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此完美地不完美!”

 

鄰居要外出度假,請我幫忙給幾盆室內綠植澆澆水,我欣然應允。比我還樂意前往的是我家的小狗!小狗和小孩一樣,喜歡新環境,東奔西跑,左看右聞。更錦上添花的是,鄰居家有很多狗玩具 -- 因為他們也有一隻小狗!現在鄰居的小狗隨主人出門了,家裏的玩具正好隨便我家小狗盡情玩 - 因為狗的玩具和孩子的玩具一樣,都是別家的更有趣!

     每兩三天,我遛狗回家的路上去鄰居家澆澆水。我澆完了,小狗還嘴裏咬著一個吱吱叫的玩具滿屋繞圈跑,開心得很。我就在客廳裏隨便走走看看,讓它再玩一會兒。這個鄰居家,我原來做客的時候來過幾次,但不比現在一個人無事做,就細細看了看家居擺設。

     結婚誓詞鑲在牆上鏡框裏,看得出是用心寫的,很感人;鄰居夫婦互敬互愛,的確是把諾言落實到了行動。我再看過去,旁邊的小鏡框裏嵌了一句話:“You are perfectly imperfect!”  很簡單的一個句子,我卻念了好幾遍。

     “你是如此完美地不完美!” 多麽樸素而富有哲理的一句話。

把 “完美地不完美” 思路應用在夫妻相處之道,婚姻關係是不是會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爭執呢?曾經熱戀時吸引人的優點,在油鹽柴米的日常中變成了導火索的例子舉不勝舉。婚前送花是浪漫,婚後是敗家;婚前專注事業是上進,婚後是不顧家。記得三毛也有類似的心路曆程並分享過。

三毛在《大胡子與我》裏說,“一起出門去買東西,他這也不肯要,那也不肯要,我起初以為他責任心重,又太客氣,後來才發覺,他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情願買一樣貴的好的東西,也不肯要便宜貨。我本想為這事生生氣,後來把這種習慣轉到他娶太太的事情上去想,倒覺得他是抬舉了我,才把我這塊好玉撿來了。挑東西都那麽嫌東嫌西,娶太太他大概也花了不少心思吧!我到底是貴的,這一想,便眉開眼笑了。” 

實際生活中,人在氣頭上的時候很難即時即刻做換位思考。我自己的實踐經驗是,閉嘴最有效。我家先生洗鍋的時候,我一定會離開廚房;要不然放水十分鍾洗一個鍋的嘩嘩嘩流水聲,會讓我抓狂失控!我反思,戀愛時整潔幹淨是他的加分項;婚後如何就成了缺點?如果試圖改進他的洗鍋技巧,隻會兩廂不開心;比較而言,還是交水費比較劃算。

再進一步想,如果把 “完美地不完美” 原則推及子女教育,是不是也會讓親子關係裏多一些接納和包容,少一些焦慮和攀比? 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變成別人家的孩子。況且,父母眼中的孩子應該都是獨一無二的, 應該都是 “完美地不完美”。又再想,如果 “完美地不完美” 思維能夠引導社會風尚,那麽大眾心理健康會不會有所改善?社會性的容貌焦慮能否下降?千人一麵的網紅臉會不會因此減少???這是一連串沒有答案的問題。

     澆澆花,收獲了一個美麗的句子。是為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