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女王情史記(下)-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到底錯在哪裏(1)

來源: 南澗采萍 2019-03-22 14:03:3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077 bytes)
(一)緣何生於帝王家

前言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1542年12月8日生,1587年2月8日卒),可能是十六世紀歐洲曆史上最具爭議和最摧悲的君主。她一生大起大落、一波三疊的經曆,不僅是她個人的榮辱得失,也牽動著半個歐洲的前途和命運。在她的生涯,起於三國君主繼承人的玫瑰夢想,經由眾叛親離階下囚的晦暗歲月,再以毅然決然走上斷頭台而結束. 這四十四年,有的是君主的悲歎和女人的不幸。
 
【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年輕時的肖像,十六世紀法國肖像畫家弗朗索瓦·克魯埃特(François Clouet) z現收藏於倫敦英國美術館 British Galleries)】
 
“緣何生於帝王家”這句話在瑪麗身上不是隨隨便便說著玩的。她的身上集結著蘇格蘭、英格蘭和法國三國皇家/貴族血統,加上愛爾蘭當時是英格蘭的屬地,她自己又是法國王後,瑪麗曾幾何時是一位將蘇格蘭、英格蘭、愛爾蘭和法國君主權把玩於股掌之中的妙齡少女。她美麗的外貌加上善良的天性就連她的敵人也不得不歎服,但她的一意孤行不會轉彎和政治態度的幼稚與政治手腕的缺乏卻讓她在自己的本土上也玩不轉,大半生都是個人人追著趕著喊打的可憐女人。

她的第一次婚姻雖然像童話般的美麗,但丈夫卻是個不壽永的,導致她尚未成年便守寡,終因被婆婆拋棄而回到娘家;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個天大的災難,以丈夫被朝臣當著她的麵謀殺而告終;她的第三次婚姻是個更大的災難,以自己被強暴和被迫讓位於自己繈褓中的兒子而告終。她自己一輩子最想做的就是取代伊麗莎白女王一世成為英格蘭女王,但卻被英格蘭政府囚禁十九年後砍頭。

該怎麽形容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呢,高貴、美麗、固執、衝動、勇敢、愚蠢、活著時人間的悲劇人物、死後墳墓裏的勝利者......?

是的,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就是這麽個複雜的人物,她是羅馬天主教眼裏的聖徒、新教徒眼裏的妓女;有時候是機智的君主、但更多時候隻是個頭腦發熱的糊塗女人;有時候令人為她同情灑淚,有時候又讓人為她感到不值。但不管曆史如何評價她,瑪麗·斯圖爾德女王的執著和勇氣都是值得後人欽佩的。

且聽我慢慢道來。

故事的起源是奶奶

要把蘇格蘭的瑪麗女王的事情說清楚,就一定要先交代一下她的血統傳承。而要說清楚瑪麗的出身,有一個人就必須首先交代清楚,因為她是瑪麗後來憑血緣爭奪英格蘭王位的關鍵,也是她最終從墳墓中擊敗伊麗莎白女王的根本。她就是英格蘭都鐸王朝的開創者亨利七世的大女兒瑪格麗特公主 (Margaret Tudor),我們故事女主人公的祖母。

但在說瑪格麗特之前,需要解釋與都鐸王朝有關的好些個瑪麗。

1. 瑪麗?都鐸(Mary Tudor):亨利七世的小女兒,瑪格麗特公主和亨利八世的妹妹,是我們故事女主的姨奶奶。
 

2. 瑪麗?波琳 (Mary Boleyn):亨利八世的情婦及他第二任王後安?波琳的姐姐,和我們故事女主沒有直接血緣關係。

3. 瑪麗?都鐸(Mary Tudor):英格蘭的瑪麗一世 (Mary I of England),史稱“血腥瑪麗”,亨利八世長女,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的姐姐,是我們故事女主的表姑。
 

4. 基斯的瑪麗 (Mary of Guise,法語Marie de Guise):我們故事女主的生母。

5. 瑪麗?斯圖爾德(Mary Stuart,亦采用法語拚寫 Marie Stewart):這才是我們故事的女主,蘇格蘭的瑪麗女王。【以下便稱她為瑪麗,如果需提及另外幾個瑪麗,則用全名表述。】 

英格蘭的瑪格麗特公主1503年奉父王亨利七世之命和親蘇格蘭,嫁給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James IV),成為蘇格蘭王後。瑪格麗特公主一共為詹姆士四世生了四個兒子,老大老二都沒活過兩歲,老三就是瑪麗女王的父親,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五世。

1509年瑪格麗特的父王亨利七世去世,弟弟亨利繼位為亨利八世。但亨利八世沒有繼承先王外事和平政策的衣缽,選擇主動和法國開戰。瑪格麗特的丈夫詹姆士四世必須在法國和英國之間選擇同盟,因他是羅馬天主教徒,且非常看不順眼亨利八世這個小舅子,所以他選擇了法國。

