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葬麵麵觀

來源: 少壯軍人 2022-09-18 18:01: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425 bytes)

國葬麵麵觀

 (2022-09-18 17:23:13)下一個

       本月因兩個國家將舉行國葬而引發世界關注,一個是統治大英帝國及英聯邦國家臣民七十年的精神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而英國下院議長拒絕中國官方代表團前往西敏寺內瞻仰而觸怒國人。以及在9月19日也就是明天為女王舉行國葬,英國邀請世界500多位外國政要、領袖和王室成員出席葬禮,其規模將是數十年來最大。包括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習近平也在邀請之列,而中方派出王岐山值得玩味,一是回擊英國下院議長拒絕中國官方代表團前往西敏寺內瞻仰,二是降格參加以表達中英現在的關係。此次國葬也預示著昔日強大的日不落大英帝國同女王一同成為暮日餘暉的隕落告別。 


    另則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前首相安培晉三遇刺身亡,岸田文雄政府本月27日將舉行國葬引發日本民眾抗議反對,‘反對’和‘傾向於反對’的受訪者占60.8%,超過“讚成”和“傾向於讚成”的38.5%。許多市民團體上街高喊著“反對國葬”“不許使用稅金”的口號示威遊行,足見安培晉三不得人心,同時對岸田文雄政府信任度也是一個考驗。

    國葬這個被世人避諱禁忌的領域竟然在九月成為焦點,那就讓我們回顧曆史,找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國葬; 


  前蘇聯 


    1924年1月21日蘇聯第一任領導人和創始人弗拉基米爾·列寧逝世,1月27日,蘇聯為列寧舉行國葬,遺體舉行防腐處理移入克裏姆林宮城牆旁的紅場陵墓供蘇聯人瞻仰。 當蘇聯解體,儀仗隊被解散。 2018年俄羅斯國會議員建議在2024年(此時為列寧逝世一百周年)埋葬列寧遺體。而一國領袖國葬時是規模空前的風光隨著國家的崩解,不知何時入土為安? 


   1953年3月5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約瑟夫·斯大林去世,3月9日定為國葬日,中共代表團周恩來總理親自扶靈柩安放在列寧墓旁,當斯大林的遺體在莫斯科時間中午12點被放入陵墓時,類似的紀念活動在中國、蒙古、朝鮮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同舉行。國葬當日還舉行了閱兵式。當民眾聚集在紅場向斯大林表示敬意和哀悼時,因悲憤導致情緒失控的踐踏,致109人喪生。 

 
下麵鏈接摘自《斯大林遺體從列寧墓中被突然遷出之謎》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之後,遺體也被裝入水晶棺,安葬在列寧墓之中。 不過,斯大林的遺體在列寧墓裏隻安放了8個年頭。1961年十月革命節前夕,在一個深夜,斯大林的遺體被迅速地移出了列寧墓,然後又迅速地被移到列寧墓後麵、克裏姆林宮圍牆腳下安葬。 


斯大林遺體究竟是怎樣從列寧墓中被突然移出的?這曾經是全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由於蘇聯有關當事人對此守口如瓶,諱莫如深,所以外界一無所知。 


俄羅斯報紙不久前披露了尼古拉·紮哈羅夫將軍的回憶,才把這神秘的一幕和盤托出。 


尼古拉·紮哈羅夫將軍是克格勃第九局的負責人。在蘇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之後,就是紮哈羅夫奉命帶人把斯大林的遺體從列寧墓中抬出來裝入棺材,是他在斯大林的棺材上釘上了最後一枚釘子。正因為這樣,尼古拉·紮哈羅夫將軍是遷葬斯大林遺體的重要當事人,他的回憶終於揭開這一世紀之謎。 


蘇共中央作出遷墓決定 


尼古拉·紮哈羅夫將軍的回憶如下: 


1961年10月21日,蘇共中央在克裏姆林宮召開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

10月31日,黨代會的最後一天,列寧格勒州州委第一書記斯皮裏多諾夫登上講台,在簡短的發言之後建議把斯大林遺體遷出列寧墓。 

 
擔任會議主席的赫魯曉夫說:“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應當投票表決。有異議嗎?” 


“沒有。”聲音從大廳的四麵八方傳來。


“那麽我現在就把這一問題提交表決。讚成斯皮裏多諾夫同誌建議的,請舉手。好。反對的?沒有!棄權的?也沒有。建議一致通過!” 

