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獨上西樓 (一百二十二)高中
轉眼冷俊和冷衛星到了初中畢業的年齡。這個時候,自1966年停滯的高中教育在全國各地恢複了。但是每屆初中畢業生裏,隻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才能被高中錄取。
冷俊一向是個好學生。除了數理化之外,他對英語情有獨鍾。他是班上的英語課代表,老師同學都說他有語言天賦。冷太太對學外語一向有心結,但是孫子的事情她已經很難幹涉了。老三冷尚中和老三媳婦金淑慧在東北這些年雖然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但是也沒有隨便走動的自由。他們跟兒子冷俊已經有幾年沒見麵了。老三家兩口子的工資都比較低,他們到了東北的第三年添了另外一個兒子,冷傑。金淑慧是個非常能幹,很善於持家的女人。雖然收入不高,家裏家外都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條。她自己種菜,養雞,到山裏採蘑菇。自從知道母親失去了房產的收入,他們每個月都給兒子寄錢,多則十塊,少則五塊。金淑慧還將自己採的蘑菇曬幹寄回家去孝敬婆婆。但是冷俊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奎雲打理。
對於孩子是否繼續上高中,老三兩口子是非常一致的。他們希望孩子多讀書。雖然“讀書無用論”被捧上了天,冷家的傳統還是盡可能地讓孩子多學些東西。
與老三夫婦不謀而合的是老大冷尚民和李素貞夫婦。尚民雖然還被關在牛棚裏,但是當妻子素貞提起衛星是否應該上高中的時候,他說:“這不用商量吧?隻要學校讓他上高中,就讓孩子多念兩年書吧。他自己不是也很想多學習嗎?”
的確,冷衛星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孩子。在學校裏,入團對他來說是不可能的。家庭出身把他排斥在了許多跟政治有關的團體和活動之外。作為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子,他不可能心平靜氣地接受這一不平等待遇。然而這是那個年代的特征,個人豈能扭轉這一切?所以,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兩件事裏,讀書和籃球。
不論是數理化還是語文,外語,冷衛星都是邯鄲一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他對化學的癡迷在那個年代的中學生裏是很少見的。這來源於他的中學化學老師。汪老師畢業於複旦大學化學係。以前是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因為出身不好,被下放到邯鄲一中做中學教師。他對冷衛星特別賞識,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在化學實驗室給冷衛星吃小灶。冷衛星也沒有辜負汪老師的期望,每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一名。
十五歲的時候,冷衛星就已經長到一米八了。除了個子高以外,他還特別靈巧,反應很快。學校籃球隊裏,冷衛星很早就成了主力。課餘時間裏,他常常抱著籃球在操場上練投籃。為了加強體力,他每天堅持跑步。清晨的街道上,人們總能看到他矯健的步伐。
這一年的初中畢業生裏,北京升入高中的名額是百分之三十。邯鄲隻有百分之二十。冷俊和冷衛星都因為家庭出身被列入“考慮”的名單裏。那個特殊的年代裏,中學沒有校長。主持學校工作,決定一切大事的不是軍代表,就是工宣隊。隻有讓他們覺得哪家的孩子配得上繼續學習,孩子們才能進高中學習。
為了孩子能夠繼續學習,李素貞破例去求了鄰居朱少梅。少梅的丈夫也是本地人,如今在外地的軍營裏當營長。少梅丈夫的發小是邯鄲一中的工宣隊領導。朱少梅去見了那位領導,以自己夫婿的名義送去了李素貞準備的煙酒,那是李素貞從牙縫裏擠出來的錢買來的。一中的那位領導自然知道冷衛星這個很有名氣的學生。他以籃球隊不能沒有這個主力為由解決了其升高中的問題。
沒有人能夠幫的上冷俊的忙,他隻能靜靜地等待命運的安排。好在學校的老師們對他很了解,很賞識。他們極力說服學校的軍代表,最終,冷俊被批準上了高中。
在北京和邯鄲,出生在同一年的兩個堂兄弟終於如願以償地走進了高中的課堂。他們心中的激動和喜悅大概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到的。
版權歸蝸牛湖畔所有,未經本人允許,不得轉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