蘇格蘭-英格蘭關係迅速惡化,好戰的詹姆士四世在王後瑪格麗特的極力反對下,親自上陣帶兵攻打英格蘭。結果蘇格蘭大敗,1513年9月9日詹姆士四世在英格蘭和蘇格蘭邊境地區戰死,死後屍首被英格蘭士兵搶走作為戰利品運到倫敦,卻一直得不到安葬,後來屍體還被弄丟了,到今時今日都不知下落。

詹姆士四世死的時候,給瑪格麗特留有兩個幼子。長子詹姆士一歲半,即登基為蘇格蘭的詹姆士五世。次子亞曆山大才四個半月。詹姆士四世出征前有旨,自己死後,隻要王後瑪格麗特不嫁人,她就是幼主詹姆士五世的攝政王。

然而,蘇格蘭國家雖小,國中幾大貴族門閥都不是省油的燈,朝中勢力一直是分裂的。瑪格麗特是英格蘭公主,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打了好幾百年的戰,相互之間的仇恨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說得完的,加之幼主才一歲半,誰知道這個小娃娃能不能長大成人,所以蘇格蘭朝中反對瑪格麗特的人相當多,尤其是詹姆士四世的堂弟奧爾巴尼公爵約翰·斯圖爾德(John Stewart, Duke of Albany,他是詹姆士二世的二房孫子,這個爵位已於1917年被廢除),幼主的堂叔。

瑪格麗特需要在朝中尋找支持,她找到蘇格蘭大門閥之一的安格斯伯爵(對的,就是安格斯牛肉的原產地)阿奇博爾德·道格拉斯(Archibald Douglas, 6th Earl of Angus)。瑪格麗特和道格拉斯同齡,當時都隻有25歲,還一個新寡一個新鰥,一來二去的兩人就暗生情愫,在1514年8月秘密結了婚。按照詹姆士四世的遺旨,瑪格麗特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攝政力,皇叔約翰不僅接任攝政,而且順理成章地成為瑪格麗特兩個兒子-娃娃國王詹姆士五世和吃奶公爵亞曆山大小王子-的法定監護人。這期間亨利八世多次派人暗中聯絡姐姐瑪格麗特,讓她帶著兩個兒子逃離蘇格蘭回到英國,但瑪格麗特卻拒絕了亨利的建議,堅持留在蘇格蘭,因為她知道亨利隻是想通過她的兩個兒子來控製蘇格蘭。瑪格麗特的忠心在蘇格蘭這邊,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架勢看來是到哪都一樣啊。
 
【攝政王約翰?斯圖爾德威逼瑪格麗特王太後交出她的倆孩子,娃娃國王詹姆士五世和繈褓中的亞曆山大小王子。1861年蘇格蘭油畫家約翰?費伊徳(John Faed),現由蘇格蘭國家美術館收藏】

 瑪格麗特很快懷上了道格拉斯的孩子,因安格斯與英格蘭接壤,所以道格拉斯一直是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之前腳踩兩隻船的。得知瑪格麗特懷孕後,亨利八世派人將她接到英格蘭北方的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的哈伯特城堡(Harbottle Castle,現已成遺跡)。瑪格麗特1515年10月在這裏生下女兒瑪格麗特·道格拉斯。

轉這麽一大圈說這麽一通,是因為這個女兒瑪格麗特·道格拉斯1544年嫁給了一位流亡在英格蘭的蘇格蘭貴族倫諾克斯伯爵馬修·斯圖爾德(Matthew Stewart, 4th Earl of Lennox),他們的長子達恩利勳爵亨利(Henry Stuart, Lord Darnley),就是我們故事女主瑪麗女王的第二任丈夫。

筆者著實花了一點時間製作了下麵這張家庭樹圖,您應該可以從中對瑪麗的血緣關係理出個大概。

 
瑪格麗特畢竟是亨利七世的女兒,她看出安格斯伯爵道格拉斯是個遊手好閑、專吃軟飯的男人,沒有政治前途可言,於是就想離婚。她回過頭去找攝政王約翰求助,約翰幫她從羅馬教皇那裏獲得離婚準許,理由是瑪格麗特的丈夫詹姆士四世的屍首一直沒找到,所以他很可能沒死,因此瑪格麗特和道格拉斯之間的婚姻就不合法。兩人於1527年正式離婚,兩人做了13年夫妻。

離婚一年後(1528年),瑪格麗特二次改嫁給一個也叫亨利?斯圖爾德的貴族後裔,該男雖是斯圖爾德王朝開山鼻祖羅伯特二世的第七代男祠直係後裔,但因幾代都非長房,所以他本人並無爵位。而瑪格麗特作為蘇格蘭王太後,有自己專用的族徽,在蘇格蘭擁有四座城堡和一座王宮,其中包括蘇格蘭皇家愛丁堡之外的主要行宮之一斯特林城堡(Stirling Castle)。而且瑪格麗特還繼承了她母親約克的伊麗莎白的美貌,所以即便是孀居一次又離異一次,對於蘇格蘭門閥子弟來說,瑪格麗特仍然是一個無窮的寶藏。
 

