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思夫人(連載三)

來源: 格利 2020-02-23 07:36: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943 bytes)
/格利
 
 
我的筆友費特先生也來見我了,二十年後還能找到他真是一大奇跡。這種奇跡也隻有在美國才可能發生。原來以為失去聯係二十多年了,很難找回他了。事前我問過我老師,是否知道我筆友的近況,她也說不知道,可能費特隻是佩思博士的朋友,她不熟悉也說不定,我猜。
 
但我保存有我筆友1989年的最後一封來信,這封信上有他的地址和姓名。
 
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給我兒子說了一下。誰知他還真的當一回事幫我在網上查了起來。全國同名同姓的也很多,你怎麽來判斷那個人就是你所要找的人呢?
 
好在我還提供了詳細的個人資料,比如說年齡、性別、原住址等一些信息。但已經夠了,在信息業和市場經濟十分發達的美國,已有許多私營專業公司收集個人資料,采取收費的辦法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我們付了兩塊美金,就得到了我們想要的關於我筆友的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過去曆年來所住過的主要地址以及電話號碼。我兒子說如果付更多一點費用的話,還可查到此人的納稅狀況和犯罪紀錄。我說不必了,我們又不是開公司需要查人家的底細和信用紀錄。
 
但遺憾的是,剛開始我們打那個留在資料裏的唯一電話號碼卻沒有人接。兒子教我分別給三個他原來住過的地址去一封信。
 
最後奇跡出現了。
 
就在我到達鹽湖城的第二天,我老師告訴我,次日,Jon Felt將來她家與我會麵。我真是大喜過望,原來一件看似不太可能的事竟然成了現實。 
 
這是我那次鹽湖城之行的重要收獲之一。
 
正如奧巴馬總統兩年前在上海曾經對中國的年輕聽眾所說的,他並不認為網絡管製是一件好事情,恰恰相反,網絡開放是信息時代的需要。
 
在美國,網絡的使用十分普及。人們隨時隨地使用網絡的畫麵無處不在,我在機場候機、在圖書館閱讀、在咖啡館小坐……很多時候都可以看到很多人隨地一坐,打開手提電腦就可上網,到處都有網絡接口。
 
我兒子原來初一時有過一個美國老師,當時也是來中國大陸暑假義務教授中學生英語的,兒子聽過她的課。到我兒子大學畢業,以後又到美國讀書之後,通過無所不能的網絡也找回了他過去的英語老師。而此前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聯係。
 
網絡生活真的是很神奇!
 
 
Jesten在他外祖母的委托下一直用E-mail與我聯係相關事宜,有時候也打打電話。
 
到了鹽湖城交談起來我才知道,Jesten幾年前曾作為一名年輕的傳教士到過台灣傳教兩年,他一口比較流利的漢語就是在那裏學的。
 
我問他不傳教的時候,都幹些什麽工作。他回答說現在一個高爾夫球場做事,是球場裏餐館的服務人員兼球場的工作人員。
 
說到傳教,鹽湖城2005年新建成的摩門教會議中心可容納二萬一千人,空間十分宏大,富麗堂皇,音響效果極佳。每個星期天上午有一個固定的音樂節目並通過一個固定的電視頻道同步向全世界直播傳教。
 
音樂會公開演出,不收門票。我看見有很多誌願者在會場內外服務。音樂會結束後,有各種語言的導遊教徒姐妹帶領人們遊覽聖殿廣場周圍眾多的教會建築設施,向人們介紹教會的曆史。
 
一位從香港來的年輕漂亮的傳教士郭姐妹用普通話給我們當向導。
 
盡管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雪,天氣仍還很冷,有零下十二度。我沒有很好準備,穿得很少,被凍得受不了,膝蓋生痛,但仍興趣盎然。
 
Greig陪同我在導遊的引導下遊覽了聖殿廣場。晚上我意猶未盡,又央求他帶我欣賞了聖殿廣場美麗壯觀的夜景。
 
觀景的人們來自城市的各個角落和四麵八方。許多小孩在玩雪仗,更小一些的小孩則躺在手推車裏被父母親推著也來賞玩。夜景在眾多聖誕樹燈光的裝飾和影照下顯得有幾分神秘、可愛和親切。
 
Greig耐心地向我講解了聖殿廣場的由來。這是一棟總共花了四十年時間才建成的雄偉建築物,據旅遊小冊子介紹,這個聖殿與我國的長城齊名。
 
聖殿現在一般不對外開放,隻用來作為結婚儀式和教徒洗禮的莊嚴場所。
 
Greig是一位六十五歲的退休律師。人很和善熱情,性格與模樣像及了他的父親佩思博士。幾天來,從到機場接機開始他就一直陪伴著我。盡了他的地主之誼,使我那幾天在鹽湖城拜師和觀光的日子裏過得十分愉快。佩思夫人不顧年老行動不便也親自陪同我,跟隨他的車子在大鹽湖城地區繞了一大圈遊覽觀光。到過奧林匹克冬運會的滑雪場、遊覽了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校區、觀賞了大鹽湖、看到了美國農民的輕型飛機、憑吊了佩思博士的墓地……
 
在參觀了佩思一家故居(已轉售他人)和憑吊了佩思博士墓地之後,我們上了車,細心的Greig發現坐在後排的母親輕輕地在啜泣。他一麵開車一麵安慰母親。我也有些傷感,想到佩思博士當年精神充沛非常熱心地遠道而來教授我們英語,而如今他先離我們而去了。我無以回報,隻有在有限的生命裏,找機會多多看望仍健在的佩思夫人,打打電話與她老人家聊聊家常,延續我們的友誼……
 
我想我所做的這些就是人之常情吧!
 
更巧的是,Greig的兒子Brandon也是一名律師,子承父業,現在正在為美國英特爾(Intel)公司工作,在上海也有業務。幾年前他們一家人在上海住了五個月,他四歲的兒子當時也進了當地的中文學校學了一段時間的漢語,現在八歲了,仍能記得一些中文單詞。應該說他們一家跟中國也很有緣分。在與這一家子的聚餐上,我問那個曾經在上海住過的小朋友,麵對餐桌上那一大盤食物,能不能吃得完?小朋友風趣地回答我,”I can finish it in a week.”(一個星期都吃不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