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故事(十)

來源: 朝霞滿天 2020-10-16 17:22: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522 bytes)

16 名譽之戰

Newton比Leibniz年長幾歲,他們雖然通過幾封信,彼此卻從未見過麵。

自從《原理》問世以來,Newton的聲望在英國如日中天,隨之而來的八卦新聞是少不了的。比如他不修邊幅,從不梳頭,鞋帶鬆了也不係一下。還有就是他請朋友吃飯,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就趕緊鑽進書房。朋友實在肚子餓了,左等右等等不到Newton,就把飯全給吃了,然後拍拍屁股走人。Newton出來後,發現飯桌是空的,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吃過了。

Newton是偉大的天才,能製造先進的望遠鏡,自然也會煮雞蛋。有一次Newton餓了,煮了幾個雞蛋。打開鍋蓋要犒勞自己的時候,雞蛋去哪啦?鍋裏隻有一塊懷表!

前麵我們提到,1699年,有個叫Nicolas Fatio de Duillier的瑞士人公開叫板,說Leibniz 借用了Newton的方法。據說原因是這樣的:他也給出了一個Johann Bernoulli問題的解答,因為錯過了最後期限沒有被提及,對Johann很不滿意,殃及Leibniz。誰叫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人呢?

Leibniz自然不服,在Acta Eruditorum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為自己辯護。同時他還給皇家學會寫信,表達了對Fatio的不滿。此時事態暫時沒有擴大。

又得回過頭說說Newton。Robert Hooke(1635—1703),也是皇家學會會員,和Newton不太對付,總愛給Newton上點眼藥,挑點刺。Newton的《原理》出版後,Hooke就指出,萬有引力剽竊了自己的想法。Newton不高興,後果很嚴重,導致他的另一本書《光學》遲遲不肯發表。他發了誓,隻要Hooke還活著,他就準備一直將《光學》壓在箱底,看誰熬得過誰。1703年Hooke去世,Newton的《光學》終於在1704年得見天日。Newton在書中加了兩個附錄,是他兩篇關於微積分的文章。

1705年,在Acta Eruditorum雜誌上有一篇匿名評論文章,對《光學》作出的評價不錯,但對附錄中的兩篇數學文章有些看法,暗指除了對相關術語改頭換麵,主要內容與Leibniz的文章大致雷同。換句話說,就是指Newton有抄襲之嫌。雖說匿名,大家推測就是出自Leibniz。這樣一來,又是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了。接著Newton和Leibniz的支持者免不了你來我往相互嘲弄一翻。

三年後的1708年,有一個叫John Keill的蘇格蘭人,指名道姓地說,Newton博士先發明了微積分,而後Leibniz改頭換麵將結果發表在Acta Eruditorum上。這已是赤裸裸的指控剽竊了。

不知何種原因,Leibniz在1710年才看到Keill的文章,少不了又得生一番悶氣。也許受到Bernoulli兄弟的慫恿,1711年他向皇家學會多次寫信,要求主持公道,出麵解決這類不實指控。這實在是一個下下之策。

Hooke死後,Newton年年當選皇家學會會長。另外,英國王室當時與Leibniz的雇主Hannover朝廷還有些微妙的關係,這時指望皇家學會主持公道,是不是太一廂情願了?

當時的英國女王是Anne,她沒有子嗣,因此王位繼承人就得依法解決。Leibniz是法律專家,精通各種法律,碰巧他的主人是女王的什麽親戚,依據法律,有可能成為將來的王位繼承人。所以當時的英國人普遍對Hannover王朝沒有好感。哪個英國人會希望一個德國人來做自己的國王?

皇家學會真的在1712年3月組成了一個委員會,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經過不到兩月的時間,學會匆匆做出了裁決,Newton才是微積分的真正發明人。

這樣一來,Leibniz就成了鐵板釘釘的抄襲者啦!Leibniz 再三抗議,不管用。

裁決羅列了不少事實:Newton手稿表明1669年以前他就發現了微積分;他的朋友圈以及朋友圈之間的信件可以證明;Leibniz兩次到訪倫敦,見到了不少專家,有機會接觸到Newton 的手稿;Newton 和Leibniz有過兩次通信,信裏Newton透露過相關信息。其中完全沒有Leibniz方麵的說法。

事到如今,可以說Leibniz輸掉了這場戰役。

接下來,Leibniz每況愈下。1714年,他的主人真的成了英國喬治一世(George I)國王。他本以為可以隨新國王一同前往倫敦的,結果國王要他留在德國,繼續編纂尚未完成的家譜。

兩年後Leibniz去世,參加他葬禮的隻有他的秘書一人,因為大多數同僚都已去了倫敦。一代宗師,晚景淒涼如此,不勝唏噓。

Newton這邊完全不同,飛黃騰達。

  • 1703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會長直到逝世。
  • 1705年他被女王Anne封為爵士,於是可以在名字前麵加上Sir這樣尊貴的稱號,叫Sir Isaac Newton了。
  • 1727年逝世時享受國葬,葬在Westminster Abbey教堂。

1726年《原理》第三版發行,這時Newton已經刪掉了第一版中和Leibniz有關的文字了。那時他還提及Leibniz有個和我相類似的數學方法。哈哈,偉大的Newton,到底還是有點小雞肚腸。

後來的史學研究發現,皇家學會羅列的所謂事實經不起推敲,許多證據都出自Newton本人之手。因此當事的雙方是獨立發現微積分的,Newton發現時間早些,Leibniz卻更早發表,而且後者所用的符號更為簡潔先進。Leibniz和Newton共同作為微積分之父,名垂千古!

Leibniz雖然晚景淒涼,死後卻慢慢越來越風光了。歐洲大陸得益於他簡單方便的表述,使他的微積分得以發揚光大,而英國數學家卻拒絕使用Leibniz的符號,不與大陸同行交流,在接下來的近百年時間,科學研究大大落後於歐洲大陸。

可以說,雖然Leibniz輸掉了一場戰役,卻贏得了整個戰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