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岸悲歌?(連載二) ——民國廣西省政府何縣長被害案始末?

來源: 格利 2020-02-16 06:49: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191 bytes)

/格利
 

時代像一股潮流,裹脅著每一個人不由自主地向前奔流。 

可以說何文運的命運從他一開始到保定軍官學校就學,甚至在此之前的到桂林廣西陸軍小學堂以及武昌湖北陸軍預備學校的就學,就決定了他以後一生的戎馬生涯,出生入死。 

下文筆者還要談到其它一些與此案有關的廣西籍保定軍官學校畢業生的人生際遇。 

要說他們保定軍官學校的廣西同學之間沒有交集,說什麼我也不會相信。 

但因時代久遠,要找到他們保定軍官學校同學之間關係的文字材料,還真是費了我的九牛二虎之力。 

黃夢年隻是其中一個例子【1】。 

1944年10月後,局勢越來越緊張。為了打通華中鐵路穿過湖南和廣西直達龍州,日軍正在強力進攻桂林和柳州,一時間來勢洶洶,誌在必得。 

白崇禧在柳州布置抗戰任務走後,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夏威將軍由永福矮嶺方麵敗逃至宜城,僅率參謀長韓鍊成及副官二人,來到黃夢年部住宿。三五天後,前方部隊第四十六軍的海競師退到柳城,甘成城師退至三岔,夏威擬固守宜山,但恐敵出羅城側擊宜山。有一天夏將軍與黃將軍在宜山的指揮部商量,請黃將軍推薦一位既熟悉本地情況又有軍事常識的羅城人為羅城縣長,以資協防禦敵。黃夢年馬上就想到了老同學何文運,認為何是最理想的人員。當時,何已出任白崇禧任命的柳慶民團副指揮官,是黃的副手。 

何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乒科畢業,曾任過中將軍官,民國十八年即1929年就曾擔任過梧州市公安局局長,資格老,從軍經驗豐富,可以信任。

黃夢年就此向夏威總司令拍胸膛打保票。 

保定軍官學校前後僅開辦了九期,每兩年畢業一期畢業生,是當時中國最權威的國立軍校,以後孫中山和蔣介石為了培養嫡係軍官成立的黃埔軍校與其不可同日而語。而何文運在保定軍校就讀的1917至1919年那幾年正是全國局勢比較穩定和軍校辦學品質最高的年份,那些年份就讀的軍校學生甚至還列有英日德等外文課程,具有國際辦學眼光和實踐。 

以後的北伐以及抗日戰爭時期,保定軍校的許多畢業生在北伐軍和國軍中都擔當了十分重要的職位,戰鬥中起到了重要的軍事骨幹作用,這一點在以後的國共軍事史中都有公論,不容置疑。 

保定軍官學校的一部分畢業生以後還曾擔任過黃埔軍校教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為什麽保定軍校沒有後來的黃埔軍校叫得響呢?眾所周知,北伐戰爭結束後,成立了以蔣中正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國民黨一黨獨大,出於自身利益和宣傳上的需要,國共兩黨都不可能去宣揚由北洋軍閥創辦的保定軍校,而致力於一味鼓吹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創辦的廣州黃埔軍校。

但事實上,黃埔軍校在保定軍校麵前則“嫩”得多。

二 羅城龍岸 

1944年春,太平洋戰區美軍發動強大攻勢,逼近了日本本土和中國大陸。日本軍國主義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日軍為了作最後掙紮,於1944年夏發動了打通由衡陽沿湘桂鐵路經桂林、柳州、南寧、龍州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的作戰,以便與占據在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東部等地的日軍連成一片,8月8日衡陽失陷後,日軍開始向大西南進軍,其勢迅猛,全州、桂林、柳州相繼淪陷,短短3個月,一片大好河山淪於敵手。 

1944年11月,侵華日軍第六方麵軍第十一軍的一個師團和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加上偽軍,共計約3000人,兵分兩路,其中一路1000多人往西入侵天河縣(現羅城縣天河鎮),另外一路也是1000多人往東入侵羅城縣。 

1944年12月16日,羅城縣城淪陷。 

何文運縣長到任三日,敵即陷羅城。何將縣署移住龍岸,軍事異常緊迫,先是策應桂林守城的楊森部過境,接著是第九十三軍甘麗初到了羅城。 

那個時候龍岸圩已經成了事實上廣西省北部的社會中心和權力中心。當時的廣西省行政權力中心已經撤退到百色淩雲縣,為了戰時便於指揮,將全省分為兩個省府直轄行政區,即桂柳行政公署(後改為桂北行政公署)和桂南行政公署,分別在戰時代行省府職能。 

當時各路國民政府機構和國軍人馬雜亂無章地先後退入龍岸地界,散居於龍岸以及四周各鄉村。行政上計有桂柳行政公署、柳慶專署和羅城縣署等各行政機構以及龍城中學等眾多社會機構和團體。軍方先後過境的有夏威的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部、有協防桂林守城的楊森部和九十三軍甘麗初部以及有從桂林保衛戰撤退下來的韋雲淞部等各色部隊。 

兵荒馬亂之際,何文運前段時間剛從河池南丹大廠礦主任卸職,當時賦閑在家,本來不想接受縣長職位。但在老同學黃夢年的再三力勸之下,勉強接受下來。所以後麵他被害時,被倪專員口出汙辱之詞,說什麼何文運有通敵嫌疑,不戰而退,顯然不符常理。如果何文運是私心雜念的,或是一直任縣長職務的,你這樣說他,可能還有點道理。但何文運是大敵當前,出於公心,出來做事。你再這樣說他,你的理由就站不住腳了,顯得牽強附會。抗戰勝利後,據國民政府調查,廣西在日軍第二次侵入期間沒有一個政府官員通敵,而這是在史料上有定論的。 

再說何文運剛到任三日,日軍即打進羅城縣城。他何文運即使想通敵也來不及啊。

何文運將縣署撤至家鄉龍岸圩。這裡情況熟悉,退可往深山三防鄉,進可在龍岸附近的四堡、黃金、寺門一帶以鄉或村為單位各處佈防抵抗和騷擾敵軍。 

後來,倪專員在被審時謊說,何文運不思抵抗,將縣城拱手讓給日軍,是扣押他和殺他的一大理由。 

這都是哪跟哪兒呀!國軍多少個軍師旅團正規軍部隊,從桂林柳州宜山一直敗退。他一個剛上任三天的縣長帶領地方民團能守得住一個縣城嗎?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當時軍事形勢異常緊迫,剛剛幫助在桂林守城的楊森部過境,接著又是第九十三軍甘麗初部到了羅城。這些部隊對佔領羅城的敵人,都不敢截擊,隻在羅城龍岸圩要糧拉夫。接著又是守桂林城突圍出來韋雲淞的散軍,到處騷擾。  
剛上馬的縣長碰到這種種為難事情,心中的煩惱,不言而喻。正在這個時候,桂北行署和柳慶區專署又同時向他要糧食。 

這時黃夢年部撤退到四堡圩,與桂北行署住在一地。 

大敵當前,何縣長遇到了什麽難題?黃夢年看到了什麽?前方將士重要還是後方將官命更貴?
(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