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帶刺的玫瑰……探春

來源: 菲利斯 2021-08-26 13:00: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255 bytes)

 

若有人問,金陵十二釵中,你最喜愛誰?這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論。有人愛黛玉的超凡脫俗、至情至性,有人喜歡寶釵的識大體、顧大局,也有人欣賞湘雲的豪爽大氣、不拘小節,更有人讚歎探春的精明幹練。林語堂先生就旗幟鮮明地說過,十二釵中,他最喜歡最讚賞的就是三姑娘探春。的確,賈府三姑娘探春,不僅是賈府“三春”裏最出類拔萃的,精明能幹,性情豁達,口齒伶俐,且視野高遠,見識不凡。論才情美貌,她或許比不上黛玉、寶釵及湘雲,但論當家理事,探春卻是天生的一把好手,其管家理財之才幹不輸“機關算盡”的王熙鳳,加之比王熙鳳更知書達理,故論真實才幹探春絕對強過自視才高的鳳姐,也深得眼高於頂的鳳姐之讚賞。探春可說是賈府後輩中唯一一個頭腦冷靜、看事物清醒,並敢於擔當的晚輩,隻可惜是個女孩兒,又是庶出,不然說不定還真是一個能把整個家族支撐起來的人物也未可知。

探春性情闊朗,尤喜書法,從她住的“秋爽齋”的布局裝飾便可一覽無遺。她住的地方三間屋子不曾隔斷(開闊),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及寶硯和各色筆筒,西牆中間掛著一幅米襄陽的《煙雨圖》,兩邊一幅對聯,乃是顏魯公真跡,如此等等,均表明探春絕非平常庸脂俗粉,喜書法,擅丹青,且品味高雅大氣。大觀園裏的海棠詩社,便是探春發起的,她那張寫給二哥寶玉的結社請柬,端的是情趣高雅,文采亦不俗。

探春是庶出,她的親生母親便是《紅樓夢》中那位既愚蠢又愛蹦躂,並令人生厭的趙姨娘,這樣的出身,這樣一位親生母親,令本性要強的探春在府中的地位難免尷尬。在一夫多妻的封建時代,庶出的孩子隻能稱正室夫人為母親,卻不能喚自己的親生母親為娘,隻能叫“姨娘”,如此扭曲的人際關係對孩子來說毫無疑問是無情的傷害!說起來,這位趙姨娘也是一位叫人無法喜愛的女人 (當然賈政除外),為些許雞毛蒜皮的小事她居然能受人攛掇,和芳官等丫鬟們大打出手,又被嫉妒心驅使,聽馬道婆挑唆,借她設魔法陷害寶玉和王熙鳳,害兩人幾乎喪命。無明愚癡的趙姨娘,自己處處不招人待見也罷,卻連累爭強好勝的女兒探春時常顏麵盡失。這出身也成了探春心中的痛點及敏感之處,時常是一觸即炸。庶出的孩子沒有母親為依靠助力,萬事唯有憑自己努力。自立自強的探春並為因這出身而抱天怨地,為力求在府中更受重視,她竭力和正室太太王夫人拉近感情,求得其信任。第四十六回,大老爺賈赦挖空心思,欲納賈母的丫鬟鴛鴦為妾,賈母知曉後痛責眾人,連帶著王夫人這位賈赦的小嬸子也當眾受責,釵黛是親戚,不便開言,寶玉是兒子也不便說話,這時機敏的探春便展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勇氣,在老太太雷霆萬鈞之時,毅然挺身而出為王夫人辯解,立時化解了老太太的對王夫人的不當指責,尷尬的氣氛立時得到了化解。此等展現探春機智聰慧的機會,定會讓賈母,王夫人另眼相看。“功夫不負有心人”,探春的努力自然讓王夫人及賈母都看在眼裏。家中宴請貴夫人們,賈母獨讓三姑娘探春和釵黛一起出席見客。鳳姐生病,王夫人也指定探春,和李紈,寶釵一道管理家事。

