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之勵誌典範---小紅及賈芸

來源: 菲利斯 2021-07-20 07:22: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406 bytes)

 

《紅樓夢》中丫鬟眾多,出色的亦不少,貌美如晴雯,溫柔如襲人,忠心如紫鵑,厚道莫過平兒。性格亦是長短不一,晴雯剛,鴛鴦烈,襲人賢,紫鵑慧,平兒俏,自是各有千秋,讀者自然也各有各愛。我愛大觀園裏幾乎每一個青春年少做著夢的女孩子,也格外欣賞其中一個表麵上並不特別起眼的小紅。她確乎是平凡普通的,她的故事要說起來也是平凡普通的,可是在紅樓夢的那個世界裏,她和她的他的故事卻有著獨特的光亮,暖人的溫度。這種光亮,我是在寶黛釵們的耀眼光芒後慢慢才感覺到的,這種暖人的溫度也是在我體會了“白茫茫大地”裏的刺骨寒意之後才感受到的。

小紅本名林紅玉,因犯了黛玉、寶玉的名諱,便改名為小紅。她家是榮國府的世代舊仆,父親林之孝是管家,收管各處房田事物,母親就叫個“林之孝家的”,是當家少奶奶王熙鳳的幹女兒,算是賈府裏有頭有臉的管家奶奶,劉姥姥首進榮國府就多虧了她穿針引線才見到王熙鳳的。小紅“生得倒是齊整,兩隻眼睛水水靈靈的”,相貌應為中等偏上,而在寶玉眼中,“卻十分俏麗幹淨”。須知 《紅樓夢》裏的奴仆丫鬟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小紅這模樣,在出挑丫鬟一個賽一個的怡紅院裏肯定不差,但也算不上拔尖,加之有老太太給的晴雯,襲人在前,故她隻是個三等粗使丫頭,意味著凡等級高於她的丫鬟都可對她頤指氣使,譬如襲人讓她去黛玉處借噴壺,綺霞要她描花樣,秋紋使喚她催水。小紅雖是家生子,父母也算體麵,但她卻隻能在園子裏幹些燒茶爐子、喂鳥等粗活,連寶玉的屋子都沒有機會進,無怪乎寶玉居然不知小紅是他屋裏的丫頭。小紅生性亦爭強好勝,不甘隻做個低等丫鬟,被眾人踩在腳底,故千方百計思想著積極進取,也曾嚐試仗著自己尚有幾分姿色,在寶玉跟前賣弄,無奈怡紅院的丫鬟們等級分明,個個都伶牙利爪,掐尖要強,她幾乎無機可乘。唯一一次瞅空子接近寶玉,做了一次端茶倒水的活,還被秋紋、碧痕逮個正著,劈頭蓋臉一頓鄙薄搶白,“沒臉麵的下流東西,正經叫你催水去,你說有事,倒叫我們去,你可做這個巧宗兒…你也拿那鏡子照照,配遞茶遞水不配!”如此尖酸刻薄惡語相向,足見這大宅門內丫鬟之間的生存競爭也甚為殘酷激烈,這讓小紅很是心灰意冷。

然此次受挫對小紅未必不是好事,她如夢方醒,意識到自己在怡紅院絕無出頭機會,必須改弦更張。果不其然,她不失時機地抓住了一次為管家奶奶王熙鳳傳話的機會,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自己口齒利落、應答如流、條理分明、進退得體的本事。脂批讚曰:“操必勝之權。紅兒機括誌量,自知能應阿鳳使令意。” 不可否認,小紅這丫頭委實辦事能力極強,故小紅自信滿滿,確信自己定能使王熙鳳滿意。而她的口齒爽利也確實非同一般,尤其是那一大段堪比繞口令的四五門子的話,從她嘴裏那麽幹脆利索不打頓兒地一口氣說出,直接把李紈給繞糊塗了,就連一向苛求挑剔的王熙鳳都忍不住誇讚她,“好孩子,難為你說的齊全。”當王熙鳳問她願不願意跟自己時,她的應答也十分老到得體:“願意不願意,我們也不敢說。隻是跟著奶奶,我們學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兒也得見識見識。”既不得罪原主人,又未曾顯得急不可耐,還順帶著恭維了王熙鳳。此次堪稱驚豔的表現,得王熙鳳激賞,李紈更讚不絕口,“良禽擇木而棲”,她借此機會如願踏上了晴雯口中所說的高枝,跳槽到了王熙鳳處。《紅樓夢》裏的一眾丫鬟,如小紅這般現實計較,工於心計,又善於謀劃的實屬罕見。小紅生長於榮府奴仆世家,對周圍人為晉升而攀高踩低的勢利可說是司空見慣,也包括她的父母在內,然而她與襲人靠打小報告取信於王夫人不同,小紅的進階憑借的是自己的聰明伶俐,手段光明磊落,不曾妨害任何人,這一點在明爭暗鬥不斷,個個都“烏雞眼似的”的賈府尤其難能可貴。