會議大廳裏一片沉寂,代表們似乎還在等待著什麽。最後赫魯曉夫打破了冷場,宣布代表大會閉幕。


但後來的事情表明,代表們一致通過並非事實:表決剛剛結束,格魯吉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就匆匆離開莫斯科,回到了格魯吉亞。所以他沒有參加對斯大林的安葬工作。 


1961年10月31日,蘇共二十二大通過的決議指出: 


“鑒於斯大林嚴重違背了列寧的遺囑,濫用權力,對忠誠正直的蘇聯公民進行廣泛鎮壓,再將斯大林的遺體保留在列寧墓裏是不合適的。斯大林在個人崇拜時期的大規模違反法製和其他許多行為使得他的棺木再保存在列寧陵墓中成為不可能。”》


    1982年11月10日,蘇聯最高領導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死於心臟病,11月15日官方為其舉行國葬,葬於克裏姆林宮紅場墓園。而勃列日涅夫的遺容瞻仰視頻是最恐怖壓抑的,相信凡是看過此視頻的,無不為隻有靈柩處有燈光照射著這位前蘇聯領導人仰麵遺容,而四周是如此的黑暗陰森,一個個黑黢黢的身影悄無聲息從旁邊經過鞠躬致敬所產生毛骨悚然的不適。也許是因為如此,蘇聯的黴運不斷,之後幾位接任領導人上任不久就去世,加快了蘇聯崩塌瓦解速度。直到戈爾巴喬夫上任,終於讓這個在東西方對抗中幾十年的龐然大物蘇聯轟然倒塌。而前不久剛剛去世的戈爾巴喬夫,俄羅斯並沒有給予國葬待遇,而是以‘半國葬’方式出現,也許是普京政府借此表達對戈氏讓蘇聯解體將如今的俄羅斯淪落為二流都不如的國家的羞辱。 


    回頭再看法西斯德國二戰時期的不同尋常的國葬。 


   1944年10月14日,陸軍元帥隆美爾被其元首希特勒以叛國罪處死,攝於隆美爾在北非戰役的勝利給德國帶來的巨大榮耀,隆美爾被告知可以選擇服毒自殺,這樣可以免罪隆美爾家庭,同時也不會追究和他以前一起共事的人員。並在柏林給予國葬。隆美爾隻能被迫接受,以己之命換取家庭以及同僚的性命。

   隆美爾曾經是希特勒非常賞識的部下,他雖敬重希特勒,但同時秉持著特有的軍人性格特質。在阿拉曼戰役中曾當麵頂撞希特勒,並數次違抗命令。當非洲軍團在突尼斯投降後,隆美爾和希特勒就再也沒有親密的接觸。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具備優勢後,隆美爾至少兩次勸說希特勒停止在西線的抵抗並同盟軍和談停止戰爭,讓盟軍早於蘇聯紅軍穿越德國抵達歐洲的中心,阻止蘇軍對德國的占領。但希特勒根本聽不進去,隻要隆美爾稍加提及和平的請求,希特勒就大發雷霆。尤其在斯陶芬貝格參與刺殺希特勒失敗後,希特勒狂躁的掀起清洗浪潮。而參與謀殺希特勒組織中的霍法克中校,因為怕死說出了幕後指使者為隆美爾和克魯格兩位元帥的名字。而希特勒根據霍法克中校的供詞隻相信克魯格元帥參與其中,對隆美爾的參與仍持懷疑。
     當黨衛軍頭目希姆萊對希特勒說:“應該是可靠的。霍法克中校是謀殺集團的骨幹之一,我們並沒有用刑,是他主動供出來的。希特勒最終相信隆美爾是主謀,決定除掉,但強調要把隆美爾與其他人區分開來,不作同樣處理。如果盟國知道了這一切,對西線的戰事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第二天,前來逮捕隆美爾的兩個人與隆美爾密談,告知選擇自殺將給予國葬的待遇;否則將接受審判按叛國罪處死。隆美爾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問;‘希特勒知道這個決定嗎?’兩個人微微點頭。隆美爾絕望地知道自己成了替罪羊,十幾分鍾後隆美爾告別家人,跟著來人鑽進了汽車,在離家不遠的樹林裏吞下了毒藥……


當晚,納粹德國對外發布公告,隆美爾因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 

德國為隆美爾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接下來再看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葬 


       在滿清之前曆代的皇帝駕崩都要舉辦國葬,不僅百姓受苦受累,一些大臣,妃子、宮女、侍從包括陵墓挖掘者都有可能陪葬。中國曆史上從商朝開始有陪葬,而到秦漢後漸漸式微,說明是一種進步,但是到了遼代,陪葬之風又死灰複燃,比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就強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非常的恐怖愚昧。直到明代明英宗才結束了陪葬製度。 但是到了清朝又重新興起,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死後都有人陪葬。尤其入關後第一任皇帝順治死後,陪葬的妃嬪就有三十多人。康熙十分痛恨此惡行,下令廢止陪葬。但此後陪葬仍大量存在,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在法律上嚴禁殉葬,才結束了中國曆代的陪葬製度。 


 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在1916年12月18日,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國葬法》,下麵是摘抄 


《第一條 (適用範圍) 


中華民國國民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足以增進國家地位民族光榮或人類福利者,身故後得依本法之規定舉行國葬。 
第二條 (舉行國葬之程序)


國葬,應經行政院會議以全體委員無記名投票過半數以上同意議決舉行,由總統以命令公布之。 
第三條 (費用)

 
國葬費用經行政院核定由國庫支給之。 
第四條 (國葬典禮辦事處) 


