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我抽空又讀了一遍母親的(大學同學聚會紀念冊),
母親畢業於1962年,陝西省某大學化學係。畢業前一個月,
轉回頭說(紀念冊),是他們班的兩次同學聚會紀念。
我知道喬老師,因他是西安市某中學的高中化學老師。
另外,其他同學,除十個左右在西安工作,其他都分配去陝西各縣,如陝南旬邑,陝北橫山縣等等。且因過去時代,戶口隨著分配地方走,很多都在當地中學等教育單位一呆就是三十幾年。文革後期,有些就辦調動,調回原籍所在(我父母從榆林調回西安,有些從陝北調回鹹陽)。(另隱情是1966年後,中國大學停止招生。即大學院校培育的大學生,真就是不夠分配不夠用,特別是偏遠地區。已畢業的大學生們,真的是長期忙碌在各縣一線教學崗位上).
他們同學中,有被打成“右派”,下放幾年的。有因家庭困難,不能服從分配,在西安成黑戶,做了十幾年飯堂員工(實際就是臨時工,沒編製的。反正人要吃飯要養家,有個工作比沒有強).也有革命軍人,比同學大個十歲左右,保送進大學的。總之,都是兢兢業業一輩子化學教育事業,無怨無悔。
我看畢業時分配到西安的同學,哪幾個會是在畢業前夕鬧事,把我父母驅趕到陝北榆林的?哪個我母親從不提起?從不來往的?舊賬了!不提了!母親已85歲,她同學很多都去世了!
我有鄰居大媽是1963年天津某大學化學機械專業畢業的。據她講,他們畢業分配也形勢緊張,哭的鬧的吵的。很多同學畢業後都從不來往,因為畢業分配結恨.
我也想過,這一個畢業分配決定人一生(至少十五年的去向,實在是事關重大,實在也是不合理不合情啊!這是中國國情和政策造成的!讓多少人怨恨啊!但我鄰居大媽也說,那時國家到處缺人,大學畢業生不夠分配的,隻好一個省一個兩個。故而她若幹年間,沒有過同學會,根本聯係不上)。
總歸,看了在2005年65-70歲左右的一群老牌大學生們各自回顧他們的一生,懷念學生時代的友情。隻有感慨:時代的烙印,影響他們每個人。個人的意願,在那個時代是不被重視的,個人的抗爭是渺小的,能做的隻能是在本職崗位上任勞任怨,大多數人也願意任勞任怨,不計得失。
我跟母親一代差不多隔30年,我的同學們,也都工作了30幾年了!大家會如何回顧各自的一生,如何緬懷學生時代。母親同學中的熱心人,編纂了這本同學紀念冊,樸實實在,且許多老輩人還有中國國畫或書法或格律詩的才藝秀秀,放我這一代還不會這些呢!至少我不會!哈哈!
僅以此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重讀“母親的大學同學紀念冊”有感
所有跟帖:
•
我們年級今年有人提議畢業四十年聚會,一百多人的年級,隻有十來人回應,嘿嘿。
-VCPP-
♂
(239 bytes)
()
05/19/2025 postreply
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