重了,很快寫信問徐爽知不
前幾年,身為東海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的韋君,
徐爽納悶兒,哈佛不是在麻州嗎?麻州北得已經靠近加拿大了,
好在施大棟務實求真,很快就回信予以更正:
“徐老師,上次說的韋君的女兒考上哈佛大學的博士了,
我又了解了一下,不是真的哈佛大學,
徐爽恰巧住在亞特蘭大市郊。
韋君的演講題目“很韋君”,符合韋君一貫的風格。
徐爽感謝施大棟的及時糾正,
徐爽不好直接索要人家的作品,
施大棟很快給徐爽回了一封長信,並慷慨地附上了三篇大作。
“徐老師,首先感謝你的田園美廬照帶來的視覺衝擊和遐思妙想,
……
我年輕時喜歡塗鴉,現在老了雅興盡消。在農村時總想出來,現在被
文中寫的是對故鄉山水的思戀。這不過是一個浪跡天涯無法回歸的人
徐爽認真地讀了施大棟的第一篇散文,而且一連讀了三遍:
“在我老家村南,蜿蜒著一條名叫 ‘迎河’的小河。
……
這次回故鄉總共在家呆了七天,
哦,我的故鄉,我的清清的四季河……”
這篇散文,徐爽讀得淚眼婆娑,打濕了好幾張麵巾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