小紅精通人情世故,深悉賈府內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有著超乎尋常的清醒和自主意識,若說寶玉、惜春、甄士隱、柳湘蓮等人是勘破紅塵而出家離世的醒悟,小紅則是厘清現實,深謀遠慮地追求人生自主和塵世安穩的覺醒。 和晴雯的一味率真高傲,不計利害的天真爛漫亦不同,小紅則是心思縝密去謀劃自己的人生幸福。一般大戶人家的丫鬟都會如襲人這般心心念念想做男主人的妾,以為成為半個主子便是她們這些丫鬟們將來最好的人生歸宿,小紅卻出奇冷靜地看穿了這一切,不再與其他丫鬟們爭高低。小丫頭們還在為主子的賞賜不公而忿忿不平,她卻道:“也犯不著氣她們,‘千裏搭長棚, 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幹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一個小姑娘說出這般話來,自是令聞者脊背一寒,卻同時也見得小紅思量的長遠深邃。透過賈府花團錦簇、烈火烹油的繁榮景象,她竟看到了榮華富貴背後透射出的衰敗和悲涼前景。偌大的賈府靠不住,故她另辟蹊徑,慧眼獨具看上了賈府本家旁支,後廊五嫂子的兒子賈芸。

真真無獨有偶!這賈芸也算得上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奮鬥者”,聰明機靈,自小混跡於榮、寧二府,為生計練就一身察言觀色、八麵玲瓏之本事。為攀上與賈府更牢靠的關係,不惜屈身賣乖,順勢認了比自己還年幼的寶玉做父親,並為拉近和寶玉的距離,時常去怡紅院走動,因此得機會跟小紅相識。賈府為元春省親修蓋大觀園,賈璉夫婦是主要管事,為擺脫生活窘境謀個好差事,他積極在賈璉跟前活動,後發現賈璉不靈,原來賈府真正的當家人是王熙鳳,便立即想轍轉去拜求鳳姐。空手怎好開口求人?賈芸深知此間門道。為籌措給王熙鳳的見禮,賈芸可是煞費苦心。先去舅舅家告借,受盡白眼奚落後,巧遇有俠義之風的鄰居醉金剛倪二,機緣巧合入了他的法眼,借得了銀子,備上一份厚禮,並精心挑選恰當時機,來見王熙鳳。這賈芸也實是個人精,他素知王熙鳳喜奉承愛排場,一見鳳姐忙上前恭敬請安,不提差事,隻是問候,隻聽他說道,“嬸娘身子生得單弱,事情又多,虧嬸娘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點,早累的不知怎麽樣了。”這番恰到好處的恭維,說的王熙鳳是眉開眼笑,如沐春風,接著賈芸又把自己送禮之事描摹成並非刻意為之,隻是關心惦記,王熙鳳更是心花怒放,收下禮物,又裝作不經意似的以賈璉之名誇讚他有見識。這二人之間你來我往,明明都心知肚明所為何來,卻都隻字不提,均展現了各自深沉的心機和於人情世故的老到。果然不久,賈芸便如願以償,得了個大觀園種樹的肥差事。

俗語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小紅和賈芸真可謂是天生一對,這二人性格有諸多相似之處,都精明能幹,世故伶俐,能言善道,並有謀略有膽識,故這二人一見麵就能看對眼,真乃是緣分天定。小紅初見賈芸,聽說他是賈府本家的爺們,不但不回避,還下死眼把賈芸盯了兩眼,答完話後本該避嫌離開,她竟還站在那裏不動,目的自然是引起對方注意。丫鬟看上本家爺們,本就是越軌之舉,這反常行為更是於禮不合,說是膽大妄為亦不為過,但她目的達成,果然成功地吸引了賈芸的注意,後發現兩人竟是一個心思,一拍即合。仿佛是天意成全,因寶玉生病,賈芸帶著小廝晝夜守護,恰巧提供了一個絕好機會,讓賈芸和小紅這些怡紅院的丫鬟漸漸混熟了,而小紅猛然發現賈芸手裏拿的一塊手帕,正像是自己掉的那塊,這就有些意味深長了。