探春的才幹在書中第五十五及五十六回大放異彩,得以充分施展。因賈母、邢、王夫人宮中有事,鳳姐又生病,探春等被王夫人賦予管家的重任。恰逢趙姨娘的兄弟去世,為給多少銀子的安葬費,母女倆爆發了一次大衝突。初次走馬上任,毫無經驗的探春難免被下人輕視,於是便有借趙姨娘之事蓄意為難的刁奴,誰知“才自精明”的探春心中一清二楚,當眾戳穿其用心,對親生母親公事公辦,任其大吵大鬧亦絕不循私。平日裏深覺三姑娘不錯的鳳姐對此事也不由讚不絕口。探春的精明幹練、耿介爽直及堅持原則,著實令人刮目相看。緊接著,富有管理才幹的探春,又對大觀園的管理提出了大膽的興利除弊之改革方案,試圖擯棄家族管理中機構重疊。責任不明之弊端,整個家族中唯有探春在家族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光鮮外表下預見到了家族的頹敗命運。這兩回作者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光彩動人、聰慧有膽識的三姑娘形象,甚至可說探春身上還具備了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思想,認理不認親,即使到現在,探春的管理才幹一點也不過時!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探春對家族中的自相殘殺心痛難當,不僅不讓抄檢房中丫鬟們的東西,還對膽敢掀她衣襟的、那位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王善寶家的,怒不可遏地打了她一個響亮耳光,同時也對鳳姐說出了那番痛心疾首、振聾發聵的話,“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此等見識,《紅樓夢》眾人中唯三姑娘探春一人矣!

透過賈蓮的仆人興兒之口,我們得知她的綽號叫“玫瑰花兒”,“又紅又香,無人不愛。隻是有刺紮手”,這個比喻形容探春再貼切不過,和她的姐姐“二木頭”“儒小姐”迎春不一樣,雖是庶出,親生母親又是那樣一個素質低下、不明事理的趙姨娘,但自己聰明能幹,自身強大,絕無人敢小瞧她而輕易欺負她。

有人說探春哪兒都好,就是對自己親生母親太心狠,毫不留情,平日裏也根本不認這位母親,也不關心自己的親弟弟賈環,隻知一味討好王夫人這位正房太太,隻喜歡跟正房的寶玉來往,鳥兒隻揀高枝兒飛,太過勢利無情。但也有人認為,探春真正具有現代化的管理精神,把親情和規則劃分得清情楚楚,蔣勳老師就將探春對母親的鐵麵無私歸於此類,可以感受到蔣勳老師對可愛的探春因自己庶出身份的自卑和不甘有一種體諒、寬容及不忍。我卻以為大可不必替探春開脫她嫌棄自己親生母親的這點瑕疵,何況趙姨娘又是那樣一個粗鄙、人品低下、頭腦糊塗、且經常令她蒙羞之人。可愛的三姑娘探春有瑕疵有缺憾,這又有何不可呢?“金無足金,人無完人”,這樣才是一個真實豐富、立體多麵、可感可親的探春!

探春最後的結局是遠嫁,這在第五回的判詞中就有明確交代:“才自精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淚江邊望,千裏東風一夢遙”,紅樓夢曲【第五支 分骨肉】更為明確,“一番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拋閃。”,預示探春離家遠去無疑。第二十二回眾人作元宵節詩謎,探春所作,“階下兒童仰麵時,清明妝點最適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謎底為”風箏“,也象征遠嫁。脂硯齋批語雲,”此探春遠適之讖也。使此人不遠去,將來事敗,諸子孫不致流散也,悲哉傷哉!“既肯定探春之才幹,又為其遠適傷感不已。第六十三回寶玉壽辰眾人摯花簽,探春抽到的是杏花,注雲,“得此簽者必得貴婿”, 故眾人皆笑道,她將來也是要做王妃的。從判詞及曲子的基調上看,似乎作者認定探春遠嫁、骨肉分離是一個悲劇結局,可我卻以為以探春的才幹,若是遠嫁到某個小藩國做王妃,對“才自精明誌自高“的探春未必是悲劇,也許正好可以大有作為、大施才幹呢!金陵十二釵中,比起黛玉的淚盡而逝,寶釵和湘雲的獨守空房,探春的結局可說是最好,也最值得慶幸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