 
瑪格麗特王後的專有族徽

瑪格麗特第三次嫁人時兒子詹姆士五世已經16歲了,弟弟亞曆山大王子早已夭折,13歲的同母異父妹妹被舅舅亨利八世的首席大臣紅衣主教沃斯利收為教女在英格蘭接受教育。少年天子詹姆士五世對母後再婚十分惱怒,因他與第一任繼父安格斯伯爵感情甚好,以至派兵與安格斯伯爵聯手攻打斯特林城堡,將母後的新丈夫抓獲並關入大牢。之後詹姆士五世從愛丁堡趕到斯特林城堡,母子見麵後難免一頓唏噓,少年天子不僅原諒了母親,赦免了第二任繼父,還將這第二任繼父加封為梅斯文勳爵(Lord Methven)。三婚後瑪格麗特與丈夫亨利搬到她的另一座私人財產梅斯文城堡居住,並任命丈夫為城堡的衛兵總領。兩人婚後生有一女,但未成年。

雖然那個時代的人大多是短命的,疾病是一大原因,女人生孩子又是一個原因,而對君主和貴族而言,政治暗殺、獲罪砍頭又是一個原因;死法簡直太多了。而瑪格麗特和第三任丈夫在梅斯文城堡一起生活了十幾年,她見證了兒子的兩次大婚(第一次娶的是法國瓦盧瓦家族的瑪德琳郡主 Madeleine of Valois,第二次娶的是法國基斯家族的瑪麗郡主),於1541年10月在梅斯文城堡去世,享年51歲。僅僅1年零2個月之後她的兒子詹姆士五世就戰死了。此時我們故事的女主才剛呱呱落地6天。

故事的前奏是媽媽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生活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她的母後,法國郡主基斯的瑪麗(Mary of Guise)郡主。瑪麗郡主的父親基斯公爵是當時法國朝廷的掌權人物,而她的侄子就是法國三亨利戰爭中的基斯公爵。基斯的瑪麗郡主18歲那年嫁給24歲的法國隆格維爾公爵(Duke of Longueville),成為隆格維爾公爵夫人,為隆格維爾生下一個男繼承人。但1537年6月隆格維爾公爵病故了,給基斯的瑪麗留下一個遺腹子(未能成年)。基斯的瑪麗郡主21歲就成了兩個孩子的寡母。

這位身材高大、皮膚白皙、麵容姣好的法國郡主寡婦立即讓歐洲各王室趨之若鶩。蘇格蘭的詹姆士五世,他的第一任王後、法國公主麥徳琳不久前死於肺結核,詹姆士五世想再娶一位法國妻子以鞏固蘇法聯盟。

而英格蘭的亨利八世,他的第三任王後簡·西摩也在這一年的十月份死於產褥熱,為了阻止蘇格蘭和法國之間的聯盟,亨利八世自己也向基斯的瑪麗郡主求婚。據說亨利八世對法國大使說:“請轉告瑪麗郡主,我是個高大的男人,需要一個高大的女人做妻子。”

鑒於亨利八世的前科,為生兒子將自己的王後離異一個又斬首一個(見《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後》),基斯的瑪麗郡主詼諧地回答傳話的大使,說:“我也許是一個高大的女人,但我的脖子卻很細。”

關鍵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後安?波琳少年時曾在法國宮廷生活了七、八年,是兩任法國王後的仕女,因此基斯的瑪麗郡主小時候一定是在法國宮廷裏見過安的。加上宗教立場的不同,基斯的瑪麗當然不會選擇亨利八世。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接受了詹姆士五世的聯姻要求。為了籠絡詹姆士五世,好共同對付英格蘭,弗朗索瓦一世不僅賜給基斯的瑪麗郡主公主級別的嫁妝,而且允許郡主保留頭婚的嫁妝。按照瑪麗郡主自己的意思她是不願意這麽快就再嫁的,但君命難違,公主郡主的職責就是聯姻,於是基斯的瑪麗郡主1538年嫁到了蘇格蘭成為蘇格蘭王後。

雖然詹姆士五世的第一任王後麥徳琳無出,但他此時卻已經有一大群私生子,據說這是他的第一任繼父安格斯伯爵慫恿他尋花問柳的結果。好幾個貴族女子一共為他生了6子2女,其中3個孩子是在詹姆士五世20歲之前就生了的,這些孩子全被詹姆士五世承認,其中最受寵的情婦生下的兒子被賜和他自己同名,並加封伯爵,即第一任莫瑞伯爵詹姆士?斯圖爾德(James Stewart, 1st Earl of Moray),他就是是我們故事女主蘇格蘭的瑪麗女王的同父異母長兄和主要政敵。

基斯的瑪麗郡主嫁到蘇格蘭後,一連為詹姆士四世生了兩個兒子,但都沒活過周歲。瑪麗是他們之間的第三胎也是唯一活下來的孩子。
 

 瑪麗的父王詹姆士五世和母後基茲的瑪麗郡主
 
(未完待續)
【未作特殊說明之圖片均來自網絡公眾區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