且說小紅一旦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冷靜果敢地開始了縝密的計劃,所謂謀定而後動。第二十六回,小紅路遇李嬤嬤,得知寶玉要叫賈芸來,便故意套李嬤嬤話,以確定消息的真實性。確定後,便站在路上等,果然一會兒小丫頭墜兒跑過來,說叫她去引賈芸到怡紅院來,如此絕妙機會,小紅怎能錯過?如願等到賈芸,匆忙見上一麵,雖不方便對話,但二人之間眉目傳情,互相更確定了彼此的心意。賈芸見過寶玉,依舊由小丫頭墜兒領出大觀園。一路上賈芸裝作不經意一長一短和墜兒閑聊,把寶玉房裏的丫鬟打探的清清楚楚,特特問到小紅,說起手帕之事,並說自己恰巧撿到了一塊。因小紅之前有意叮囑,說有人撿到自己手帕,歸還後定有謝禮,墜兒不做他想,代小紅索回手帕,誰知賈芸給墜兒的卻是自己的一塊,並再三叮嚀要有“謝禮”。 不諳世事的墜兒尚天真爛漫,絲毫不知自己竟做了小紅和賈芸之間“互換信物,以物傳情”的“紅娘”信使不得不佩服這二人的心思機巧,配合默契,竟謀劃得天衣無縫。再說小紅為這手帕,在滴翠亭和墜兒聊起“謝禮”之事,小紅七彎八繞,還要墜兒賭咒起誓不告訴旁人,為防人偷聽,又特地打開全部隔子,小小年紀,那份機敏和城府,不由人由衷歎服。不過她不曾料想,她們的這番對話竟教寶釵聽了個正著,寶釵素知小紅“眼空心大,是個刁鑽古怪東西”,為摘清自己,寶釵急中生智,使出了“金蟬脫殼”的法子,笑說自己在和黛玉躲迷藏,反問她二人看見林姑娘沒有,返身把這鍋甩到了絲毫不搭架的林姑娘身上,小紅墜兒唬了一跳,均信以為真。真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論心機深沉,小紅還遠不是寶釵姑娘的對手,當然這是題外話。

根據小紅更名時的幾條脂批,有人推斷作者寫芸紅戀,是為了襯托寶黛戀。如第二十四回,說這小紅本姓林(脂批:又是個林),小名紅玉(脂批:紅字切絳珠,玉字則直通),依照曹公善用的“間色法”,推斷小紅在影射絳珠仙子黛玉。從某種程度上說,和晴雯一樣,小紅也是黛玉的影子。在戚序本中也有這樣一條批語:“凡小紅傳皆為黛晴而作”。芸為草,玉為石, 芸紅之戀也是一段“木石姻緣”,甲戌本二十六回夾批曰:“原非書中正文之人,寫來間色耳”。當然此說法是否定是曹公原意,或可爭議、商榷,但不可否認,曹公給書中人物取名之講究,寓意之豐富,確實是古往今來無出其右者。書中名字帶“玉”者凡五人,寶玉、黛玉、妙玉、蔣玉涵、林紅玉,再加這個不讓叫玉的“林紅玉”,與黛玉不過是玉的顏色不同,自然絕非隨意為之。可以看出這五個“玉人”的性格中均有至純至堅的特質,且在書中均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若說黛玉和寶玉的愛情是不染俗塵的“仙”緣,則小紅和賈芸的愛情才是泥胎肉身的“俗”緣,因其俗,在現實生活中反而更容易生長。從脂批可以推知,小紅和賈芸終成眷屬,並在賈府蒙難時對王熙鳳和寶玉都施過援手。二十六回批語:“獄神廟回有茜雪,小紅一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歎歎。”二十七回總評:“且紅玉後有寶玉大得利處,此於千裏外伏線也。”二十四回脂批:“(賈芸)孝子可敬,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這些文字均表明小紅和賈芸在賈府敗落後將對寶玉等人有重大出力之處,87版電視劇“紅樓夢”結局便是參考了脂批所拍,廣為觀眾所接受。從這些事實來看,賈芸極有可能也是作者真實人生中有十分接近的原型的人物,而高鶚續書中將賈芸寫成一令人不齒、無惡不作的小人,和賈環、王仁一道為還賭債而拐賣巧姐,基本可以肯定與曹公原意相去甚遠。兼且續書中對小紅隻作為王熙鳳的丫頭之一一筆帶過,更逆雪芹原稿本意,程高續本之惡劣於此可見一斑。

小紅、賈芸這一對紅樓中的小人物,憑借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追求他們本該就配有的人生幸福,即令今時今日,也堪可勵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