辦理國葬時,應設立國葬典禮辦事處,其組織通則由內政部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第五條 (儀式) 

 
國葬儀式,由總統以命令行之。 
第六條 (舉行國葬日事宜) 

國葬舉行之日,由總統派員致祭,全國下半旗誌哀。

 
第七條 (國葬墓園)


內政部應會同首都所在地市政府,於首都擇定地點設置國葬墓園,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第八條 (祭堂之設置) 


國葬墓園內應立祭堂,於每年民族掃墓節日由總統派員致祭。 
第九條 (墓園祭堂之設計及式樣) 
 
前條墓園及祭堂之設計建築墓位及碑碣之式樣,由內政部會同首都所在地市政府擬訂,呈請行政院核定之。


第十條 (管理警衛事宜)

 
國葬墓園之管理警衛等事宜,授權首都所在地市政府辦理之。 


第十一條 (葬於國葬墓園之例外) 

 
凡國葬均應葬於國葬墓園,如願擇地另葬者,應經行政院核準由受國葬者之家屬領費自行安葬,但仍應於國葬墓園內建立碑記。 
第十二條 (施行日)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下麵是予以國葬的名單鏈接摘錄如下; 


《蔡鍔:1917年4月12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黃興:1917年4月15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孫中山:1925年3月14日國會非常會議決議國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國葬於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第二部《國葬法》。
譚延闓:1930年9月國葬於南京靈穀寺。 
盧師諦:1930年12月去世,國葬於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國葬於武昌卓刀泉南土宮山。 
唐繼堯: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國葬儀式。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國葬於北京香山。 
胡漢民:1936年6月17日國葬於廣州市郊。
邵元衝:1937年3月9日國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國葬。
熊希齡:1937年12月25日國葬。 
劉湘:1938年2月14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謝持:1939年5月6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國葬於重慶市。
戴安瀾:1943年緬甸北部茅邦村殉國,同年於廣州舉行國葬,1948年卜葬於蕪湖小赭山。 
張自忠:1940年5月28日國葬於重慶林園。 
佟麟閣:1946年7月28日國葬北京藍澗溝。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國葬於香港。 
1948年5月19日,國務會議通過六先烈國葬案,為柏文蔚、陳其美、張繼、郝夢齡、李家鈺、覃振6人舉行國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國葬於成都。 
1918年-1925年間廣州政權所舉行的國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國葬。 
李仲麟:1920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林修梅:1921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國葬。
廖仲愷:1925年8月國葬於廣州沙河頂駟馬崗,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再次以國葬儀式附葬於中山陵旁。》 


      而我的曾祖父也列在其中,他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國國民黨創黨主要成員之一,孫中山的左右手,擔任最核心部門的首任部長,國民黨一次代表大會組織者主席團成員之一,軍政府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代總理、中央常委、監察委員和國府委員。在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以及抗日戰爭期間呼籲全國各派別一致抗戰而功勳卓著彪炳史冊。 

 
    在他去世後,中華民國予以國葬,政府命風水勘驗一山清水秀五十畝之地為墓園,周圍鬆柏蒼翠環繞,園內建兩三百平米麵積祭堂以供瞻仰。而我的家族部分成員住在墓園直到文革初期。在文革那荒唐的年代,紅衛兵造反派用推土機和炸藥將用鋼骨水泥深深埋藏在地下的墓穴炸毀,土地被占用,墓園的家人被迫離開。文革結束撥亂反正,中央統戰部就文革的錯誤向我們家道歉,重新修茸墓穴,出資邀請我們家族海內外一百多直係親屬回去祭拜,我隨同我的父母一同前往,目睹了其中所有。政府將沒收占用的土地歸還,我的家人又可以回到祖地陪伴祖上過起平平淡淡的生活。 


     隨著祭堂修繕完畢,國民黨當時的黨主席馬英九為祭堂題字,吳伯雄黨主席親臨祭拜緬懷留言,體會中國共產黨糾錯的真誠合作期望,以及後來國共在促統的紛紛擾擾,現在回頭望去已是過眼雲煙。 

 
    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國葬,就屬1976年的毛澤東去世,我是親身經曆者,當時各地都設置靈堂,每個人都要參加悼念活動,在哀樂聲中寄托哀思,耳邊不時會聽到抽泣聲,甚至有人因哀傷而昏倒在地。政府要求在致喪期間一切娛樂活動停止,禁止播放電影、音樂、禁止上演戲劇、文藝節目,不允許唱歌、歡笑、喝酒、辦理結婚喜宴。我下放當知青的當地一些年輕人不知厲害,甚至有老紅軍的兒子在致喪期間喝酒打鬧而被判刑。當時電視廣播裏隻能有兩首樂曲可以播放,一是哀樂二是國際歌。


    軍隊方麵更是進入一級戰備,所有裝備啟封荷槍實彈,以防外國顛覆和政變,全軍處於臨戰狀態,果不其然後麵出現粉碎王、張、江、姚‘四人幫,一個國葬背後竟有那麽多故事,不勝唏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